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研究

2019-12-24张海军河南警察学院警体部河南郑州450046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质青少年

□ 张海军(河南警察学院警体部 河南 郑州 450046)

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是打造一批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合格的社会接班人队伍的重要选择,也侧面反映了民族的旺盛生命力和国家的综合实力。从根本上来说,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关系到他们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的水平,对青少年个人健康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影响,良好的体质健康是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的重要基础。实现青少年体质健康,也是贯彻落实青少年体育工作总体要求的重要途径,为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创造条件。但是,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高、健康意识薄弱的问题已经急需要解决。从根本上来说,家庭与社会在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三方力量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一方面,三方力量定位目标不统一。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主要集中在智育和竞技体育方面,而没有结合青少年身心健康需要进行大众性体育,体育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重智轻体”现象,青少年缺乏锻炼时间和活动。虽然,学校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但是在现有教育模式和倾向下难以精准落实青少年“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相应地家庭与社会也更加关注青少年成长成才问题,在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没有形成互补协调角色。另一方面,三方责任界定不清晰。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参与角色定位和承担责任并不明确,都是作为促进者角色发挥作用,但是由于责任不清晰导致他们在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工作中难以精准发力,导致三方力量健康教育独立进行,组织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强。因此,要协调好三方力量,把握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原因以及重要性,为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创造条件。

1、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

良好的体质健康是健康人格塑造的重要基础。但是,青少年处于升学考试的重要阶段,教育价值观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绩成才,忽略了身体与心灵的塑造。结合最近几年大中小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来看,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水平低,体质健康情况不容乐观。从青少年肺活量、引体向上、立定跳远、800m跑和1000m跑等项目考试结果来说,不尽人意的同时,也反映出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从青少年学生正常体重比例、营养不良率方面来看,青少年学生总体营养不良率较高。从青少年学生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力量素质等来看,总体情况也不是非常好。虽然青少年学生身高、体重和胸围整体的生长水平较好,保持着继续增长趋势,但是从城乡青少年学生情况来看又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问题,城里青少年学生总体情况比农村学生好一些。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高已经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是青少年体育课发挥作用有限、运动器材匮乏、营养餐难以保证、学生本人运动习惯差等造成的,新形势下要准确把握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寻找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体质健康促进对策。

2、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

2.1、教育价值倾向偏差大

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重文化轻体育的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教育环境对文化教育高度重视,教育价值倾向偏差大,是导致青少年自身以及教师、家长对他们体质健康重视不够的根本原因。应试教育下衡量青少年的不是体质健康水平,从小到大伴随他们的分数,青少年的主要精力和时间都是读书学习,家长社会对青少年智力发展更加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虽然新形势下我国大力提倡终身体育、大众体育、健身体育,但是在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环境中,青少年体质健康很难迅速得到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每况愈下的问题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2.2、饮食习惯不合理

合理的饮食饮食习惯是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对提高青少年生活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效率。但是,新形势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背景下,许多父母营养意识却没有及时跟上,从小纵容青少年学生不良的饮食习惯,暴饮暴食、挑食、不吃早餐、爱吃零食等问题严重威胁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这也是造成青少年肥胖症、贫血症以及部分慢性病的重要原因。

2.3、生活方式不科学

青少年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体育运动少、睡眠不足等方面。一方面,新形势下青少年上学不再需要走路,出行以车代步,上下楼也是以乘电梯为主,无形之中青少年活动量减少。加上青少年学习压力大,缺乏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活动锻炼少,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另一方面,青少年对电视、电脑等非常痴迷,他们常常沉迷于看电视、玩游戏等,加上父母工作忙,许多青少年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节假日青少年也主要是窝在家里,活动严重不足,也是造成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重要原因。

