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君武翻译“相等”与奈达“对等”比较研究

2019-12-24刘雯雯

北方文学 2019年35期
关键词:奈达比较

刘雯雯

摘要:马君武是中国近代四大翻译家之一,他的一生以译报国奋斗不止;奈达是广为人知的美国翻译理论家,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本文采用分析法,探析马君武的翻译“相等”与奈达之“对等”的异同点。研究发现,一方面,二者都呈现出重视内容和读者反应的特点;另一方面,在背景、理论基础、读者反应重视度以及直译与意义倾向上,二者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马君武翻译;“相等”;奈达;“对等”;比较

一、引言

中国翻译史的研究,从唐代佛经伊始,走过近代,一直延续至今;其中,开展中国近代翻译史的相关研究,对于厘清和掌握我国翻译史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在近代,涌现出了许多奠基中国翻译建设的名家,马君武便是其中之一。他是我国近代教育家、科学家、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诚然,目前对于马君武译事相关研究成果仍然远不及严复相关的成果丰硕,此中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严复本人及其所提“信、达、雅”翻译观以及其代表著作《天演论》产生的社会影响极大。然,马君武相关的研究也并未被学者们忽视;对于其生平、教育思想,学者们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挖掘,成果较为喜人,但是对于他的翻译活动相关研究,数量相对较少。本文将以马君武所提出翻译“相等”观点与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开展比较研究,对二者的异同一探究竟。

二、文献综述

马君武是继严复、梁启超、林纾之后,中国近代第四位大翻译活动家。他从二十世纪初开始执笔,一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三十多年來笔耕不辍,译书成果颇丰。作为倡导译书救国的译家,他的翻译作品主要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文学作品,然数量不多。经中国知网文献检索,马君武相关研究共计300有余;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人物生平研究、教育思想研究、政治和道德[1-4]思想研究、翻译思想和活动研究。其中,关于马君武在教育方面的建树,受到诸多教育界学者的认可与推崇,早前便有马冠武(1992)发表过“马君武办学的理论与实践”一文,阐述了马君武的教育理论和思想。生活在清朝腐朽统治时期,他青年时期便深种救亡图存的信念,先后赴日本、德国学习深造。年轻时生活和学习的经历对他的思想起到了塑造作用,因此他油然而生“翻译报国”之念。他留下了许多译著,这些译著吸引了相关学者对他的翻译思想和翻译作品的关注。涉及这方面的研究,袁斌业(2005)在上海翻译发表了题为“倡科学,值民权的译俊—马君武”一文,详细论述了马君武的翻译观点及形成原因、翻译成就以及其翻译作品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之后,袁(2009)所撰博士论文“翻译报国,译随镜变:马君武的翻译思想和实践研究”对这位翻译家展开了更为全面的研究。深刻地剖析了马君武的翻译思想,并对其翻译策略进行了梳理总结;此外,对该翻译家译作的价值展开了讨论,并述及其在中国近代翻译史的地位。此外,廖七一(2010)、王东风(2011)、邹振环(2012)以及屠国元(2015)对于马君武的译事成就,从多方面多角度,分别进行了阐发。马君武相关的翻译活动研究,是中国近代翻译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来说成果较为可观。尽管如此,诸类研究几乎都集中于阐述,发掘马君武的翻译思想,鲜有将其置于比较视角下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与奈达的“动态对等”比较研究的相关文献,更是凤毛麟角。本文基于马君武提出的翻译“相等”观点,将其与奈达的“对等”理论(本文所指“对等”兼指奈达的“动态对等”与“功能对等”理论)进行比较,旨在探析二者的异同,从而对中国翻译思想特点与西方翻译思想特点相左之处作出阐释。

