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流通先导问题研究

2019-12-24崔文颖魏静

商业经济 2019年12期
关键词:流通产业高质量

崔文颖 魏静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流通产业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基于分析现代流通业的先导作用和流通业的发展趋势,针对流通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为提升流通业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增强我国经济竞争力提供保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质量;流通产业;流通先导

[中图分类号] F4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12-0114-0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circulation industry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modern circulation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dus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nd opinion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circulation industry in th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hancing the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of our country.

Key words: high-quality, circulation industry, leading role of the circulation industry

流通產业在我国是连接社会生产和居民消费的重要中间环节产业,是再生产得以持续进行的基础和保障。流通产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流通产业开始进入迅速发展阶段,产业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为避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系统性风险,经济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保持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环节循环通畅,尤其要重视流通产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要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流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基础。实现流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以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原则,通过各种方法去解决去中间化和再中间化的问题。

一、现代流通业的先导作用

现代流通产业的内涵很宽泛,通常理解是认为现代流通产业是一个包含了所有涉及流通活动的企业的集合体,它包括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个流通要素。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流通业通过电子商务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等对传统流通产业进行改造和提升,形成了现代流通业,也使大家对现代流通业有了重新的认识。目前,我国的现代流通产业主要由商业和专门为商业服务的行业两方面组成。按照我国目前的统计口径,流通产业大致包含交通运输业、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等行业。目前,现代流通产业已经从经济发展的底端走向了先导。

(一)现代流通业发展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流通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代流通业已经发展成为启动我国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流通业对经济发展的社会先导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社会经济条件向市场约束型经济转变,二是市场经济条件向需求约束型经济转变,三是消费者主权地位的提升。

(二)现代流通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先导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亟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现代流通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会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力军。

(三)高质量经济发展需要现代流通业产业资本与商业资本的有机结合

从经济发展历史看,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商业资本与产业资本实现高层次的融合,如果不能很好的融合,会出现产销脱节和库存积压等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

(四)现代流通产业加速技术密集化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物质技术设施不断的应用于商品的加工、包装、储藏等环节,尤其是在企业业务流程整合方面,产业供应链和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应用了非常多的现代化科技设施和技术手段。以POS、EOS、EDI等系统为主要形式的现代技术在流通产业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应用。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网络技术已经把全球连接成了统一体。在我国当今网络经济时代,在互联网领域、电子订货售货领域和供应链管理领域等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提高了现代流通产业的效率,以往的流通模式已被彻底改便。

二、现代流通业发展趋势

在当今世界经济中,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越来越来依赖于该国的流通业的竞争力,从而使得现代流通业成为经济运行的先导性力量,流通业成为带动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一)四流一体化是现代流通业的重要趋势

“四流一体化”是现代流通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四流包括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和商流。通过四流的一体化大大提高了流通的速度,促进了流通业的快速发展,从而进一步带动经济发展。在商品所有权的转移过程中首先要获取信息,信息一旦进入流通领域,就会成为流通的先导,提高流通速度,可以说没有信息流就没有商流。除了信息流,为了提高流通的经济价值就需要降低流通成本,也就是需要减少资金流的投入。通过资金流、商流、信息流的流通,能够实现商品的转移,这个转移的过程是物流。通过四流一体化,使流通得到顺利的组织。

(二)产品销售与消费者体验的趋于融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当今产品的科技含量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现在企业所提供和销售的产品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实物产品,而是综合了服务、文化、理念和体验等诸多元素的综合性产品。这种新趋势引发了商业模式的创新。产品销售与消费者服务的融合还引起了实体终端的变革,体验式消费开始流行,这种融合改变了传统百货及零售实体店铺的商业形态,更加注重以客户的视角去销售产品。

(三)网络经济、云经济、电子商务在现代流通业中深度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正迎来现代流通业的深刻变革。近年来互联网购物的出现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和实惠,4G网络通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居民倾向于从网络上进行消费。这几年来淘宝网的双11和京东的618更是将网络购物推向了高峰。互联网信息技术、云经济、电子商务与现代流通业的深度融合使得现代流通业发生了颠覆式变革。

(四)现代流通业提供便利化和社区化的流通渠道

为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流通业不断提高产品差异化和市场细分精准化。依托社区,为其居民提供便民、利民的方便服务。日本的便利店发展非常成功,以此为例,在日本便利店的功能不仅仅是售卖商品的一个实体店,而是打造成为一个社区的服务中心,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商品和服务,在便利店都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例如快递服务、打印服务、清洗衣服服务、搬家送货上门服务、代收各项公共事业收费服务等等。现代流通业的社区化和便利化渠道能提供更完善的服务体系,更好的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三、现代流通业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流通业的高质量发展。经过建国来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我国流通业的产业规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主体和业态不断丰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但我国流通業在发展中仍面临以下问题:

