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访吴良镛:毕生矢志不移完成“中国人居梦”

2019-12-24王红茹

中国经济周刊 2019年23期
关键词:宪章建筑学人居

王红茹

儒雅、待人和善、谦抑,毫不摆架子,这是接触过吴良镛院士的人对他的评价。虽满头白发,但思路清晰,对周边环境和现实社会一直保持着敏锐的关注。

尽管已97岁高龄,但他多年来的日常生活极有规律,依然每天早晨起床后会把当天的安排写下来,上午读书看报,下午坚持做康复运动、练习书法,其间也会处理科研和教学事务。

作为新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吴良镛院士自1950年应梁思成、林徽因之召,从美国归来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他近70年的工作足迹,是新中国发展前行的缩影。

这70年,他不仅为城乡建设领域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还荣誉等身,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梁思成建筑奖等众多荣誉,尤其在2012年2月14日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12月18日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获颁改革先锋奖章,更被他视为一生中获得的重要荣誉。

他在日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居是民生问题、政治问题、科学问题。探索让全社会如何拥有一个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生活、学习、研究和工作,这是我庄严的责任,也是应尽的义务。”

吴良镛头脑清晰,记忆力惊人,虽历经诸多世事,但他随口说出如烟往事,却又历历如昨日发生。

立志学习建筑

1922年,吳良镛出生于南京,自小生活在一个动乱的年代。吴良镛回忆,当时国家正值内忧外患,中国大地战火连连。1937年南京沦陷前,他跟随兄长流亡内地,先后到武汉、重庆合川求学。

1940年6月,吴良镛在重庆合川参加大学统招考试,刚交完最后一科考卷,就听到防空警报响起,日本人的战机突然来袭。“我们急忙躲到防空洞,刚入洞,就地动山摇,防空洞里面碎石脱落。等一两个小时后,出了防空洞,整个城市漫天大火,近半个合川城都在燃烧。”

当时的悲惨情景对他心灵的刺痛,永远难忘。正是这种离乡背井、国破家亡的痛苦经历,激发了吴良镛学习建筑的志向:一心想把被战火摧毁的家园重新建设起来。

1940年至1944年,吴良镛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读了三年半书。1944年初他进入大学四年级,正当业务学习有所开窍之时,因抗日战争需要,所有这届学生全部被征调为医院译员,以应战略反攻的需要。

人生中有太多的机遇和变迁,吴良镛回顾自己的经历,有几次重要的十字路口:1945年受当时已是众人仰望学者梁思成的召唤,赴清华大学协助筹办建筑系。

1948年夏,又经梁思成先生推荐,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师从著名教授沙里宁门下,主修城市设计,次年获硕士学位。

1950年,收到梁思成、林徽因“新中国急需建设人才”的来信后,他冲破重重阻挠,绕道香港回国,重新执教清华建筑系,主持市镇组,并与中国农业大学汪菊渊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一起开设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

每一个十字路口,对他而言都至关重要。“人的一生要经历诸多个十字路口,一个弯转错了,就很难再回到往昔的志愿。”吴良镛说。

而这一切炫丽,只是他全部生命光彩的一部分。

中国特色的人居环境科学应运而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大幅度改善和提高。然而,大规模、高速度发展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却使中国面临复杂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人居问题关乎国计民生,这么重大的战略问题如何解决?吴良镛一直在寻求突破口。

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会议”(地球峰会),会议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得到最广泛、最高级别的承诺,并获得国内有关部门及学术界的重视。

“我惊奇地发现,从人类住区的需求来看,它将建筑的观念放宽了,我逐渐认识到这些文件的意义,深受启发。”吴良镛说。

1993年,应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师昌绪院士邀请,吴良镛在学部作学术报告。他首次提出建立“人居环境科学”的建议,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响应。两年之后,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成立,人居环境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此时,他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广泛地思考人居环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国际国内学术界持续保持着关注,随着课题的实践、理论视野的逐步展拓,开始意识到一个学术团队的学术活动不能没有理论的支撑,零碎的体验和学习心得都不能简单地叠加为理论。”

吴良镛开始逐步地将过去涉及的人居环境研究有关理论做系统梳理,并开始着手撰写《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把人居环境学术思想,包括人居环境科学的缘由与探索、释义、框架、方法论、规划与设计论、科学与教育、实践等进行了初步的、系统的探索。

吴良镛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2001年《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出版,这本书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居科学理论与实践的综合集成。

吴良镛回忆,《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上篇原本是关于“人类聚居学”的一篇书序,写完后一发不可收,经不断扩写,就成了《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的主体。后来,又陆续出版《明日之人居》《中国人居史》等,“说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与中国实践基础相伴发展”。