三、翻译“相等”与“对等”的对话

翻译活动从来都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在译者的操控之下,或多或少都带着译者的个人意志与社会的烙印。马君武(1881-1940)生活在国家遭受列强欺凌的颓败之时,目睹国家危难,年轻时便立下救国救民之志。即便身处颠沛之中,仍勤于治学,先后赴日本、德国学习,接触到先进知识和思想的马君武,意识到翻译别国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文化,启智国民是救国的重要途径。鉴于此,也不难理解为何马君武在科学翻译的译作如此之丰;其次介绍先进思想是他翻译作品的另一重要使命,他的第一部译作便是自然科学译作:《史密斯代数学》(袁斌业,2009)。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君武提出翻译相等的观点,要让译文读者获取到与源文本传达给原文读者的同样的信息;尤其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读本,对译文之于原作的贴合度更是有严格要求。译者在处理之时,当达到足够的忠实,充分传达出原作者的意图。因此,其所谓之相等,首先是原文与译文内容和信息应相等,其次是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接受到的知识和情感熏陶理应达到相等。这也恰好反映出蕴藏在其翻译思想中的,忠实本位意识以及读者意识。

奈达(1914-2011)与马君武生活的年代相去几近一个世纪,且所处之社会环境也是天壤之别。后者生活在倡导科学与理性的社会,接受西方现代教育的熏陶,立足于前人的理论奠基,因此他将翻译活动放置于科学的视角下,提出了“动态对等”理论。该理论指,译文对译文读者所起的作用,与原文对原文读者所起的作用大体对等。力保译文的内容的正确传达,可以对原文语句形式进行变化。由此,奈达出于对读者理解程度的考量,对译文的交际度给予了较高的关注,让译文读者接收到原文传达给原文读者相当的信息,并收货同等的感受。

综上,马君武之“相等”与奈达之“动态对等”,都强调了译文与原文应有高度的贴合度以及译文读者的接受度和反应程度,应与原文读者阅读所原文获得的感受相当。马君武生活的年代,中国翻译的发展,较之同时期的西方,差距甚远;在翻译尚未形成一个专门学科门类之时,马君武从自身长达三十多年的翻译经验出发,加以分析总结,提出翻译“相等”观点,之于当时的社会条件而言,是具有前瞻性的;不仅如此,即便是置于当今而言,也具有较大价值和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相等”与“对等”之异

经前文所述,虽然二者在译文的贴合度、读者的反应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共同之处,但两者在其他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异。翻译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受到社会环境、译者、读者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心怀“翻译救国”志向的译者笔下,翻译是为了启蒙民众以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思想观念,因此翻译作品的选择、翻译思想、翻译策略以及行文,都需要充分考虑到译入语环境目标读者群体的文化程度和审美倾向。中国的国情使马君武将自身的翻译事业与救亡图存相联系,译书是他报国的一种途径。鉴于此,马君武的翻译强调实用性,同时注重译文读者是否能理解原文真正的内容和意图。而奈达所处的社会环境截然不同,且翻译研究在西方发源甚早,他基于语言学对翻译活动做出了新的研究与阐释,使其翻译理论日趋走向完善。

(一)经验背景与理论基础

中国的翻译活动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的佛经翻译,可谓历史久远,但受到社会体制和文化思潮的影响,翻译始终是一种附庸性的活动,或为统治阶级服务,抑或是养家糊口之业,自然也不乏出于自娱自乐之类。到了近代,文人学士认识到闭关锁国是为亡国之因,便开始觉悟需要汲取他国之智。起初是为了学习制器之术,召集能译之人从事翻译。后来随着通商的出现,翻译的作用才愈加彰显。中国近代的知识分子,会翻译救国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马君武便是其中之一。他先后习过英文、日文、法文、和德文,他的语言功底为其从事翻译活动提供了前提。他作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为后人留下了近40部著作,在产生的社会影响等方面,可以说并不逊色于严复和林纾二人(袁斌业,2009)。事实上,他的译著事业成果颇丰;也正是出于长年累月的实践活动,他深感翻译之术需达“相等”。由此,便提出翻译“相等”观。不光是马君武,中国近代的翻译家们,受几千年民族文化习惯的影响,呈现出善于总结归纳经验,但疏于理论建设的特点。

