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中的民生领域发展解读
2019-12-24符苗
摘 要:民生是我国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议题。十九大报告中不乏关于民生领域的阐述,映射出了我党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引下始终尊重人民在社会历史中的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密切关注人民发展。党通过落实民生领域全方位举措,以回应人民日渐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增进民生福祉以实现人民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终极目标。同时,将人民获得感、幸福感的切实提升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尺度,展现了我国党致力民生的深切人文关怀和为人民利益而全心全意发展的意旨。
关键词:十九大报告;民生领域;人民主体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曾在诗歌《离骚》中以浪漫的辞句哀民生之忧。由古至今,“民生”始终是中国历史哲学长河中饱含人文关怀和人本思想的主题,也是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最受关注的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我国新时代前进道路指明了奋斗的方向,也表明了我党未来将继续为民生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助力。
马克思对于社会主体的研究指出,存在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生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其存在的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尺度[1]。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这包含了我党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主体地位及其发展的科学认识,传达了党对于人民的深切关怀;体现了我国党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摆在开展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切实关注并及时解决与人民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将“人的发展”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
一、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首先,人民在我国历史开创和未来建设中居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强调“现实的人”的尺度是把握万物的尺度,关注人的社会實践活动对于改造客观世界所起到的重要意义,可以说,人民主体原则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的逻辑起点。通过对我国十九大报告的词频进行检索,“人民”一词在三万余字的十九大报告中出现了两百零三次。“人民”一词的高词频率不仅映射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原则的承袭,也表明我党始终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①。
人具有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独特创造性和实践性,人所从事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构成了历史事实的总和。故而,社会历史的演变过程就是人的活动过程,人创造了社会历史,是社会历史的主导者,然后又在自己创造的社会历史中使自身得到完善和发展[2]。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注重并坚持人的发展在历史实践及认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面对、审思一切社会疑难杂症时,首先确立起人的尺度的思维并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能动性是我党自诞生以来所积累的一条宝贵经验,也是我党实践中的行动准则。由积贫积弱、饱受他国欺凌的弱国成长为屹立于世界舞台中央的强国,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非凡成绩无一不是我国人民通过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财富,通过血与肉的革命抗争和实践创造而取得,我国历史伟业的开创来源于人民,未来辉煌的建设也将依靠于人民。因此,我国党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密切关注人民的发展,切实解决关乎人民利益的问题。
二、人民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内驱动力
其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内驱动力。
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而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源是外在社会条件对社会主体内在需求的适应和满足程度。而社会主体的内在需求是动态的,因时而变的。人的需要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单一生存需要,人的需要是多元的,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前提上,还存在着自我发展、实现的需求。各种劳动、生产最初均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而进行的,而劳动与生产的不断发展在无形中激发了人们需要的增长,新的需求要得到满足则要求更加丰富、进步的生产活动[3],社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社会制度的进步革新、社会环境的不断改良在围绕满足社会主体的动态需求的循环过程中,持续推动社会历史向前发展,故而,作为社会主体的广大人民的利益需求和愿景是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内驱动力。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②。在新时代下,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提出了更高的物质要求和精神文化需求,这些需求体现在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十九大所提出的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这一系列全面而有力的民生举措,蕴含着对于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回应与关怀。
三、人民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再次,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社会发展目标实质上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价值追求在内涵上具有同向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最终归宿。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③。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全面发展尚囿于不平衡与不充分的社会发展之中,而国家民生福祉的增进过程恰恰是通过解决人民一系列现实的物质之忧、精神之忧,以摆脱此种不平衡与不充分发展的桎梏。民生问题的改善与否决定了人民是否能从最基本的追求温饱向高层级的追求个人价值跨越。我国民生福祉这一社会发展目的达成有助于为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排除不利因素,并提供有利的物质环境和坚实的精神保障。我国社会发展的成果最终都必然落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之上。
四、人民的认可是评价社会发展成效的尺度
最后,人民获得感的切实提升是检验我国社会发展的标准。
社会发展以人为中心,人民是一切社会价值的创造者,其理所当然地成为任一社会活动评判者和社会成果的享有者。因此,社会发展必须以人民的利益和价值为先导,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诉求及价值愿望是检验社会发展中一切工作成效的尺度。我国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是否为人民服务,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④。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理念基础上,十九大强调了人民群众的认可是检验社会发展成效的标准,而认可来源于人民群众切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社会发展的成果由人民所共同享有,只有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有了提升,社会的发展才是有成效的。
同人民紧密关联的当属民生问题的改善提高,民生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广大老百姓口中所称道的“实实在在的幸福”所要求的,也是提升国家整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最直接源泉。我国目前社会发展仍存在某些不充分不平衡之處,贫富差距依然存在,贫困人民的生活水平仍有待提高,安居乐业的社会整体家园氛围需要更加融洽,而我国党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一系列民生领域发展举措正是从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的认可出发,为新时代的民生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为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曾针对民生问题发表言论,其认为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⑤。人民始终是我党紧紧依靠、围绕的主体,人民的发展是我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内驱动力和根本目的。民生领域的发展是我国大步迈向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这关系到社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乎着人民的个体发展与幸福生活。在新时代里,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⑥,我们必须坚定地以党的十九大所指引的新时代前进道路而努力践行一系列民生发展举措,源源不断地将愈来愈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注入人民的美好生活。
注释:
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于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大会作的报告。
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于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大会作的报告。
③《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于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大会作的报告。
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于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大会作的报告。
⑤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⑥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刘欣欣.马克思的人民主体观及其现代价值[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8.
[3]杨恒梅.“需要: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辨正[J].新西部,2018(11):14-15.
作者简介:符苗(1996—),女,汉族,海南海口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方向:航空航天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