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服务行业从业女性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状况调查
——基于北京的调研访谈数据

2019-12-24代露溢吴楚怡宋姝婕国晓丽

时代经贸 2019年35期
关键词:社会保险意愿农民工

代露溢 吴楚怡 宋姝婕 国晓丽

一、引言

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攀升,农村女性选择进城务工人数逐年上升,国家统计局2018年数据显示,全部农民工中男性占65.2%,女性占34.8%,女性占比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新生代”占农民工总量的51.5%,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①。由于经济压力和竞争压力,受教育水平的局限,女性农民工在正规正式的企业就业难度较大,多数女性农民工采取灵活就业方式,非正式工作和兼职比例增加,部分未签订正规劳动合同的女性农民工很难获得社会保障。随着女性农民工人数的逐年上升,问题日渐严重,对我国女性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意愿和参保现状的调查研究尤为重要。

二、文献综述

(一)女性农民工参保意愿与现状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一个焦点问题,到目前为止学界已经围绕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展开了诸多研究,就女性农民工参保意愿与现状的研究而言,李容(2013)在对湖北武汉市进行调研时指出,女性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总体参保率和各社会保障项目的参保率较低,女性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需求与社会保障参与之间的契合度存在较大偏差。张莉莉(2016)在对浙江省展开调查研究时指出存在女性农民工社会保险覆盖率较低,参与面较窄,生育保险与失业保险的缴纳比例过低的问题。

(二)关于女性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原因的研究

专家学者对于女性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低的原因的探究主要集中在制度、用工单位和女性农民工自身这三个方面。

从制度方面来看,徐磊(2010)认为在制度方面,受长时间的二元户籍制度影响,虽然取消了限制农民工进入城市的规定,城市因农民工的涌入得到了发展,但与之相匹配的社会保障政策没有同步发展。刘艳(2018)则认为,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程度低,职业流动性大等特点要进行制度方面的策略设计。

从用工单位来看,陆雪(2019)认为在就业环境多样化的条件下,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难以得到全部的缴纳,巨大的用工导致人力资源成本上升,企业的运营负担加重,所以在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时,往往只会缴纳其中一项或者两项。

从女性农民工自身来看,受到自身文化水平限制,维权意识薄弱,同时魏唯(2019)认为我国的“养儿防老”养老传统也是导致社会保险参保率低的原因之一。

三、调研情况及问题分析

(一)调查情况描述

本次调研地为北京,在调研过程中,课题组采用了线上调查问卷和线下面对面发放问卷以及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式,以女性农民工群体为调研对象,主要针对具有中低学历、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如餐饮业,家政业等服务行业居多。共发放问卷和回收问卷102份,其中有效问卷82份,有效率为80.4%。本文基于调查结果中不同年龄段人群数据差异较大的状况,将调查对象分为两个群体,即20-40岁的“新生代”群体和40-60岁“老一代”群体,由于“新生代”成长的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发生很大变化,因此与“老一代”在思想观念、受教育程度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

(二)参保意愿调查分析

1.文化程度差异对参保意愿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全部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5.5%,初中文化程度占55.8%,高中文化程度占16.6%,大专及以上占10.9%,本次调查中40-60岁女性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主要为小学学历,部分属于初中文化水平,而“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文化水平主要为初高中毕业,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影响她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思想。

相对而言,“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对健康保障认识更加到位,有一定风险意识。她们从多方面获取社会保险相关政策信息,能够权衡参加社保为未来生活带来的益处,从而有着较高的参保意愿。“老一代”女性农民工了解社会保险不够充分,受“小病不治大病拖延”传统观念影响,体检频率低,对生活中各方面风险意识不强,获取社保相关信息的渠道单一,这些影响了这一部分女性的参保意愿较低。

2.缴纳保费金额对参保意愿的影响

社会保险对生活的保障意义已经得到普遍认可,满意程度高,但存在对缴纳社会保险基金不积极的情况。“老一代”女性农民工已了解社会保险是生活的保障,但对于社保具体政策了解较少。“老一代”工资水平普遍偏低,按照调查结果计算月收入2500元人群,每月需要缴纳社保保费约为403.18元,这对于本就微薄的收入而言是一笔不少的费用,并且灵活就业的不确定性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导向“不需要”或“不合适”的态度,很大程度影响着参保意愿。“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以月收入6500元为例,每月至少缴纳的保费约653元,她们从事正规正式工作的机会大,对社会保险关注度高,缴纳保费对参保意愿影响小。

3.现行制度的实施对参保意愿的影响

女性农民工对参保意愿的积极性还受到社保制度的影响,全国统筹尚未实现,若发生地区转换仍面临转移和衔接养老保险关系受阻问题,女性农民工有灵活就业的特点,由于工作流动性强她们对投保存在顾虑;另外,社会保险缴费仍然是企业不小的成本支出,有些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存在选择性参保,同时让员工产生社保可有可无或可早可晚的心理暗示;此外,养老保险制度要求累计缴纳或满足条件补缴达15年,“老一代”女性农民工多数异地工作难以达到制度规定,恐无法最终享受到养老保险待遇,“新生代”认为养老问题还很遥远,严重影响参保意愿。