西方翻译活动自罗马时期伊始,翻译理论的研究起源于罗马时期的西塞罗(谭载喜,2005)。的确,中国在翻译理论建设方面难以望其项背。以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为代表,西方翻译学者在这条道路上孜孜不倦地探索着,从各个角度出发,试图找出一种最具解释力度的翻译理论。奈达作为语言学派的代表之一,也为翻译理论建设做出了不懈的探索。与前者归纳而得出的翻译“相等”观不同,奈达确是基于严谨的科学与理论基础,即语言学与社会符号学,提出了“动态对等”理论。不仅如此,其理论并非一经提出便永远适用,而是一直处在调整变化之中,日趋改善。

综上,马君武的翻译“相等”观是从自身多年的翻译实践经验中总结而出,较之于以语言科学、社会符号学等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动态对等”,缺乏理论支撑,难以成为体系。

(二)观点与理论之别

所谓观点,是指在符合客观实际条件的情况下,基于主观判断,所提出的一种看法,观念;根据其判断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观点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即便是正确的观点,也并非一定具有实际操作性;而理论则是指前后具有连贯的逻辑关系,是系统化的体系,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前文提及马君武基于数十年的翻译经验提出翻译“相等”观,本质上而言,仍属于译者个人的判断,属于观点的范畴,具有的一定的主观性。马君武作为近代翻译家翘楚之一,其译作成绩斐然,贡献较大;他所提出的翻译“相等”观点,译者关注到译文与原文的契合,以及读者的反应,在当时是具有前瞻性的。然而,相对于马君武的“相等”观,奈达的“动态对等”是其所筑翻译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该理论指导了他负责的《圣经》翻译项目,最终译就了最受大众欢迎的英文版《圣经》。因此,前者所提可称为观点,后者所提是为理论。

(三)直译与意译的倾向

直译与意译,可以说是翻译中难以规避的话题,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二者作为常用的翻译策略,更是不可或缺。前者重形式,要求译文与原文在语言表达上与原文趋近一致;后者重内容,要求摆脱一切形式的束缚传达内容(劳陇,1989)。马君武所言“相等”,在笔者看来,反映出其使用的翻译策略更倾向于直译。首先,因为马君武所选译本大多是科学类文本,重在输入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文本的特点影响翻译策略的选择;科技类文本十分重视忠实度,语言的忠实是其能准確传递原文信息的保障。再加之,马君武强调译文读者通过阅读译本能够原文与源语读者从原文本所获得信息相等,为了达到此种效果,直译较之于意译,更符合译者的目标效果。

然而“动态对等”,又或者是之后被调整称为“功能对等”,强调达到对等效果,译文不必拘泥于原文,可调整原文本的语言形式,传达出原文的内容;同时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获得的感受基本一致。此外,由于奈达本人从事《圣经》翻译,他主张译文要让普通大众能读懂,因此需要找到合适于大众的语言表达形式(谭载喜,1989)。《圣经》的翻译重在宣扬教义,在保证教义传达的情况下,适当地对语言表达做出灵活调整。鉴于此,笔者认为,奈达“动态对等”理论所贯彻的翻译策略更倾向于意译。

