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红色文化塑造城市形象的路径探析

2019-12-24吴越于广莹

青年时代 2019年33期
关键词:四平市路径探析红色文化

吴越 于广莹

摘 要:吉林四平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圣地,红色文化成为四平市城市形象的重要表征。城市形象的塑造是提升城市文化品格和促进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本文通过对四平市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并对以红色文化塑造城市形象的路径进行了探析,以期为促进四平市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

关键词:红色文化;城市形象塑造;路径探析;四平市

一、引言

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整体风貌的展现,是公众对城市总体印象和评价的体现。良好的城市形象是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软实力,更是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以“红色”为基本基调、以共产主义信念和社会主义探索为核心的红色文化,同时也塑造了像延安、井冈山、四平等“红色城市”。四平市具有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近年来四平市的红色文化城市形象塑造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红色英雄城”名片的推广获得各界人士的积极响应,红色文化在四平市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得到体现。

二、红色文化的与城市形象的内涵定位

(一)红色文化的本质特性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断探索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2]。红色文化的本质特性应该是“红色”,要想对其进行全面地理解与把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第一,以民族性为核心。在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的精神境界。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义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凝聚了中国人民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精神追求[3]。第二,以革命性为表现。中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斗争中,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不怕牺牲、坚持斗争,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坚持与一些敌对势力作斗争,从而形成了对理想信念和光明未来执着追求的伟大革命精神,其内化于红色文化之中,并成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要素。第三,以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红色文化熔铸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革命中,形成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探索中,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执着与追求,对于自由、平等、独立等无产阶级理念的践行奠定了紅色文化的基本价值导向[3]。以上三个方面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融合,共同决定了红色文化的本质特性。

(二)红色文化与城市形象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其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随着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内容。城市形象作为城市发展中新的竞争力,已经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成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核心要素[4]。

“红色”是四平市城市形象的直接体现,其已经融入进四平这座英雄城市的核心发展理念之中。红色文化塑造了这座城市人民勤劳、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红色文化已经根植于城市居民的思想观念之中。以红色文化为依托,对四平市的城市形象进行塑造,不仅可以突出四平英雄城的独特精神内涵,更可以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利的促进。

三、以红色文化塑造城市形象的路径探析

(一)以红色文化塑造四平“红色英雄城”的形象

城市形象对于城市本身而言,是其区别于其他城市之处,是城市的个性和可识别性的体现[6]。四平市要想构建“红色英雄城”的城市形象,应该主动利用自身所具有的红色旅游资源,明确城市形象在传播中的明确性与确定性,同时,还应该不断挖掘与红色文化资源相关的文学作品和宣传标识等,努力争取在四平地区举办大型的红色文化宣传活动,以提高四平“红色英雄城”在国内的知名度。与此同时,在构建四平“红色英雄城”时,还可以依托现有的红色文化基础,如四平战役纪念馆等,开展红色文化的体验与展览,以提高城市形象的吸引力,提高参观者的参与感,在进行参观的的过程中,参观者不仅可以体验到当年四平战役的激烈场景,还可以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红色文化的历史感与中华民族精神的无限魅力,同时提高参观者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二)彰显四平建筑红色内涵的特色

四平市有多处带有红色文化印记的建筑,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英雄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是红色文化的象征与传承,与周围的其他建筑设施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四平市的红色文化特色,充分体现出了四平市薪火相传的革命精神,并且体现出新时代城市建设的时代内涵,让当代人充分感受到了革命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和中国共产党人在共产主义事业建设中的艰辛与不易。

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红色文化的展现形式也应该不断改进,不仅要对红色文化进行继承与宣传,更要彰显时代的美感与内涵[5]。2006年战役纪念馆新馆建立,经过近10多年的改进与发展,其内部现建成有一个序厅、四个展厅、一个电影录像厅,同时设有文物、陈列、保管、群工、办公室等多个职能部门。在新时代城市文化形象塑造中,四平战役纪念馆在红色文化传承与传播的进程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进入四平战役纪念馆,当年四平战役的场景仿佛呈现在人们面前,使其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与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深刻体会到蕴含在红色文化中的革命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怀。

(三)创新四平“红色英雄城”的传播方式

构建“红色英雄城”的城市形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在“红色英雄城”城市形象的传播中,需要充分利用多方面的传播渠道,不断扩大传播范围,增强传播效果。

首先,在政府方面,可以通过招商引资与商贸的形式,对四平“红色英雄城”的城市形象进行打造与传播。政府可以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与优惠,不断优化投资与商业环境,吸引资金流入,对四平市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和利用[6]。同时积极引领舆论导向,通过主流媒体对四平“红色英雄城”的城市形象进行传播。其次,在红色旅游产业的开发中,可以加大对四平“红色英雄城”相关的宣传片和广告的投入力度,聘请一些文化名人进行形象代言,以扩大四平“红色英雄城”城市形象宣传的覆盖面。最后,应该充分发挥企业和市民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载体作用,积极引导和激发企业和市民在红色文化传承和城市形象塑造中的主动性,同时要加强对其进行思想引领和教育,使其成为四平城市形象的推广者和建设者。

四、结语

城市的独特性及其特色是由这个城市的文化决定的,文化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因此,要充分挖掘城市的文化内涵并对其进行有效利用,以城市的文化塑造城市的形象,提高城市的魅力。对四平市而言,要有效利用自身所具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塑造“红色英雄城”的城市形象,以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的脚步,提高城市的发展水平。红色文化在四平城市形象塑造中具有关键的地位和重要的价值,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有助于在四平城市建设中找到城市的灵魂,而且有助于打造城市发展的特色和个性,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彭晓川.论文化塑造城市形象[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9(4):31-35.

[2]薛莉.红色文化对南昌城市形象建构的影响研究[J].戏剧之家,2018(7):204,206.

[3]杜早华,邹平林.论红色文化当代传承与弘扬的关键条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36(1):32-36.

[4]朱尉,董晓烨.城市文化建设体系对城市形象传播的作用分析:以洛阳城市文化建设体系为例[J].今传媒,2015,23(11):155-156.

[5]吴齐.城市文化定位和塑造城市形象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48-51.

[6]朱俊成.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塑造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

[7]邓瑛,胡珺.红色文化视域下的城市形象传播:以江西南昌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6,36(9):223-228.

[8]雷兆玉.以城市文化实力塑造中心城市形象[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3(6):91-93.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四平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psk201917

作者简介:吴越(1988—)女,汉族,吉林磐石人,硕士学历,讲师,研究方向:政治哲学;于广莹(1994—)女,汉族,吉林通化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社会伦理。

猜你喜欢

四平市路径探析红色文化
Change and constancy: Reflections on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Literature in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Western Literary Classics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平市女性体育人口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四平市城市化与住房市场发展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