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国外研究生经历印象
——应清华大学物理系“基科班20年·学堂班10年纪念活动”而写
2019-12-24吴国祯
吴国祯
(清华大学物理系,北京 100084)
中外人才培养的视角和方法都各有其特点和优势,很难一概而论。此外即便是国外的大学研究所,也不是一统天下的单一模式,而是各有千秋。因此,此文只能是从笔者个人的经历,主要还是从研究生培养的角度而言的。
国外的研究生多采取申请的方式来入学,能入学的研究生固然均能满足基本的条件,但毕竟是来自不同的学校(国内外),因此,对于刚入学的研究生有统一的关于四大力学,或化学主科的摸底测试,其程度要求相当于大学本科。这些试题多来自专门的考试公司,因此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对于没能通过该考试的研究生,系里会要求他再去补修大学部的该课程。虽然这个要求不影响他的研究生身份,但这对于研究生是个“风险”!因为,大学部的课程,学生人数多,得C也是合格的,因此,老师会给不少学生C。研究生和本科生一同修课,难免会得C。然而系里对于研究生通常要求不能有两个课程得C的,果如此,就得退学。所以说,这是研究生的第一个关卡,必须谨慎对待!对于其他研究生的课程,因为修课的都是研究生,授课老师一般不会给C,修这类的课程,往往还是比较“保险”的。总之,学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重视基本知识的过关。
国外的研究生教育,也重视修课的多样化,只要有3个学生提出希望某老师能就他所研究在行的领域授课,经系里报备(校方必然也同意),就可以开这门课了。因此,研究生选课的内容,除了基本课程外,还有不少的其他选择性。这就开拓了研究生们除了自己的论文领域外,还能有不少其他领域的接触机会,也能借此和其他老师多了交流的机会,而不仅仅只专注于自己的论文领域或只和自己的论文导师接触而已。这样的机制有助于研究生毕业后,开拓新领域的潜力。
关于研究生课程的考核,形式也多样:有一般性的笔试,开卷或闭卷,有出大的题目,让学生带回去做几天交卷的(要求独立完成,不能互相交流),也有不少是写叙述性的term paper, 以锻炼和考核学生的叙述说理能力。
国外对于“博士”的概念或标准,更多的是指具有独立的科研能力,而不是论文能发表多少。因此,对于是否能具有博士资格的考试/考核就很重视。这个资格的考试/考核大约分为两类,一是在第二年(不迟于第三年)集中约两天的时间,对几大基本的学科领域做笔试。虽然,对于不能过关的研究生往往能再给一次机会,但一般来说,就只能授予硕士学位,而离开了(当然要求满足一些规定,如修满一定的课程,但不一定要求提供硕士论文)。还有一种考核的方式是,从第二年开始,每个月的周六上午考一次试,题目由系里老师(匿名)出题,内容完全不知道,有考基本知识的,有考阅读一篇文献,写出评论的等。这就要求研究生具有广泛的学科素养和知识面。当然,不会要求每次考试都得通过,而是要求几次考试中,如10次考试中,须能通过6次或7次,并且两年内,总共能通过多少次,如12次或15次。此外,还要求研究生就他的博士论文邻域之外的一个研究课题(题目自己选定),写一个研究的计划(就像写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并进行阐述与答辩(委员组成就是研究生未来的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们),如果这个关口没通过,那也就无法取得博士的候选资格。这些考试如果通过不了,论文的导师也是“无助”的。上述的考试和考核确实能保证研究生具有一定宽广的学科知识和素养。
研究生平常和论文指导老师关系密切,但往往更多的是和博士后共同工作,相互切磋,形成紧密的团队。这样的好处是研究生可以很好地从博士后吸取科研乃至其他方面的经验,包括毕业后的出路问题。因为研究的团队也会有本科生,研究生也要指导他们,这对研究生也会是一种锻炼。研究生往往也做大学部本科各种课程的助教工作,包括批改作业、答疑等。这些工作密切了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关系,也锻炼了研究生的成长。
关于论文的要求,则几乎完全由论文导师来负责,学校不管,系里也不管。这就给导师完全的自主性和责任心。关于论文,更加重视的是,有否能提出新的思想、新的概念,能解决过去没能解决的问题,而不是能发表多少篇文章。一个让我回忆的往事:在读研究生的第四年时,有一天,我终于解决了一个多年来困扰人们的关于用群论来理解分子晶体谱学的问题时,我的导师异常兴奋与高兴(因为他也思考此问题多时而不解),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你明天就可以戴博士帽,毕业了。这事让我印象深刻,研究生的学习和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能有新的想法,敢想别人之不敢想!论文的书写也不要求多少字数,乃至长篇大论,书写形式则完全开放,不要求必然的格式,有些学校甚至不要求书写论文,只要把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汇集起来,就可以了。当然,这也是比较极端的例子。最后,博士论文的答辩多少徒具形式,因为在论文的工作期间,已经做了不少的工作,取得了成果,得到了导师的认可。总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主义的科学作风。
系里鼓励研究生的自主能动性,系主任总会抽调一定的时间和研究生们座谈,形式不拘,协助解决研究生提出的各种建议,特别是对于系里各方面的运作。系里也重视研究生之间的联谊活动,包括各种体育竞赛。此外,研究生也有自发的各种组织,这些组织往往有上百年的历史,体现着各种学术风尚和对传统的继承脉络。我们系的门口有张大牌子,牌子的最底下一行罗列着系里的老师们,第二层罗列着这些老师们的博士指导老师,再上的一层罗列着这些博士指导老师们的老师,这样层层而上,最后就上溯至欧洲的牛顿或者德国的莱布尼兹等人。这张牌子予人印象深刻,一是表示不忘传统,二是表示科学的发展,强调学生的发展总要不同于老师的。
总结地说,国外对于研究生的培养,重视实质性的工作和措施,不重视形式,更少来自行政方面的要求。氛围是宽松的,无拘无束的,专注于学术方面的探讨,重视培育“为学术而学术”的氛围,以及对创新思维的鼓励。在这点上,师生或人物的大小是平等的。而在国内,因为不同的国情和社会文化的不同,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更多地受到来自学校行政方面的主导。我们固然不能简单地将这些现象多做负面的看待,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因素多少干预或消耗不少老师/研究生的精力。对于一些水平较高的学校,如清华大学,校方则不妨采取“用人不疑,无为而治”的态度来对待老师,放手让老师们,系里班子,研究生们自主戮力。我们相信老师们总会忠于自己的学术追求,认真培养自己的学生,而研究生们总会努力,把握好青春的时光,做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