(四)读者反应之于翻译实践中的重要程度

将读者的反应纳入翻译活动的考量,是翻译愈加具有人文关怀,愈加多元的一个表现;译者在翻译之时能够考虑到读者,对其作出更好的译文有一定的帮助。马君武提及的,译文达到“相等”,使译文读者能够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信息,这是在译文忠实的前提下,提出的一项附加条件,或者可称之为他对译作效果期望的一个表现。在马君武的笔下,采用直译策略,还原原文的内容是最根本的目标。然,在奈达的理论体系中,则专门提出一个“读者反应论”,指出翻译的重点应置于读者的反应上,而非译文的语言形式(奈达,翻译科学探索,p.41)。事实上,在其“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理论中,奈达强调要首先保证读者对于原文的反应度,因为要照顾读者,难免会遇到内容和语言形式难以兼顾的情况,此时要立足于读者立场,保证内容。不仅如此,奈达称要检验译文质量的好坏,就要看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何,并将其与原文读者的感受相比较,看是否达到基本一致(奈达,1993)。由此可见,读者反应在奈达的理论中占据了首要的位置,译文需要根据读者进行翻译,更是检验译文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

(五)小结

本章对马君武、奈达两位的“相等”和“功能对等”的区别,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首先,就翻译观的产生而言,有无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马君武的“相等”观是基于多年翻译实践经验得出的观点,而后者的理论是基于西方前人在翻译研究领域的理论所提出的。其次,两位翻译家所提是否属于理论的范畴,也做出了区分。马君武属于个人经验总结,尚未上升到理论范畴,属于个人的翻译见解和观点;而后者则是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包容性,是富有生命力的翻译理论。再次,对于两者倾向于意译还是直译,笔者也进行了论述。马君武选择的译本多是科技类文本,他又十分重视原文与译文的贴合度,因此在两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直译实现该效果较为理想的策略。奈达的“动态对等”,侧重内容传达能够使目标读者易懂,译者在实践中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更倾向于意译策略。最后,对于读者反应居于二者的地位如何,展开了详细的剖析。马君武的“相等”首要保证的是原文内容,在保证内容的前提下,以期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获得相同的感受;然,在奈达的理论中,读者反应是凌驾于内容之上,是译者进行翻译的重要准则,对译者的影响极大。

五、结语

纵观中国近代翻译史,不少译家名流都提出过翻译主张,从“信、达、雅”到“信、达、切”,再到“神似”,“化境”。他们几乎都是从无数的翻译实践中所总结得出的箴言,并期待能够为翻译活动找到普适性的规律,促进翻译学科的发展。除了中国的翻译学者为此不断尝试之外,西方学者也乐此不疲。但令人大失所望的是,翻译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何有规律可言?由此,西方学者们不断采用新的视角,建立新的翻译理论,使得翻译研究日益丰富和多元;相对西方而言,中国的翻译理论建设起步迟缓,学者们仍比较热衷于咀嚼前人微言大义的翻译箴言。马君武与奈达处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但却能前瞻地提及翻译“相等”观点,且洞悉翻译作为交际活动应该考虑到读者反应,实属难得。只是囿于中国文化惯习,没有进一步阐发形成体系;二者在某些方面,存同,但更多的是异。此外,对于二者的翻译观点和翻译理论,我们看到其价值所在,但同时也应认识到局限和不足。虽然马君武翻译观点只停留在论断的层面,尚未成体系,但仍是具有极大价值;另外,奈达的“功能对等”虽是一套体系,但其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谭载喜(1989)曾指出,“他的理论强调聚焦于译文的交际性和可懂性,使其适应范围受到了限制。”因此,在任何时候国内翻译学者都不应妄自菲薄,否定中国翻译思想,过于推崇西方翻译理论。

参考文献:

[1] Nida Eugin 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3.

[2]劳陇.从奈达翻译理论的发展谈直译和意译问题[J].中国翻译,1989(03):3-6.

[3]谭载喜.关于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的几点思考[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01):53-59.

[4]谭载喜.奈达和他的翻译理论[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9(05):30-37+51.

[5]袁斌业.翻译报国,译随境变:马君武的翻译思想和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奈达比较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
——再论奈达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知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比较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尼妥珠单抗联合奈达铂和三维适形同步放化疗对鼻咽癌的疗效、安全性及对TGF-β1、S100A8和S100A9的影响
“奈达悖论”的默会认识论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