1967版《钢质海船建造规范》出台前后
2019-12-25
本刊记者 崔 燕
规范是船舶设计建造的基础,它为新船设计建造提供了重要的安全技术标准。1959年1月1日,船舶检验局出台了我国首套验船规范。为适应我国造船工业的发展,规范也要不断地加以修订。于是,船舶检验局组织船检系统最强技术阵容于1964年根据我国造船技术水平对规范进行了全面的修订。这是我国第一次打破苏联规范框架的实践,为我国船舶修造和营运检验建立了自己的检验技术标准,在保障我国船舶建造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修订钢船建造规范
我国首套验船规范是1959年1月1日开始试行的。该套规范虽然脱胎于苏联船舶登记局的规范,但当时我国整体的工业体系,包括冶金、机械等方面基本上都是参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是符合我国工业整体水平的一套规范。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上海分会在总结我国第一套规范编写过程时曾经这样描述,它是我国100多年来造船工业历史上第一次有自己的船舶规范,对造船界来说是一件大喜事,是多年来造船技术人员的愿望,它的公布实施使造船技术人员感到自豪。
沈肇圻,1951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后分配到交通部参与船舶登记局的筹建工作,是新中国船检事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人,对船检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据沈肇圻回忆,1963年11月17至12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来自上海造船界的人民代表杨俊生(上海中华造船厂厂长)、造船界资深专家萨本炘联合提议,修改现行船舶检验局公布实施的钢船建造规范等多部船舶规范。他们表示,我国第一套验船规范已试行多年,需要随着造船工业的发展,及时加以修订。对此,全国人大将此提议列为第32号提案。
其实,关于规范的修订工作,在32号提案没有提出时,船舶检验局在1961年,也就是规范试行的两年后,就曾经修改过一次,并在上海科学会堂召开了规范修改讨论会,吸收了来自设计部门、造船厂、航运等相关各界的意见后,船舶检验局以(61)安船字第909号文公布,自1962年4月1日起实施第二版“钢质海船建造规范1962”。
由于一些设备规范的要求,来自国际海事公约,1962年验船规范的修订工作只是对一些国际海事公约的具体条款在文字和含义上加以解释,属于局部调整。
在一次由谢中峯局长亲自主持研究如何在造船中节约的会议上,与会人员也曾提到我国的钢船建造规范,在船体方面应该以自己的强度为依据,谢中峯局长表示将组织研究。
为落实32号提案的要求,1964年3月3日,船舶检验局会同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六机部科技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科研设计单位、交通部水运总局、交通部远洋运输局等中央相关单位联合发出“关于调查钢船建造规范贯彻执行情况的联合通知”,并开始着手组建修改验船规范领导小组和修改验船规范专业小组。
成立规范革命化工作组
上海,我国造船工业的集中地,这里不仅云集了江南造船厂、中华造船厂、上海船厂等中国老牌造船厂,当时国内一机部九局船舶产品设计室和第二产品设计室等船舶设计单位也都集中在此。
1964年11月1日,毛泽东主席号召开展“设计革命化”,这是我国设计工作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情。中央提出设计工作革命化的要求,船舶检验局虽然不是设计单位,但编写的规范为新船设计建造提供重要的安全技术标准。交通部批示船舶检验局的规章制度也必须革命化。于是,谢中峯局长决定将这些工作合到一起,并提出了制订“规范革命化”的原则。首先,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国内,自力更生,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制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验船规范。其次,贯彻安全质量第一的方针,确保船舶具备安全航行的技术条件。第三,要走群众路线,依靠领导、技术人员和工人三结合,制造部门、使用部门和验船部门三结合的方法。谢中峯局长多次强调,船舶检验局作为国家的技术监督部门,首先就是要服务于人民,为国民经济服务,保障我国船舶建造质量安全。因此,船舶检验局制订的验船规范一定要杜绝内容繁琐,切忌订的过细过死。
