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芭蕾基础训练在少儿舞蹈啦啦操中的应用研究

2019-12-24杨巧静天津体育学院天津301617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基础训练芭蕾腿部

□ 杨巧静(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1617)

啦啦操训练需要建立其特有体系,因此将其他学科的多元化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啦啦操训练将加速啦啦操训练体系的建立。本研究从基本理论层面出发,对芭蕾基础训练在少儿舞蹈啦啦操训练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旨在通过探究,将芭蕾基础训练中的训练经验,应用到舞蹈啦啦操运动员中,为提升啦啦操运动员专项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1、少儿舞蹈啦啦操运动员对芭蕾基础训练的需求分析

芭蕾基础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少儿运动员的舞蹈基本功,有针对的、系统的为舞蹈技术的提升打好基础,注重身体的开度、延伸、控制等。舞蹈啦啦操训练也是以基本功练习为主,注重柔韧、灵敏、协调能力的提高。

综合分析芭蕾基础训练与啦啦操基本素质需求,芭蕾基础中的身体控制练习强调动作的规范性,强调细节的把控,甚至一个脚尖的动作训练组合就有很多种;啦啦操训练中也需要动作的严格规范,如花球基本动作中要求确定每一个拳眼的朝向,规范每一个手臂的位置等。

在芭蕾基础训练中,要求肢体动作与心灵的合二为一,用身体动作去诠释某种情感,在不断训练中修炼气质,气质的训练可谓是贯穿始终,完美的身体姿态,严谨的表情管理,都需要在每一个动作组合中反复练;芭蕾基础训练对气质的锤炼正好与啦啦操专业对运动员的要求完全吻合,啦啦操运动员也需要良好的气质与舞台表现力去感染观众,感染评委。

综上,啦啦操基本功需求与芭蕾基础训练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啦啦操运动员所需能力,可以通过芭蕾基础训练进行启蒙、打下基础。因此,将芭蕾基础训练加入到啦啦操训练中,不但可以修炼啦啦操运动员的基本身体能力与气质,还可以丰富身体感知度,增加表现力。

2、芭蕾基础训练对少儿舞蹈啦啦操训练的重要性

芭蕾基础训练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练习,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加强运动员对身体运动的感知能力。通过芭蕾基础练习对舞蹈啦啦操运动员进行身体启蒙教育,有效提高身体运动能力,促进身体各部分机能均衡的发展。对于少儿啦啦操运动员而言,芭蕾训练是一门最具辅助性的课程,能够帮助运动员在学习啦啦操动作技术时能够尽快清晰地把握技术技巧要领,并达到一定的程度。

3、少儿舞蹈啦啦操运动员舞蹈基础训练的应用

良好的身体姿态是啦啦操对运动员最基础的要求。在运动中运用芭蕾基础训练进行身体基本姿态练习时,可以加强躯干控制能力,提高躯干运动协调性,加强躯干肌肉记忆,养成正确身体姿态习惯,通过训练,使运动员不管是在运动中,还是在静力性造型中,都能根据音乐风格,展现不同身体姿态和气质。其中芭蕾基础训练的地面、把杆练习都是已成系统的训练体系,涉及身体各个部位的训练,覆盖人体各项身体素质。其难度由易到难,梯度分明,对任何能力级别的人群都适用。

3.1、芭蕾地面训练

(1)芭蕾地面训练的应用。

芭蕾地面训练包括坐姿与卧姿两种姿势,主要是针对少儿啦啦操运动员形体、体态的初步规范训练。坐姿需要保持上身挺直,卧姿整个后背和脊柱紧贴地面。地面练习还包括头、颈、胸、腰练习,上下肢练习,其结合芭蕾手位,达到整个身体的协调与控制。通过地面动作与芭蕾手位配合练习,加大关节活动范围,增强身体延展性,优美肌肉线条,提高肌肉收缩、舒张的能力,避免耸肩、憋气、塌腰等不良行为习惯,打造挺而不僵的良好气质。系统的芭蕾地面训练是把杆训练的基础。

芭蕾地面的基本动作十分丰富,依据啦啦操运动技术特点,选择相关的身体练习作为基本训练内容。首先,在啦啦操训练中,应用勾绷脚练习,和下肢的开、绷、伸、屈的基本姿态练习,加强腿部姿态控制能力,拉伸肌肉线条,提升美感。其次,利用腿部各种摆动、绕环、屈伸等动作的练习,加强腿部运动灵活性,在运动中对腿部实施有效控制,从而为啦啦操操化动作打好基础。

地面动作包括躯干的弯曲训练、脊柱的灵活性训练、挺胸与含胸训练、波浪训练等全身肌肉进行等张运动的练习,这些练习对少儿舞蹈啦啦操运动员帮助极大,尤其在街舞啦啦操和爵士啦啦操中,经常需要通过身体律动、胸部震撼、身体波浪、弯曲等动作,展示运动员对音乐的诠释,展示身体力量的收放,提高视觉欣赏度,提升美感。

(2)芭蕾地面动作应用的基本原则。

少儿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喜欢新鲜事物,并且具备很强的接受能力,因此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芭蕾地面练习要从少儿抓起,做好启蒙教育。少儿启蒙阶段要从简单的单个动作抓起,逐渐过渡到组合动作,不要急于求成,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让运动员养成正确的动作习惯。

