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2019-12-24陈丽萍张怡徐笔奇贺丽萍吴长兴徐明飞苍涛
陈丽萍,张怡,徐笔奇,贺丽萍,吴长兴,徐明飞,苍涛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浙江省植物有害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21)
番茄是全球栽培最广、消费量最大的蔬菜作物,作为世界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之一,番茄在我国的种植规模逐年扩大[1]。然而,随着病害的普遍发生,番茄的生产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其中,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Pers.)引起的番茄灰霉病是影响番茄栽培的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烂苗、烂果,严重影响番茄的产量和品质[2-3]。该病害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通常可造成减产20%~40%,严重时可达60%以上[4]。由于番茄抗灰霉病品种的缺乏[5],目前对该病害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随着杀菌剂的连续大量使用,农药残留、病原菌抗药性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6]。为延缓病原菌的抗药性发展和保证番茄的质量安全,急需筛选高效防治番茄灰霉病菌的低风险杀菌剂。
杀菌剂对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和评价结果是筛选高效杀菌剂的重要基础[7]。本研究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选择6种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杀菌剂[2,8-9],测定其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作用,以期筛选出高效杀菌剂,为科学指导番茄灰霉病的防治和番茄的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试验所用的番茄灰霉病原菌来源于绍兴绿岛基地番茄病叶,并通过分离培养获得。
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巴斯夫植物保护(江苏)有限公司];35%腐霉利悬浮剂(南京先达国际化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0%嘧霉胺悬浮剂(江西中迅农化有限公司);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江西中迅农化有限公司);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22.5%啶氧菌酯悬浮剂(美国杜邦公司)。各供试药剂用灭菌水配制母液备用。
1.2 方法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10]对供试菌株进行药剂抑制率及室内毒力测定。
1.2.1 含药培养基配制
根据预试验结果,在无菌条件下,不同药剂分别设Ⅰ~Ⅶ浓度梯度处理,用灭菌水对各药剂母液进行系列稀释。各药剂浓度梯度分别为啶酰菌胺为100、25、6.25、1.562、0.391 mg·L-1;腐霉利为0.8、0.4、0.2、0.1、0.05、0.025、0.012 mg·L-1;嘧霉胺和百菌清均为100、50、25、12.5、6.25、3.125 mg·L-1;异菌脲为9、3、1、0.33、0.11 mg·L-1;啶氧菌酯为1 000、500、250、125、62.5、31.25 mg·L-1。用移液枪将各浓度药液分别加入55 ℃左右的PDA培养基中(1∶10),充分摇均匀后倒入直径为90 mm的培养皿中,配制成含系列浓度药剂的培养基平板。每处理重复3次,以加入等量无菌水的培养基为空白对照。
1.2.2 接种及结果调查
取预先准备好的菌丝生长旺盛的病菌培养物平板,在无菌条件下,用直径为4 mm的打孔器从菌落外缘切取菌饼,用接种针接种到含药培养基平板中央,置于相同光源、25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 d(待空白对照快长满培养皿时)。采用十字交叉法逐一测定菌落直径,并记录相应数据。
1.2.3 数据处理
根据各菌落直径计算不同浓度药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多重比较法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根据药剂浓度和相应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分别计算各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EC50值、95%置信限及相关系数[11]。
2 结果与分析
2.1 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如表1所示,6种供试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病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抑菌率均随着药剂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
表1 6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
注:括号内容为标准误;同行无相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在0.01和0.05水平差异显著。
2.2 6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
如表2所示,6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差异较大。由EC50值可知,腐霉利的毒力最强,异菌脲的毒力作用次之。根据95%置信区间,啶酰菌胺、嘧霉胺和百菌清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作用无显著性差异,其EC50值分别为9.27、12.65和12.60 mg·L-1。与其他5种杀菌剂相比,啶氧菌酯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值高达479.39 mg·L-1,毒力最弱。
表2 6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
3 小结与讨论
根据本研究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6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作用由高到低排序为腐霉利>异菌脲>啶酰菌胺>百菌清>嘧霉胺>啶氧菌酯。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腐霉利和异菌脲)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的一类保护性杀菌剂,对灰霉孢属病原真菌所致的病害有特效[12]。本研究结果显示,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最好,该结果与杜宜新等[13]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另外,啶酰菌胺也对番茄灰霉病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该结果与大连部分地区番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数据较为一致[14]。本研究测得嘧霉胺和百菌清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12.65和12.60 mg·L-1,毒力作用相近,但杜宜新等[13]测得嘧霉胺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50值高达48.49 mg·L-1,而百菌清EC50值仅为0.52 mg·L-1,毒力作用相差较大。啶氧菌酯悬浮剂是近年来我国登记用于防治番茄病害的杀菌剂,前期研究表明,该药剂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好的毒力作用和防治效果[9,13],与本研究的试验结果也不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不同地域的病原菌菌株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灰霉病菌具有繁殖速率高、遗传变异大、适合度高的特性,连续使用一种杀菌剂,易使其产生抗药性。目前国内已监测到番茄灰霉病菌对多种杀菌剂产生抗药性[12,15]。有研究认为,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为特殊位点抑制剂,目标真菌的抗性为由单基因控制的质量遗传,且具有稳定性,抗性风险高[16]。Zhang等[17]研究表明,啶酰菌胺与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可用于防治该类杀菌剂的抗性菌,但啶酰菌胺存在中度抗性风险,其抗性问题也不容小觑[13]。根据本研究的测定结果,在实际生产中应注意轮换使用对番茄灰霉病菌抑制效果较好的腐霉利、异菌脲和啶酰菌胺,以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延长杀菌剂的使用寿命。
本研究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可为田间试验提供理论依据,然而其他研究显示室内药剂筛选和田间试验结果可能有出入[18]。因此,下一步应开展田间药效试验,并对各类药剂的应用技术及残留动态进行研究,结合风险评估数据综合分析各药剂的防效和使用价值,从而为番茄灰霉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