多年来,吴良镛把人居环境学的思想,运用到了城市规划、京津冀等区域发展规划、三峡工程等巨型工程涉及的人居环境研究中。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生态建设和污染综合治理,改善城镇环境。加强城镇规划、设计、建设及综合管理,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风格,全面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在吴良镛看来,人居科学在大时代背景中应运而生,旨在系统地认识人居问题、寻找多学科解决人居问题的战略途径和方向,是适应时代和符合国情的科学创新。

起草 “北京宪章”

1999年6月,国际建协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举行,其中一项核心文献工作是起草国际建协“北京宪章”。这个担子落在了吴良镛身上。事后,他将圆满完成“北京宪章”的起草工作,归功于多年前创办的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

1984年,年逾60岁的吴良镛从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的行政岗位上退下,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

“由于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酝酿成立期间,我们对国内外建筑发展理论做了积极探索。我参与国际建协世界建筑师大会申办任务后,对世界建筑趋势比较自觉地加以关注,因此我们准备了相当多的资料素材,在成文过程中,不断精简、压缩,最终形成了提交大会讨论通过的版本。”吴良镛说。

在大会召开前半年,国际建协执行局再一次来到北京审查工作,吴良镛将起草的“北京宣言”初稿交与会代表评阅,一致认为切合当前问题、内容翔实、理论与实践探讨结合紧密。

来自马来西亚的建筑师杨经文、大会主席萨拉、秘书长斯古塔斯对吴良镛的初稿尤其赞赏,甚至认为可以作为国际建筑师协会的“宪章”,而非一般的“宣言”。

吴良镛介绍,国际建协历届的“宣言”大多比较短,约一页纸,申述切合时宜的某一重要观点或主张,而“宪章”是集中体现人们思考的庄严形式。

他们的建议得到了国际建协执行局的一致通过,“因此,从这次执行局会议开始,这一重要文件的定名就确定为国际建协《北京宪章》。”

由国际建协主席萨拉主持的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1999年6月在北京正式召开,由吴良镛宣读的《北京宪章》,获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通过。这也是国际建协迄今为止仅有的一份宪章。

《北京宪章》包含四部分,其中第三部分对未来建筑学的探讨,走向“广义建筑学”,包括将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作为整体来看待。

“考虑建筑学的循环体系,将‘广义建筑学与‘人居环境的思想都明确地在‘宪章中提出,阐明了建筑学的发展方向。”吴良镛说。

一生中的 “黄金时代”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市一楼一地的规划设计,到唐山震后修复规划;从中关村科学城规划,到长三角、滇西北、京津冀区域发展探索,以及2004年北京总体规划修编等,作为一名建筑学人,吴良镛的足迹遍布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人居是民生问题、政治问题、科学问题。探索让全社会如何拥有一个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生活、学习、研究和工作,这是我庄严的责任,也是应尽的义务。”——吴良镛

回首一生,吳良镛将自己的求索经历划分为3个30年。

第一个30年是1922年到1951年。是他从出生到而立之年,在战乱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在他看来,这30年,一方面是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另一方面是在动荡的时局中树立了理想和信念。三十而立,也为他立志于建筑事业、坚定建设祖国的决心打下了基础。

第二个30年是1952年到1983年。新中国成立,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此时他从美国留学归来,将个人的力量都投入到清华建筑系的发展和新中国的城市建设工作。这个30年是他事业和学术的重要阶段,追随国家的发展,努力进步,虽受到客观条件所左右,但从未放弃个人主观的努力。

第三个30年是1984 年到2014年。他卸去行政职务后成立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伴随改革开放春风探索中国建筑与城乡建设理论与实践。

第三个30年被吴良镛视为是一生中的“黄金时代”,也是他进军人居科学的求索历程。无论是在全球有广泛影响的广义建筑学、人居环境科学的提出,还是菊儿胡同的落成与获奖,以及若干重要科研项目的推进,都是在这30年中完成。

此外,吴良镛极为重视的大区域宏观研究,也是在第三个30年完成。在此期间,他领衔研究《京津冀城乡空间发展规划》,构建出“一轴三带”的区域整体协调发展格局;北京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滇西北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规划研究、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历史文化环境保护研究等。

从建筑到城市,从城市到区域,这位一生追逐“人居之梦”的建筑家,已近百岁,却依然保持谦卑,他称自己是一个自觉、尚称勤奋的老年建筑学人。“在当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在中国改革开放面临转型和深化的新阶段,希望在健康允许的条件下,依然保持勤奋的精神,继续求索,贡献一己有限的智慧和力量。”

耄耋之年,吴良镛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依然保持着年轻时对建筑事业的激情!

编辑:李慧敏  lihuimin@ceweekly.cn

编审: 张伟

美编:孙珍兰

猜你喜欢

宪章建筑学人居
最美城市“绿化带”
德国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政策及其特点
浅谈中国当代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带着老伴走天下
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应用型本科建筑学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改探讨
英国为800岁《大宪章》策展
世界人居日
建筑学名词审定预备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