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2019-12-24王佐会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20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中历史教育

王佐会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教学工作中要做好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历史学科中充满了人文内涵,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有着天然优势。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通过历史知识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做好核心价值观的渗透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历史学科是教育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我国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容,是传承我国优秀历史文化与开展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在历史教学中要做好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结合现实生活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并感悟历史,更好掌握核心价值观。

一、重视引导,加强判断价值观的能力训练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材中的历史材料非常丰富,教师应当加强对教材资源的深入挖掘,通过阅读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价值观的能力。因此,传统教学方式对于现代教学要求已经难以满足,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对学生以引导为主,让学生自己去挖掘这些材料当中所揭示的价值观念,并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例如,在评价具体的历史事件时,教师要让学生先进行讨论,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从某一具體的观点上展开思辨。从而在这样的热烈讨论与激辩中去感悟价值观的正确性,感悟正确的判断是非的标准,从而逐步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塑造。

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以及辛亥革命的失败等内容,为学生进行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普遍追求与共同理想,并向学生阐述这些思想当中的核心价值观。例如,在学习20世纪以来我国出现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从教材当中去深入发掘,并让学生知道自由、平等、公正与法治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在我国不断发展过程中,在大量的实践经验下进行总结,与我国的实际社会情况相结合而诞生的产物。为了更好地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进行培养,帮助学生理解核心价值观,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对学习到的这些要点进行集体分析。同时还可以借助媒体平台上筛选出的有效信息,对这些要素的基本特性展开分析,有效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丰富课程内容,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普通的历史理论知识教学有非常大的不同。其并没有一个规范的教学方案和规划,也不可能通过反复地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并且,如果在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还会使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产生厌烦感,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单纯进行核心价值观讲解,会将教学工作理论化,无法体现出其在生活中的价值与作用。历史教材中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有着非常好的作用,若想达到有效教学,有效渗透核心价值观的目的,便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究和认识核心价值观,去吸收其内涵与精神。这样才能够有效开展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渗透工作。

例如,在学习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相关的历史知识时,这部分内容先从鸦片战争开始,一直讲到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进行相关历史资料的展示,可以为学生展示图片,也可以展示相关的影音资料,为学生创造历史情境,帮助学生对这段百年屈辱史进行体会。了解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寻求独立自主,为了求富自强展开的抗争,要让学生认识到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在构建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哪些艰难困苦。要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今日富强的来之不易。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再如,在学习近代中国民族革命相关内容时,教师要对太平天国、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要历史事件和节点为学生进行重点介绍。有意识地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端正学生的价值取向。

三、结合现实生活,有效渗透价值观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围绕大纲展开。要在实践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通过社会体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当中的内容,更好地认识社会并感受核心价值观的意义。虽然教材不断地进行更新,选编的内容也都是不同时期的优秀内容,但现在的社会发展非常快,国际化趋势也非常明显,人们的价值观变化与发展更加迅速。如果仅仅依靠教材开展教学工作,必然会存在很大的滞后性,对现实社会的有效解读也会出现一定的偏差,缺少足够的说服力,更加缺少针对性,存在着知识点与学生实际认知脱节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核心价值观渗透时,必须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结合生活案例,拉近教材内容与现代社会意识的距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核心价值观。例如,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扩展自己的眼界,围绕教学大纲到网络上筛选社会热点,摸清主流趋向,通过典型案例开展教学工作。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核心价值观渗透,展现核心价值观的实在性。这样能够对历史教材进行丰富,能够让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与生活,更好地对其进行理解和掌握。

结束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历史学科在教学中应当对其加以重视,结合历史学科教学内容,联系现实生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形成并拥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伍婧航.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7(10):29.

[2] 张娟.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的路径[J]. 江苏教育研究, 2015(2):66-68.

[3] 高小兵.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模式的研究[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4):81-82.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淄川中学)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中历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