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棚户区改造对参与方的意义
2019-12-24张逸飞
张逸飞
摘要:棚户区改造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发展工程,还是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工程,本文从政府、棚户区居民、金融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四个维度对棚户区改造的意义以及产生的深远影响做了剖析,厘清棚户区改造的意义,对于减少社会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促进人居生活环境改善,对国家经济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开展理论分析。
Abstra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shantytowns is not only a major livelihood project, but also a major development project, or a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promotion proje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ignificance and far-reaching impac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hantytowns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government, shantytowns resident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enterprises, and clarifies the significance of shantytowns transformation, so as to reduce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and alleviate social contradiction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human settlemen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national economy to leap over the trap of middle-income countries, and then carry out theoretical analysis.
关键词:棚户区;改造;城镇化
Key words: shantytowns;transformation;urb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F23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35-0133-03
0 引言
棚户区改造由于涉及人群广,覆盖面大常常改造后城市焕然一新,新型城镇化率迅速提高,城镇化品质提高,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带动建材、家电等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拉动投资,贡献经济。棚户区改造满足了贫困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愿望,因此是重大民生和发展工程。此外为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发展机遇,因此对于棚户区改造参与各方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棚户区改造,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不仅能圆棚户区居民一个“安居梦”,也能为实现“中国梦”积攒正能量。
1 对政府的现实意义
棚户区改造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惠民利民的重大举措,具有长远的社会效应,也是地方政府业绩的一种体现。由于大多数棚户居民收入水平不高,依靠自身经济实力无法购置商品房或重建旧房,因此不能享受国家提出的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政府通过住房补贴方式和建设并提供廉租房的方式,实现了棚改居民在花较少钱的情况下,从恶劣的居住环境搬出,进入良好的环境居住,美好生活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1.1 有利于城市(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
为城市(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是成长为发达国家必然走过的阶段,城镇化带动人口聚集和劳动力汇聚,为工业化打好人口基础,为建设成发达国家提供保障。要顺应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努力使住房供应总量和结构与多层次需求相适应,实现广大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内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45%左右,棚户区改造可为城市(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礎。
改变城市面貌,促进城市(镇)建设水平的提高。棚户区是城市肌体上的一片伤疤,在城市不断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新盖的高楼大厦与低矮的棚户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以形式的不和谐反映了社会存在的差距[1]。棚户区常常是房屋低矮,道路破损、雨污合流、环境卫生脏乱差、消防隐患多、缺少小区安全的地方,严重影响到城市面貌创建,严重影响棚户居民的精神状态和对于城市的热情。改造后市容环境重塑,群众面貌焕然一新,社区环境极大改善,完善了社区及物业管理,进而改变城市面貌,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有利于城市(镇)建设水平的提高。
1.2 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集约利用土地
集约利用土地,缓解建设用地供求紧张的矛盾。我国人口众多,但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少,尤其是耕地资源有限。我国目前又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期,建设用地供应紧缺突出。加大对棚户区改造力度,通过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退二进三”、“腾笼换鸟”,既有利于正确处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盘活现有存量土地,缓解建设用地供求紧张矛盾,又有利于统筹整合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土地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2]。
①1000万户被改造的棚户区会产生大量的住宅需求,同步建设的配套设施将带来巨大的商业物业开发机会[8]。
②企业被允许发行专项债券或中期票据,这不但在目前“钱荒”的情况下提供极大的融资便利,减少了银行的负担,也提高了饱受贷款困难的中小房企的参与热情。
③“企业用于政府统一组织的棚户区改造支出,准予在所得税前扣除”这一条将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由动迁引起的开发成本,从而提高利润率。
④通过棚户区的改造,实现了土地的整合,产生了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属于建设用地,可用于商业开发,为房地产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投资机会。
上述政府(含审计机构)、棚户区居民、金融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形成相互作用机制共同推动棚改发展[9]。
5 结语
对于政府、棚户区居民、金融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棚户区改造的意义重大,产生的影响深远,对于减少社会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促进人居生活环境改善,对国家经济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唐靓.抚顺市棚户区改造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8.
[2]蒋建新.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N].岳阳晚报,2011-11-13(3).
[3]卜鹏飞,倪鹏飞.低收入住区土地运作模式研究——基于辽宁棚户区改造土地运作的经验[J].经济社会体制较,2012(5):80-92.
[4]柴艳芳.资源型城市棚户区改造的社会学分析[J].前进,2007(9):39-40.
[5]于祥明.国务院三轮驱动稳增长[N].上海证券报,2014-04-03(3).
[6]王丽.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将大幅提高[N].财会信报,2014-04-07(3).
[7]邓智妍,王詩笛,孙伟.基于PPP模式的安徽蚌埠市棚户区改造融资渠道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6(32):122-124.
[8]赵琰,史捷龙,赵翠芹.基于PPP模式的城镇棚户区改造项目利益分配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18,34(2):128-133.
[9]衡夏欣,马雨瑶.论棚户区改造项目跟踪审计[J].公共管理,2017(3):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