(一)政策重视程度不够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流通业的发展重视一直不够,缺少明确的定位。在长期经济发展中,流通业被定义为一个独立的环节,流通过程被认为没有价值创造,只是拥有价值实现的功能。“重工轻商,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和政策导向盛行。政府部门在GDP考核下追求高产值的制造业的发展,把低产值的流通业的发展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上。相关经济学者们曾提出先导产业论、战略产业论和基础产业论等重视流通业的理论,但都未能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国家对流通业的价值和功能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流通企业的数字化能力不强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在我国线下传统商业的占比要超过80%,但线下传统商业的增速却远落后于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增速。据统计,我国通过网络零售实现的销售额增速约为33%,而通过线下实体店实现的零售额同比增速约为7%。新业态的流通企业效率要远高于传统业态的流通企业,以京东为例,京东以数字智能技术和高效供应链来改造的生鲜超市,其达到的效率是传统实体生鲜超市的近5倍。从而可以看出传统商业存在和流通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部分流通企业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的科学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缺乏应用能力。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流通理论研究滞后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流通业的深度融合,在流通领域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在这些新事物的推广过程中,相关配套法规和制度并未能及时完善。例如,通过无人送货飞机进行送货、利用无人配送车进行送货等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大大提高效率和降低经营成本,但目前对于路测、路权、空域使用等方面并没有出台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法律和制度对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需要进行配套。

我国经济在历史上就轻商,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流通业一直是无流通或者半流通的状态,20世纪90年代后有关流通业的理论研究才刚刚开始,直到新世纪以来,流通业先导理论才在社会中得到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提出,要“发展现代化服务,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随着现代流通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对现代流通业的研究并未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独立体系。

(四)我国流通企业竞争力较弱、流通体系发展不够规范

通过零售业百强企业的销售规模和其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比例来分析流通业的竞争力,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零售百强企业整体规划总体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约为10%,而同期的美国这个比例为60%,可见我国流通业的企业规模整体竞争力较弱。

流通环节是连接供给和需求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质量关系到供给端和需求端的质量。由于流通体系的不规范,假冒伪劣、不正当竞争等不规范问题在流通市场仍然存在,这些问题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也不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流通业的不规范不仅在线下存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问题也在线上出现,使得我们的监管带来挑战。流通环节出现问题会影响到消费者权益和造成经济发展中的不良影响。因此,规范流通环节势在必行。

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高质量流通体系

(一)将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提到战略性地位

国家应提升对现代流通业的重视,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找准定位,加强对现代流通业的支持力度。一是提高现代流通业在中央和地方预算中的比例,增加对现代流通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二是缩小内外贸易政策差距,对现代流通业的贸易政策进行倾斜。三是取消地方保护主义,实现流通业在国内的大市场、大流通,提高流通效率。四是降低流通业的经营成本,如降低水、电等成本。

(二)大力提升流通企业数字化能力

在流通企业中积极推广电子商务、智慧门店等流通的新业态。增加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无人科技等技术在流通企业中的应用。鼓励和支持线上的企业带动传统流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对于传统的商业基础设施要积极融入智能化进行改造升级,大力推广新型智能商业基础设施。无人飞机、无人配送车送货等智慧物流新应用是现代物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应加快制度建设,建议通过试点的方式,探索商业应用的管理方式,为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不断积累经验。

(三)提升流通企业竞争力、规范流通市场秩序

现代信息技术在流通企业中的大力应用和推广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是提高企业流通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利润的重要手段。专业化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企业要重视引进和培养现代流通业专业化、创新化和实战化的人才,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等方式促进人才交流,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针对我国目前流通市场体系不够规范的问题,应加强对流通业的行业管理,通过建立行政管理平台等渠道规范市场行为。完善和支持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加强对行业协会的指导。完善流通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做到管理有法可依,加强政府部门对行业的监督,加强行业协会对企业的指引作用。引进和借鉴国际先进的流通业标准,结合我国实际做好制定和实施工作。建立流通业的责任追溯机制,完善流通业的商业诚信档案管理,对不规范领域的重要企业加大检查力度,切实提升流通市场秩序规范会水平。

市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流通产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此应该对流通产业重新进行定位,提升流通产业占位,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丹清.现代流通产业经济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8-12.

[2]荆林波,王雪峰.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2(2).

[3]何大安.流通产业分析边界及其理论定位[J].中国流通经济,2014(10).

[4]王燕銘.基于投入产出法的我国流通产业特性、地位及发展态势[J].商业时代,2014(16).

[责任编辑:赵磊]

猜你喜欢

流通产业高质量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两场活动预热 凝聚区域高质量发展共识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城镇化质量与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关系研究
流通产业的投入产出和计量经济方法研究
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我国流通产业休闲化发展的模式、内涵与动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