当年意气风发的青年,如今已是白发鬓鬓的老人了。据董博义回忆,1960年从苏联登记局上海办事处实习结业后回到上海船检工作任验船师。当年参与规范修订工作是1965年春节过后。谢中峯局长决定在船舶检验局内成立规范修改工作组,由办公室主任杜民政治挂帅,规范科科长蔡梓松任组长,副科长张辑任副组长,工作组成员来自船检系统各办事处,大多数是经苏联验船处培训的人员,有王惠临、沈宝生、梁善庆、陆汝明等50人左右。工作组上海方面由船舶检验局上海办事处马家骥副主任协助。
在具体工作中,规范革命化工作组严格按照之前制订的工作原则。开展内部学习,学习的主要目的是破除迷信,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将管卡压改为赶帮促。第一阶段,工作组收集整理各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深入到设计院、船厂和航运公司等相关单位广泛调研;第二阶段是整理和提出修改建议;第三阶段是组织讨论,最后由部分工作组成员赴北京完成最终定稿工作。
在规范修改方面,此次修订规范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化繁为简,将钢船建造、材料、焊接和电力设备四本规范合成一本,内容与西方船级社的钢船建造规范相一致;二是修订钢船建造规范,先从船体强度开始,实现谢中峯局长之前的承诺;三是船体强度的核算和比较,按英国劳氏、美国ABS、法国BV、日本NK、挪威DNV等船级社的规范将船壳板厚度进行逐一对比,进行计算,划出强度曲线,取中上数据值为我国钢船建造规范参考数值,然后修订规范。
董博义回忆说,当时工作组没有专门的办公室,工作组成员大都是年轻人,大家在蔡梓松和张辑两位科长的带领下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主要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工作组外地人员同住在港务局招待所里,吃饭就在港务局食堂里。
钢质海船建造规范上下册
参与规范修改讨论会
黄河东,船舶检验局早期的验船师。1963年上海交大造船系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交通部船舶检验局工作。谈到在船舶检验局工作的一些往事,虽然已经过去很多年了,但他仍记忆犹新。
黄河东回忆说,当年与他一起分配到北京交通部船舶检验局工作后派往船检局上海办事处实习的还有杜惠华、唐桂玉、李新珍和郝复中4人,他们5人全部参与了1965年全国性规范修改讨论会。能够参与这项工作,对于他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参与此次规范讨论会的业界代表有来自造船厂、设计院、研究所、航运单位和船检系统各办事处的专家和学者们,他们的学识和研究方法让他大开眼界,为他日后完成检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受益终生。
黄河东是学船舶制造专业的,因此他被分配到船体组负责会议现场记录工作。作为讨论会记录员之一的他,向记者介绍了讨论会上的情况。上海交通大学结构力学教授张轶群老师对规范的设计公式进行反向推导,从力学角度推导出该规范的计算公式留有多大的安全系数。这让黄河东感到十分震撼。因为他当年的毕业设计也是按规范进行设计,但当时却不知道计算公式中考虑的安全系数是多少。讨论中,还有专家提出了关于腐蚀余量标准这一问题。
那时没有计算机,都是靠人工计算。黄河东作为实习生,用办公室的手摇计算机夜以继日地计算出一大堆数据。为了保证计算结果准确无误,他将一个个计算结果在坐标方格纸上标记上相应的数据点,然后把这些点连成曲线,查看曲线是否自然、光顺,从而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有误,最后把得出的详细数据交给徐传淮验船师进行分析研究。经过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日本造的船,使用的钢板厚度比较薄些,欧洲造的船,使用的钢板比较厚些。
1965年12月,规范革命化工作组完成了修订任务。据统计,规范革命化工作组共收集整理各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达千余条。
1966年初,工作组结束在上海的工作后,船舶检验局又邀请上海海运局、船舶检验局上海办事处等单位人员集中到北京,完成钢船建造规范的最后定稿工作,并以草案试行形式发到国内相关单位。
1966年12月15日,船舶检验局正式以船海(66)字第141 号文发布了1965年修改补充通报。规范正式批准公布时,文化大革命已经开始,正常的生产秩序已被打乱,只能以手刻腊版,油印成册出版发行了绝无仅有的“钢质海船建造规范1967”。1967版《钢质海船建造规范》(草案)分为上下两册,其中上册为船体部分,下册为机电部分。这次全国性的规范修订工作,虽然以草案试行的形式发放到国内相关单位,试行后也无正式的结果。但是这次验船规范的修订是我国打破苏联规范框架的实践,为我国船舶修造和营运检验建立了自己的检验技术标准,在船舶检验局出台的规范标准体系中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