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2019-12-24颜丽
颜丽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现阶段教育改革中加大对古诗文教学的力度,笔者近年来在职业院校积极开展吟诵教学实践活动,探究将吟诵引入职业院校的教学策略,探索出适合职业院校的“吟诵四步教学范式”,学生也由最初对吟诵的懵懂无知转变为“有兴趣、爱诗文、会吟诵”的学习状态,初步取得了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古诗文吟诵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深入,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开始探索今后吟诵教学研究的趋势。
一、吟诵教学中出现的新問题及应对策略
1.“郑卫之音乱正声”、“歌诗唱诗非吟诗”的问题
笔者在这里所言的“郑卫之声”指由作曲家或者音乐人按照西方音乐体系,西方的作曲法将古诗文谱曲,不遵循古诗文平仄韵律文义及文化内涵,而只关注音乐的旋律性,并在演唱时不遵循“腔音唱法”等吟诵规则的歌唱诗文。笔者所说的“正声”是按照传统读书法“吟诵”,即诵读古诗文时遵循吟诵规则,尊重诗文本身的声韵文义和文化内涵的诵读方式。随着传统文化回归的热潮,“古诗文诵读”回到大众视野,媒体的导向会影响到大众对古诗文诵读的理解,从徐小凤歌曲《别亦难》、王菲歌曲《明月几时有》的广泛流传到《经典咏流传》等电视节目的热播,其舞台效果、明星效应带给大家的影响力不容忽视,既有正面积极的作用,但也会在某种程度误导大众,让大众误以为用这种流行音乐、西洋音乐的方式将古诗文唱出来就是“吟诗”。诚然,现在诗文的诵读方式有很多种,朗诵、歌唱、吟诵都可,笔者只是认为在吟诵教学中,要注意概念的区分,不能将吟诵与歌唱混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恰恰是那些对吟诵抱有兴趣和热情的学生会比较容易混淆这些概念,因为他们会主动上网搜索古诗文吟诵的音频,然后将很多歌诗唱诗的音频当做吟诵。笔者不反对歌唱诗文,只是认为在吟诵教学中,要注意将吟诵与现代流行音乐区分开,吟诵教学以文本、声韵为主,音乐为辅,切不可喧宾夺主,吟诵教学不能变成歌唱。唱歌只重旋律,只需要旋律优美,悦耳动听即可,吟诵却是读书,吟诵时首先要保证书读得对,读出古诗文的韵味,吟诵教学要将读书之法正确的传授给学生。
2.“重调轻文”的问题
“重调轻文”中“调”专指“吟诵调”,“文”专指古诗文的“文本”,“重调轻文”是指在吟诵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地关注吟诵调,只将吟诵调传授给学生,而忽视声韵分析、文本解读,将吟诵古诗文教学限定为吟诵调教学。吟诵是读“书”之法,最终落脚点是“书”、是“文”,而不是“调”。当然,“调”很重要,尤其是“传统吟诵调”,是经过前辈反复揣摩涵咏而得,是“声”与“文”的完美统一,是古诗文魅力的展现,可是,如果在吟诵教学中,只追求“吟诵调”是否正统,是否是某某先生的传调,甚至拘泥于“调”而不敢有丝毫的变动,则不是应有的治学态度。如果学生只是学了一大堆的吟诵调,并不会通过吟诵来分析涵咏古诗文,那吟诵教学只算完成了一半,教师在吟诵教学中一定要将最终的落脚点放在“文本”上,吟诵教学不能停留在“调”上,必须要进行声韵分析,让学生有所领悟,因声而动情,最终将诗文内化于心。吟诵教学最后教出来的学生应该是真正理解古诗文,拥有传统文化基因,“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读书人,而不是只会一大堆吟诵调的“录音机”。
3.“重表演轻读书”的问题
在吟诵推广过程中,利用吟诵节目的编排和展演,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一个校级表演,就可以让全校的师生知道“吟诵”,让其他班的学生对吟诵产生兴趣,教师在吟诵推广和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吟诵展演,但要把握一个“度”,吟诵不是舞台表演,学吟诵、教吟诵的目的不是为了表演,也不是为了娱乐,是读书,是学习。古诗文吟诵展演是修身文化、教化文化、不是娱乐文化、个人抒情文化、不是表演艺术。
4.“只吟不作”的问题
吟诵不只是传统读书法、教学法,还是古诗文创作方法。现在的职业院校古诗文教学,并没有要求学生创作古诗文,教学中只读不作,学生背了多年的古诗,却不会作诗,学了多年的古文,却不会作文言文,这样的古诗文教学是不完整的。
吟诵教学回到语文课堂,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会“读”的初级阶段,不能只做“读”书人,而要最终将古诗文教学落实到生活中,落实到创作上,融化在生命里,成为一个真正会“吟诗作诗”的文人。
二、今后吟诵教学研究趋势
1.系统化教学研究
笔者在职业院校的吟诵教学实践因客观条件的限制,尚处在吟诵推广和吟诵教学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随着吟诵教学的深入,可慢慢将吟诵教学课程化、体系化,包括职业院校吟诵教材的开发、吟诵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的探索。
2.地方化教学研究
笔者作为西北的一名教师,深受敦煌文化,丝路文明等历史文化的熏陶,且身在金城兰州,教着众多甘肃的学子,也有义务将本土文化传递给学生。笔者可以在职业院校中的旅游专业、戏曲专业开展相关的探索,将本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本地方言和吟诵教学相结合,尝试吟诵在西北的地方化、特色化教学。
3.持续性教学研究
教学中常说“教无定法”,其实,也可以“教无定所”、“教无定时”,吟诵教学不必只局限在课堂、在校内,也不仅仅只针对在校生和在校时间。对于学生,处处可读书,时时可读书,那对于老师,则处处可教书,时时可教书。吟诵教学的研究也可尝试持续性教学,终身教学,网络教学的探索。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教学无止境,在吟诵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让吟诵这一古老的教学方式与现代语文教学相结合,探索出适合现代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吟诵在现代职业院校的语文课堂重新焕发出生命力。
【本文系笔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职业院校古诗文吟诵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以兰州市四所职业学校为例》中的一部分.】
(作者单位: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