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活理念的高中生物教学探究

2019-12-24严加卫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闽江聋哑溪河

严加卫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手段生活化,巧借多种教学方法,创设生活化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探索积极性和学习自觉性,夯实学生学习能力.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学手段生活化,丰富学习体验

1.巧设角色扮演活动,丰富认知体验.角色扮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教学形式,能够将知识概念具体化、经验化、生动化,从而唤起学生探索热情,实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例如,在讲解“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时,为了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笔者结合实际,设计了角色扮演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首先创设白化病的家庭背景:A女和B男是一对正常夫妻,他们唯一的儿子为白化病患者.A女的父母和B男的父母都是正常人,但B男的姐姐却是白化病患者.现在夫妻俩人想再生一个健康的孩子,于是就去医院咨询专业医生,如果你是专业医生你会给出怎样的遗传咨询建议呢?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扮演专业医生、A女和B男,模拟遗传咨询情景,通过医生给咨询者分析家系中近亲结婚的遗传系谱图和计算后代患病概率,让学生切身体验遗传病的危害,充分认识到遗传检测和预防的重要性.

2.妙用案例分析法,强化学习能力.案例分析法,即以真实、有代表性的案例为载体,通过对案例问题的剖析,巩固知识,发展思维,强化能力.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紧扣教学内容,精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深入分析、合作学习、交流讨论,从而提升学生综合分析和运用能力.

例如,教学“生态系统的稳定”时,笔者联系生活实际,出示了“福建闽江沙溪河特大死鱼事件”的案例:沙溪河原是闽江上游渔业生产基础,鱼类资源十分丰富.但是,近年来闽江沙溪河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导致大量鱼类死亡,这一事件引起了国家环保局和福建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加强了对闽江沙溪河污染问题的治理,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①在重污染环境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能否保持下去?它说明了什么问题?②当采取措施降低排污量后,这些水域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它又说明了什么问题?③请尝试从抵抗力和恢复力稳定性的角度分析福建闽江沙溪河生态系统能够取得显著恢复效果的原因.这样,通过出示生活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探究分析,極大地激活了学生思维,提升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布置生活化,做到学以致用

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强调回归生活的教育才是活教育,经过实践的知识才是深刻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回归社会现实生活,注重作业的实用性和价值性,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思考探究问题,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因此,在高中生物作业布置中,教师要由教材知识向生活实践转变,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巧设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及创造性较强的作业,引领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将书本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又能在生活实践中发展生物思维,内化巩固所学的生物知识,激发新的探知欲望,从而提升学生知识融会贯通能力,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例如,在完成了“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后,笔者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性作业:同学们,你们是否听过或者看过“六指琴魔”?在现实生活中,正常人一只手的手指是5根,然而有些人他们一只手的手指却是6根.在一个家庭中,如果妻子是一个正常人,而丈夫是6指患者,若将丈夫显性的致病基因看作是由基因P控制的,他们在婚后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却患有先天性聋哑的孩子,倘若这个聋哑孩子的隐性致病基因主要由基因D控制的,基因型为dd.问题:①请写出这个对夫妻的基因型.②假如这对夫妻再生二胎,那么这个孩子可能会有哪些症状出现?这种可能性的概率又是多少?(参考答案:妻子基因型为ppDd,丈夫基因型为PpDd;可能会出现表现正常、患多指、患先天性聋哑、既患多指又患先天性聋哑的孩子,其可能性概率分别是:38、38、18、18).

人类的智慧总是与生活直接或间接挂上钩.新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开始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意义,通过各种有效策略,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强化知识的应用能力,进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闽江聋哑溪河
天使“翻译官”和她的聋哑爸妈
闽江雨情
沈葆桢题闽江仰止亭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两个好朋友
美丽的泗溪河
美丽的泗溪河
女儿孝心无边聋哑50年的母亲开口说话
她用母爱温暖聋哑儿
宛溪河矮塔斜拉桥索塔鞍座区应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