(三)参保现状调查分析

1.受教育程度不同投保情况不同

调查结果显示,总体学历水平偏低的“老一代”女性农民工在村委会统一的组织领导下缴纳了养老及医疗保险,但没有缴纳工伤、生育、失业保险,缴纳主要是基于从众心理与完成任务心理,并非是基于对社保机制重要性的认识理解,并且缴费金额总体偏低,这表明社保虽推广到了农村,但是村民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社保的意义。而“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学习能力更强,有更多获取社保相关资讯的途径,都通过不同的途径为自己缴纳了社保,并且缴纳金额普遍高于“老一代”女性农民工。

2.工作单位不同投保情况不同

国企央企等正规大中型企业基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监管的严格性,基本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职工投保,为员工投保情况乐观;小型公司基于沉重的社保负担压力,往往无法按照国家规定为职工提供社保,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漏保、少保现象,在落实社保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使女性农民工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3.工种不同投保情况不同

根据调研具体情况,可将来京务工的女性农民工分为从事简单体力劳动与从事不同程度脑力劳动两种工种。其中没有获得单位或公司提供的社会保险保障的往往是从事简单体力劳动这类工种的女性农民工群体,她们主要以保洁、家政阿姨等职业为主,由于工种的可替代性高、流动性强以及公司与劳动者的联系紧密性低等原因,这一群体往往无法获得充足的社会保障。

4.签订劳动合同与否带来的投保情况差异

受访人群中的女性农民工可分为与公司签有正规劳动合同以及没有与公司或单位签有劳动合同两部分人。其中签有正规劳动合同的女性农民工基本都得到了公司或单位提供的社保保障,但是五险的具体落实情况存在差异。部分公司根据员工的户籍地不同,农村城市户口差异、员工工作年限的差异等,对部分员工提供五险,对部分员工仅提供部分保险,而大多数公司不为没有与公司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的女性农民工投保。

四、女性农民工难以得到充足社保保障的原因分析

(一)自身认识薄弱

受限于受教育水平低、收入水平偏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女性农民工对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概念模糊,并且基于对过往商业保险推销行为的不良印象,对社会保险产生抵触心理,无法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与社保的重要性。

(二)宣传不到位

尽管近年来我国对于社保的宣传不断加强,社保已经基本在农村地区推行,但仍然存在农村地区社保知识宣传不到位的问题,这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第一,社保本身的缴纳机制及返还应用机制等具有复杂性,专业术语繁多,因此,要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村民真正理解社保机制具有较高的困难性。第二,农村地区的基层工作人员在宣传和普及社保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宣传普及工作只停留在缴纳社保的层面,甚至部分地区的宣传工作只流于形式。第三,存在村内宣传人员自身对于社保的了解认识不够,无法将复杂的社保运行机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表达,缺少清晰明了进行宣传介绍的能力等问题。第四,信息传导机制不完善,信息传递具有延时性,基层群众难以及时了解更新的社保政策。

(三)监管不严

目前我国社保落实监管上仍存在一定漏洞,主要是缺少与社保落实相匹配的具体可操作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缺少详实、明确的惩罚机制与措施,缺少社会公众监督反馈平台,监管不严及监管漏洞的存在使得很多企业为职工缴纳社保的落实力度不够。

(四)社保统筹问题

预计到2020年我国全面实现养老金省级统筹,然而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尚有很大距离。目前我国已有24个省份完成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工作,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仍然尚未完成。只有建立起全国统一完善的社保统筹机制体制,才能减少农民工在迁移过程中的顾虑,更加信任社保,增强缴纳社保的意愿。

五、推进女性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加强宣传与监管

政府应当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教育,尤其是对于基层宣传人员的教育,创新宣传模式与宣传方式。以互联网为载体,创建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渠道创新宣传途径,并且借助互联网更新快、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及时更新社保政策变化及调整的信息,使居民迅速获得最新社保政策信息。政府要不断完善顶层设计、推进制度建设、程序建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建立公众监督体制,不断加强监管,尤其在信息传递较为薄弱的农村地区,要加强基层干部对于社保的落实情况。

(二)推行社会保险教育

女性农民工受教育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女性农民工参保现状参差不齐,参保意识有较大差距,因此要加强对女性农民工的社保教育。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将保险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普及保险知识,提高全民风险和保险意识。然而,现今中小学及高中的教育体系中的保险教育仍然比较薄弱,尤其是对于社会保险的教育仍然处于空缺状态。国家和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大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对于社会保险的教学力度,充分普及社保知识,以孩子为桥梁与纽带,将社保的重要性向上传递给孩子的父母,使家庭成为社保教育的单位。

(三)推进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结合

受制于现行的社保具体落实情况的参差不齐,社会保险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社会保险具有涵盖了五大范畴,其中最重要的是养老和医疗范畴,但其保障程度有限,因此在社会保险的基础上,还应配置相应的商业保险来补足社会保险的不足之处。

总之,以上建议主要是从政府层面提供尽可能提高女性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意愿的措施。当然真正使之成为实际行动,还需要从提高她们的参保能力上提供支持,比如加强女性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她们的工资水平,使她们有了参保意愿的同时也具备参保的能力。

注释:

①国家统计局: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19年4月29日.

猜你喜欢

社会保险意愿农民工
社会保险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