3.2、把杆训练

(1)把杆训练的应用。

芭蕾把杆训练分为单手和双手扶把两种姿势,运动员扶把进行擦地、蹲、小踢腿和控制等的训练。啦啦操训练中常常需要采用把杆训练,把杆训练可以对一些精细难度动作,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培养啦啦操运动员所需的专项能力和技巧,如啦啦操动作技术中的重心的移动、身体的弯曲与波浪练习、平衡与控制练习、转体练习等。通过把杆训练,运动员更容易控制身体的重心和平衡,充分感知正确动作的身体感觉和身体控制过程,对运动员培养正确身体感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少儿舞蹈啦啦操中,扶把控腿可以锻炼运动员腿部力量和对腿部的控制,在此训练中加强肌肉的耐力与控制力,同时锻炼肌肉的柔韧性。另外扶把擦地、小踢腿、小弹腿、大踢腿等动作的练习,也有利于加强运动员肌肉的爆发力。此外,通过扶把的各种站立、划圈等练习,加强腿部感知觉练习,同时加强运动员核心稳定性。经过把杆辅助训练,确保运动员在运动中更好地将躯干动作与腿部动作联系起来,在身体姿态控制良好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展现完美的下肢动作。

(2)把杆训练的基本原则。

把杆训练时动作要简单,不能太复杂,要以重复练习法为主,要求动作的规范性。动作要由小及大,由下至上,注重局部控制能力的培养。在把杆训练过程中,要保证规范、优美的身体姿态,并养成正确的动作意识。把杆训练要注重动作与音乐的搭配,因为把杆训练动作重复次数偏多,形式相对固定,练习相对枯燥一些,所以尽量选择节奏明快的音乐,且音乐风格适当多样化。把杆训练要避免单侧练习,为了使运动员全面发展,动作要设计成左右两个方向,并且动静结合。

3.3、芭蕾基础训练对少儿舞蹈啦啦操难度技术的影响

在啦啦操训练中,难度动作的练习尤其重要。而针对少儿阶段,运动员需要掌握难度动作的基础性练习,为身体综合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芭蕾中的难度技术动作包括动态的跳、转、跳转结合以及过渡连接动作,静态的舞姿训练、身体控制练习、平衡能力练习。芭蕾舞演员通常通过各种形式的起跳、跳转结合等动作,展现对身体的高度控制,展现美。在芭蕾舞中,一些静力性的造型动作,包括在平衡难度中维持身体静止状态和控制身体伸展姿态的动作,可以使人充分感受到力与美的完美结合,给人美的感受。舞蹈啦啦操中也常常出现跳转类难度,在少儿啦啦操运动员阶段,最常见的的诸如平转、单腿吸腿转、小分腿跳和躯体分腿跳。在啦啦操难度练习中加入芭蕾基础难度练习方法,能对啦啦操专项能力的提升起到很好的作用。

如在舞蹈啦啦操转体难度中,前期可以借助芭蕾的把杆训练,控制身体重心,维持难度练习中的平衡,感受身体在转动过程中的控制,寻找制衡点和发力点,充分感知旋转过程中相关肌肉的发力、控制感觉,后期可以脱把进行由易到难的转体练习。在跳跃难度中,借助把杆训练感受膝踝发力瞬间蹬地的动作,加长滞空时长,使身体、尤其是腿部充分感知空中的动作感觉,并养成正确落地缓冲的习惯。脱把后通过芭蕾一位跳、二位跳和立踵等练习,逐步完成跳跃难度。

芭蕾脱把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稳定性,加强后背及身体的控制能力。最早的舞蹈啦啦操训练往往只利用把杆进行压腿练习,没有充分发挥把杆的作用。通过芭蕾基础训练,利用把杆做静止的柔韧性动作,例如高搬腿前平衡、高搬腿侧平衡、高搬腿后平衡等,此种训练方式为舞蹈啦啦操难度训练奠定基础。

难度动作存在一定危险性,因此在难度基础训练过程中,要加强动作规范性,提高运动员自我保护意识。难度训练要持之以恒,尤其要打好基础,使运动员难度执行能力逐层提高。

4、结论

无论是身体各部位的控制练习,还是身体各项素质的培养提高,亦或是加强对音乐的敏感度,提升美感,提高舞台表现力,芭蕾基础训练都可以对少儿舞蹈啦啦操运动员起到启蒙作用,并培养啦啦操运动员的动作规范,帮助啦啦操运动员运养成正确的动作习惯,提升啦啦操运动员的个人气质,培养啦啦操运动员对美的感知能力。在少儿舞蹈啦啦操训练中,适当加入芭蕾基础训练,善于提取、组合、切换不同内容的芭蕾基础训练部分,要善于发现舞蹈啦啦操与芭蕾舞之间存在的共性,充分挖掘芭蕾舞中的技术方法,不断丰富到舞蹈啦啦操训练中,结合舞蹈啦啦操专项特征,将舞蹈技术与啦啦操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啦啦操独有的训练方式。

猜你喜欢

基础训练芭蕾腿部
多留意腿部问题 随时舒缓腿部酸痛
因为你的表演,我爱上了芭蕾
春天的芭蕾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基础训练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基础训练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集合与微积分基础训练
我爱芭蕾
快速瘦腿小妙招
脚下放靠垫睡觉更解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