2.4、体育教学发挥作用有限

学校体育课程安排主要是每个星期一节课,课程量少,课外时间被其他课程学习挤占,总的来说青少年体育运动时间少,体育教学发挥作用有限。加上,新形势下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理念滞后、运动项目单一、运动设备缺乏、运动场地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制约了青少年的体育锻炼。体育运动少,导致青少年身体正常发育不够、身体综合素质下降、机体疾病抗御能力弱,间接影响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

3、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对策研究

3.1、坚持“三方协同”、增强思想认识

(1)增强学校领导与体育教师思想认识。一方面,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和环境。准确把握智育与体育内容,合理安排文化课与体育课课时,以体育课教学为核心为青少年创造一个体育活动环境。另一方面,选齐配强学校体育老师,重点增强体育教师健身意识、终身体育意识、责任意识和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及时与家长以及学生所处社区进行交流沟通,为学生体育课外锻炼提供指导;

(2)增强社会力量思想认识。要发挥好社会力量在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承担起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责任,为青少年体育锻炼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要强化健身运动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青少年体育健身创造条件,与学校和家长沟通合作,为学生安排和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不断为青少年运动健身提供必要的平台和支持;

(3)增强家庭父母的思想认识。要发挥好家庭在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就必须以学生父母为主体,积极转变“育人成人”思想观念,不断为青少年减“负”,在课外时间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运动场上锻炼,享受运动。同时,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体育观,让终身体育渗透到家庭运动活动中来,通过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和健身方式示范与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巩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

3.2、坚持“三位一体”、健全体制和机制

(1)健全体育锻炼促进机制。要构建集目标、决策、管理、激励、保障、评价等于一体的青少年体育锻炼促进机制,在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工作中,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力量要制定明确的体育锻炼促进机制,明确青少年体育锻炼导向的基础上,通过激励和评价考核等提升青少年体育锻炼的信心和兴趣,帮助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中寻找到乐趣,营造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将体质健康内容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提升青少年的终身体育意识;

(2)健全体育锻炼工作机制。良好的工作机制是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根本保障。要切实发挥好学校体育教育的作用,完善优化学校体育管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青少年身心特点和问题,健全体育锻炼工作机制,以体育教师和体育课为依托,合理安排课内外体育锻炼活动和活动议程,为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育锻炼创造条件。同时,要促进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一体化发展,运动器械到位的基础上,引导青少年学生真正做到“每天运动一小时”的目标;

(3)健全体育锻炼信息沟通机制。三方力量要沟通交流,准确了解和掌握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运动意识和能力等,真正实现资源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路引导青少年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一方面,加强社区与学校的沟通,以周末或节假日为依托,与学校沟通交流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另一方面,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定期带孩子去参加户外体育活动,全家进行体育锻炼。

3.3、坚持“三方互动”、拓展体育锻炼

(1)促进学校与家庭互动。部分学生家庭条件有限、父母工作时间忙,要带领他们参加体育户外活动是不大可能的。通过学校和家庭沟通,在周末和节假日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和操场,为父母孩子共同进行体育锻炼提供条件。再者,部分家庭父母健全运动意识不强,学校可以定期开设体育公开课,广泛宣传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基础上,宣传传播科学的健身运动知识和项目,让学生家长了解更多的体育活动项目,通过学校和家庭双向互动举办更多有利于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体育锻炼活动;

(2)促进社会力量与学校互动。学校要积极与青少年学生所在社区和区域进行沟通,以常规的短跑、长跑、接力跑、拔河、乒乓球等项目为依托,联合互动举办体育运动友谊赛、晋级赛,让社区体育协助学校体育工作,通过体育运动活动和比赛来提升青少年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水平;

(3)促进家庭与社会力量互动。家庭父母要积极寻找社会力量的帮助,带孩子去参加运动俱乐部、亲子运动比赛等项目,重点增强父母和孩子亲子关系的基础上,在享受运动乐趣过程中,不断培养他们的体育意识。同时,在社会体育运动俱乐部和比赛项目中,将运动学、健身方法等渗透进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认识。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质青少年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青少年发明家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