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桑人”潘一乐:为农民种下“摇钱树”
2019-12-25许月影
文>>>许月影
潘一乐在桑树前
“桑树一身都是宝,综合利用的前景广阔。”提起“桑”,今年76 岁的潘一乐侃侃而谈,仿佛回到了朝气蓬勃的青年时代,而他最心心念念的是如何为农民种下“摇钱树”,让农民走上富裕路。
潘一乐在果桑试验基地
与“桑”结缘一辈子,倾注心血育桑种
蚕桑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文化,与稻田文化一起标志着东亚农耕文明的成熟。上古传说中,黄帝之妻嫘祖发明了蚕桑,到商周时期,桑成为了宗庙祭祀的神木。先秦时,已是农桑遍野,《诗经》《楚辞》中有多篇提到桑树。时至今日,随着人们对桑树用途认识越来越广泛,蚕桑依旧焕发着勃勃生机。
潘一乐走上蚕桑科研之路,或多或少受到父亲的影响。“父母给我起名‘一乐’,是表达做人‘善乐’的意思。父亲做人乐观向上,是我的榜样和楷模,他不但书教得好,而且注重培养年轻教师,接济贫困学生。虽然他去世多年,但不少人还记得他。”潘一乐说。
1965 年,潘一乐从浙江农业大学(现并入浙江大学)蚕桑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一干就是几十年。他在担任本科教学和研究生院督导组专家时,培养了一大批蚕业科技人才。
桑树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品种退化的现象,产叶量和抗病虫害能力都会大大下降,这就需要培育新的品种。杂交是培育桑树新品种最常见的育种方法,亲本的选择尤为关键。
去哪里寻找优质亲本?潘一乐把目光投向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和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足迹遍及中国新疆、西藏、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份和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在贵州,他花了两个月时间,深入大山深峒,在临渊的峭壁间攀爬,寻访少数民族的村寨,终于找到了一些珍贵的野生桑树。在西藏,他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高原反应,深入荒漠野山,在林芝地区发现了一片野生桑。在新疆,他惊喜地在火焰山发现了一株老桑,当即采集了桑种枝条做样本,一路上小心护理,生怕它出“意外”,回到镇江后第一时间赶到实验室嫁接样本。
潘一乐还曾两次受农业部委派赴日本,到宇都宫大学和东京农工大学研修。他与日本同行协商切磋,参与国际性桑树优质研究,还利用在国外学习和考察的机会,收集国外的桑树植株和样本。他说:“无论在哪里,我最先注意的都是桑树。看到不同的、优质的桑树,我会想方设法收集一些植株和样本带回来,总想着能够为国家多培育一些全新的、优秀的桑树品种。”
踏遍万水千山,几十年来,潘一乐培育出多个桑树新品种。一代杂交“丰驰桑”、能抗病丰产的“育2 号”、早生的“育151”“育237”和优质高产“育71-1”等都成了全优的桑树品种,推广后取得很大效益。为此,他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还荣获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纪念章。
栽桑养人,为农民种下“摇钱树”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国家农业部授牌建立的“国家种质镇江桑树圃”,保存着国内外的2600 余份桑种质资源,潘一乐从国内外搜集来的桑种质也都栽入了资源圃。他“一库而囊括天下”的梦想实现了。
退休后,潘一乐多次深入各地农村,钻进桑田苗圃传播桑树种植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技员进行培训,在苏北多地建立了优质高产的桑树良种繁育基地,培育出优质高产的苗木数千万株。有的基地已建成了国家级的高产示范园区,原本种桑养蚕基础薄弱的江苏东台、如皋等地成为蚕桑经济新增长点。
“科研成果不能只留在实验室里,只有推广才能展现其价值,最重要的是要让种桑的农民走上致富路。”潘一乐说。
潘一乐把原先在镇江市丹徒区某村建起的23 亩杂交桑种子基地移到世业洲,面积扩大到110 亩。在他的指导帮助下,该基地年产鲜桑葚16.5 万公斤,杂交桑种子600多公斤。宁夏、内蒙古、山东、北京、山东等地直接从这里买种子播种成苗,优良品种得到了推广,为当地农民增收发挥了作用。
为让古老的蚕桑行业在新时代再放异彩,潘一乐提出了“栽桑养人,走健康之路”新思路:发展饲料桑,用桑叶作为家禽家畜的饲料;发展果桑,用以鲜食或加工果酒、果醋等饮料。他先后在新疆吐鲁番、浙江金华和重庆潼南等地指导当地农民建立了2000 余亩的果桑基地,在内蒙古、宁夏、江苏等地建立了4000 余亩的饲料桑基地,培训农民骨干500 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在丹阳、句容等地,潘一乐指导的蚕桑综合项目也开花结果。丹阳一基地种的桑树叶被磨成桑叶粉,添加到鸡饲料中,大大提高了鸡的免疫力,让鸡蛋的身价倍增。
桑农季春忠介绍,海安1981 年秋“缩棉扩桑”,养蚕收入成为当地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他说:“潘教授在上世纪80 年代带着新品种桑‘育71-1’来到海安推广种植,当时我爷爷是第一批试种人之一。那时候,种植普通桑树品种一亩地产量仅能出两张蚕种,而种植潘教授带来的‘育71-1’,一亩地产量能出5-6 张蚕种,且蚕宝宝吐出的丝质量也更好,蚕种产量高质量好,收入跟着翻番。三四年间,先是一个村,再是一个镇,后来整个海安以及东台、如皋地区的桑种全部换成了‘育71-1’。”
1996 年,种桑致富的季春忠盖上了二层楼房。2000 年,季春忠所在村的村民通过养蚕、培苗,年收入达15-20 万元。按照潘一乐“栽桑养人”的理念,季春忠也转变思路,开始种植饲料桑、果桑等。在潘一乐的帮助下,季春忠在扬中市雷公岛承包了200 亩土地。2012 年,潘一乐又帮季春忠将种植基地移到丹徒区江心洲。这些年,收入好时,季春忠年收入达100 多万元。“我不仅在镇江市定居,而且买了两套房子。”季春忠说,“潘教授是个热心人,乐于助人,从不谈回报,我很感激他。”
海安市墩头镇千步村村民杨易俊,原是村蚕桑辅导员,看到潘一乐带去的“育71-1”品质好、产量高,也开始种植,并从散户种植发展到现在的家庭农场式经营,年收入在七八十万元。每次潘一乐去海安,农民都会拉着他的手叨念:“您培育了这么好的品种,为我们发家致富,您却什么都不要。”
潘一乐说:“能在退休后继续为‘三农’服务、为农民致富而忙碌,我觉得很幸福,尤其是能加入镇江市银发人才队伍,我倍感荣耀,一定退休不褪色、银发再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