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转物理模型 备战高考压轴题

2019-12-24朱皆因谢元栋

物理教学探讨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考物理压轴题教材

朱皆因 谢元栋

摘   要:高考压轴题的知识点源于教材,有时难度会高于教材。通过挖掘教材,从人教版教材“功能关系”内容中总结出10个物理模型是此研究的重要工作。物理模型不仅能帮助学生解题,还能帮助教师编题,解决了许多教师“编题难”的问题,从而达到高效备战压轴题的目的。

关键词:高考物理;压轴题;教材;模型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9)11-0040-3

近年来,新课标全国卷I第24、25两题考点交替考查,而两题总分又占全卷的三分之一,故本文将它们定义为“压轴题”。“功能关系”是高考的重点,本文就从此出发,挖掘真题与教材的内在联系,总结出10个物理模型供师生参考使用。

1    考点分析:选择“功能关系”的缘由

表1是2014—2018年间全国卷I中第24、25题的考点分布展示。力学与电磁学为两题的必考点。其中,电磁学主要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楞次定律以及电磁感应。力学主要考查:功能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圆周运动、平抛运动以及动量守恒定律。其中,“功能关系”基本为每年必考。它的出题率高,固然与物理高考考试大纲要求有关,但同时也反映了本考点的重要性。因此,以下研究专门以“功能关系”为例来展开。

2    模型与压轴题

2.1    真题与教材的联系

从真题入手,与教材进行对比后,不难发现,真题模型其实是教材中的多个模型的结合体。本文以2016年全国卷I的25题为例,论述两者间的直接联系。

例1 (2016年全国卷I第25题)如图1,一轻弹簧原长为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的底端A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的B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 R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点,AC=7R,A、B、C、D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的小物块P自C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点(未画出)。随后P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点,AF=4R。已知P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取sin37°= ,cos37°= )

(1)求P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求P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改变物块P的质量,将P推至E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P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处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点。G点在C点左下方,与C点水平相距 R、竖直相距R。求P运动到D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后的质量。

剖析模型:

(1)第一次运动到B点的运动过程,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简单模型。此模型较常见于必修1《匀变速直线运动》一章,或必修2《机械能守恒定律》一章。

(2)求运动到E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是物体通过压缩弹簧将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的模型。而物体经过D处水平飞出,是物体在圆形轨道做圆周运动的模型以及平抛运动模型。此处的三个模型可见于必修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第九节“问题与练习”栏目的三个习题中。

经过对比,真题出题模型与教材的已有模型吻合度极高。此非巧合,而恰恰是真题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真实体现。

2.2    十大模型展示

表2是模型集合。主要源于高中物理人教版教材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针对功能关系重要考点而提出。但由于第七章涵盖的模型相对有限,因此本文亦将其他章节中部分经典模型加入表中,以供参考。

模型解读:模型1可探究不同方向的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关系;模型2可探究物体所处位置与弹性势能的关系,或探究物体对弹簧做功的大小;模型3可探究物体在斜面的运动规律,或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模型4可探究子弹穿越木板时动能变化以及阻力大小;模型5可探究物体处于不同高度时重力势能的大小,或物体动能与重力势能的相互转换;模型6是经典的单摆模型,可探究物体重力势能与动能之间的关系,若在摆动过程中摆线碰到钉子,速度将如何变化等;模型7是斜抛运动;模型8是平抛运动,抛体模型可探究物体处于不同高度时速度、位移等大小,亦可探究其动能和势能、机械能之间的关系;模型9是悬挂的小球,可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其受力,亦可剪断悬线探究其功能关系的变化;模型10是物体在圆形轨道上运动的模型,既可考查学生对圆周运动规律的掌握,亦可考查功能关系。

附加模型:飞船、卫星等在发射或返回的过程中,其动能、势能之间的变化及关系等。

物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集合中的模型进行拆分、组合,编辑成探究不同功能关系或探究其他物理量的物理试题,使物理习题进一步靠近高考题。

2.3    编题展示

为了更好地帮助读者利用模型架起教材与压轴题之间的桥梁,笔者参考“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七章第8节的例题”和“2016年全国卷I的第25题”,结合它们的特点,原创编题如下。

例2 如图2,把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摆长为l,最大偏角为θ,忽略阻力。当小球运动到B点时,细绳突然断开,小球刚好落到AC上,最低到达E点(图中未画出),随后小球沿着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D点,AD=3L。已知弹簧原长为L,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α的固定光滑直轨道AC上,AC=4L,弹簧最开始处于自然状态,小球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小球运动到B点时速度的大小。

(2)求小球运动到E点时的弹性势能。

(3)改变小球的质量,将其推至E点,从静止释放,小球沿C点斜抛飞出后,恰好经过F点,F点在C点下方,与C点水平相距 L,竖直相距L,求改变后小球的质量。

图2  例2题目示意图

例2的单摆模型源于教材例题,考查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掌握,教材设问注重基础,但相对单一。为使其更接近高考压轴题,故借助2、7、8号模型,对其进行加工整合,参考压轴真题设问,则可考查学生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以及斜抛等知识点的掌握,教材例题也因此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组题步骤如图3所示。

3    使用建议

真题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两者进行对比后,模型即为两者间的桥梁。最后,本文再对模型集合提出一些使用建议:

第一,整合物理模型过程中,尝试将物理模型与真实情境相结合出题。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也是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的要求。

第二,模型交给学生,学生尝试出题。目的:(1)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加入到物理学习中来;(2)给予学生探索高考压轴题源于教材规律的机会。

第三,模型既可结合必修2第七章出题,亦可与其他章节结合出题,如电磁学中的模型。模型不仅能应用于出题,亦可借此来分解高考压轴题模型,从而摸清高考压轴题的出题思路。

以上仅就“功能关系”和全国卷I的关系,对高考物理压轴题的求解进行研究,以期帮助师生摸透高考压轴题的出题思路,从而更加有效地备战高考。虽然教材模型众多,但教材与真题的关系仍需深入挖掘,真题和教材之间的联系值得继续深入拓展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鹤新.研究高考物理的几种视角[J].物理教学,2015,37(6):68-69.

[2]杨子秀.模型法在高考物理解题中的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3]刘海.高中物理模型建构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論文,2008.

[4]韩叙红,钱呈详.源于教材的高考物理试题例谈[J].物理教学,2016,38(12):63-65.

[5]钱宏春.对教科版高中物理教材“二次开发”的案例分析[J].物理教学,2014,36(3):10.

(栏目编辑    陈  洁)

猜你喜欢

高考物理压轴题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全国卷与广东卷高考物理的对比与教学对策
高中物理教学与评价初探
2016年全国高考物理联系实际试题赏析
2016年高考物理压轴题考查分析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第25题的分析与启示
中考数学压轴题的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