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探究

2019-12-24程俊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程俊

摘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笔者经验,从问题导入、生活案例和实验教学三个角度,对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进行探索,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 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物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和实施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核心素养是学生未来发展应当具备的基础素质,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应当具备的基础技能,与学生的终身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讲授物理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品质,进而稳步增强学生核心素养.

一、借助问题导入,培养科学思维

培養学生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来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物理教学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思维,借助问题导入引发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锻炼思维能力.当然,这需要教师掌握一定方法,以帮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讲解“加速度”这一知识点时,需要学生掌握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即速度的快慢变化这一原理.教师可以在这个教学点上设置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展示了汽车和小功率电动自行车启动阶段的视频,做出这两种情况下的v—t图像,并设置问题:这两种情况都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这两种车的速度跟随时间变化存在怎样的规律?通过图像和视频,学生得出:汽车的速度每5秒钟变化30m/s,电动自行车的速度每5秒钟变化10m/s.我接着提问:这两种车哪个的速度改变更快?学生能轻松得出汽车的速度改变更快.此时,我顺势引入话题:现在,就让我们学习一个描述物体速度改变快慢的新概念——加速度.通过问题解答,不但让学生掌握了加速度的定义,理解了加速度概念的本质内涵,促使学生认识了物体速度快慢变化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还让学生在图像分析中增强了思维能力,进而培养了学生核心素养.

二、借助生活案例,培养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物理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借助生活案例,向学生直观展示物理知识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让学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通过生活化的理解,内化为自身知识,促使学生初步树立运用物理视角认识事物的观念,继而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理观念.生活信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要想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核心素养,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将这些课本上的信息与知识同日常生活紧密衔接起来.

例如,在讲解“电力”知识相关问题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本地的发电站和变电所,了解实际的用电原理,掌握电的产生和传输原理,并借助发电站和变电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学习.这种教学模式,把学生带领到开放性的生活环境中,不但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还能让学生深刻理解物理电学知识,增强实践能力,进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借助物理实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设计和动手操作中,提升自学能力,增强思维能力.当然,要想有效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教师就必须回归学生的实验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思考实验设计,让学生动手操作.

例如,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实验设计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认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相关概念之后,自主设计实验流程.有的学生运用了等效法(即比较F与F1、F2的合力的大小、方向),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有的学生推陈出新,运用了平衡法(即受力物体静止,且三个恒力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时,大小方向相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思维活跃性,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提高了学生核心素养.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导入、生活案例以及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使学生成长为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谦君.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J].教师教育论坛,2017(8):48-50.

[2]阮柳晖.谈高中物理学科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J].才智,2018(7).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