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疆民族地区公共卫生硕士联合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2019-12-24张晓磬许传志杨兵兵殷建忠

卫生软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医科大学专业学位公共卫生

张晓磬,许传志,宋 莹,杨兵兵,殷建忠

(昆明医科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公共卫生硕士(Master of Public Health,MPH)是根据200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的一个新的专业学位,其目的是培养高层次卫生管理与疾病预防应用型人才[1]。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共卫生硕士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明显增多。但在培养过程中,仍然暴露出培养特色不鲜明、实践应用能力不突出、师资力量不雄厚等问题[2,3]。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充分考虑云南边疆、跨境公共卫生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和多层面进行研究和实践。构建了能满足公共卫生应用型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的实践基地合作模式。

1 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培养特色不鲜明

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早,在长期培养过程中,已形成一套完整、固定的培养模式,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培养大多借鉴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有些高校仅在课程设置上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区别,其他实习时间、论文撰写要求、毕业要求等都与学术型研究生雷同,培养方案的制定也是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4]。这种培养模式没有突出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特色,与最初制定的培养初衷不吻合。

1.2 应用能力不突出

公共卫生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卫生管理与疾病预防应用型人才。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有些高校基本没有建立实践基地,有些高校仅与基地签订一套协议,而没有真正落实具体联合培养的内容,学生进入基地后培养流于形式,甚至出现把实践教育等同于打工赚钱的极端现象。另外,有些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实践教学时间仅为3~6个月,学生在基地实习时走马观花,有些学生仅在一个科室进行实习,对其他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束手无策。实践应用能力完全不能满足社会对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的需求。

1.3 师资力量不雄厚

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要注重应用实践的培养,这对导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较强,但实践能力相对薄弱。加上部分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认识不到位,部分教师在培养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完全按照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致使培养的学生不伦不类,无法达到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应用能力。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出“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理论知识,校外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这种培养模式很好的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5]。

2 公共卫生硕士联合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基于公共卫生硕士在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经过多年的摸索,逐步探索出一套公共卫生硕士联合培养模式。

2.1 完善公共卫生硕士人才培养体系,突出MPH培养特色

该学位点紧紧围绕立足边疆,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云南省边疆、民族、贫困、山区的地域特点,以及公共卫生高层次人才的实际需要,依托云南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平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修订与之相符的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为突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应用性,将研究生课程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4个模块,按学时分别占9.64%、19.29%、17.86%、53.21%。结合云南省情以及公共卫生问题复杂多样的特点,开设专业基础课程5门,特色选修课程31门。特色选修课程突出实用性。

在实践教学建设中,为保证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与时间。学生在公共卫生机构实践不少于18个月,学位论文选题需立足省情和复杂多样的公共卫生问题,与专业实际工作相结合,致力于解决云南区域卫生问题。

在联合培养方式中,以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云南省CDC)为龙头,联合云南主要公共卫生机构,积极探索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三段式(“学校+基地+学校”)、双导师(“学校导师+基地导师”)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双方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紧紧围绕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选择影响云南各族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和危险因素,开展联合攻关研究,解决云南省公共卫生领域的关键问题和重大课题。

目前,毕业生就业率100%。各用人单位对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MPH培养的学生行业认可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96.67%;在社会责任感方面,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占100%;在职业胜任力方面,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达97.14%;在职业满意度方面,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为96.67%。

2.2 搭建公共卫生硕士职业能力培养平台,提高MPH应用能力

为整合优化社会资源,推进公共卫生实践教育。学位点与24家省内多层次公共卫生机构深度合作,推动组建了以云南省CDC为龙头的省、州、县级三级专业实践基地网络。建立了学校与公共卫生机构合作培养高级公共卫生人才的良好平台和长效机制。先后获批云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联合培养基地、云南省公共卫生硕士联合培养基地等。

为规范各基地的职责,先后出台《昆明医科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昆明医科大学院级实践教学基地审批管理暂行规定(试行)》和《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办法》等规定。并特别强调了妥善解决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坚持互惠互利、义务分担的原则,强化双方产学研密切合作。学校或学院均与各合作单位签订协议并正式挂牌。

为考核学生实践教学的效果,学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MPH实践技能考核环节,采取“四站式”客观结构考核方式考核实践技能,包括PPT汇报实践报告、专家现场出题答辩、基本技能考核和现场模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

2.3 构建了一支数量充足的“双师型”团队,充实师资力量

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仅靠高校教师是不够的,为此公共卫生学院先后6批次在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所、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云南省妇幼保健院遴选导师,形成一支数量充实的“双师型”团队。

为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建立健全了涉及导师、研究生、管理人员3个维度,贯穿从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全过程的质量保障体系。制定实施了《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条件和上岗条件》《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招生管理规定(修订)》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加大培养中期检查和实践技能考核力度。推荐产生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指导、检查、督促的作用,营造质量文化。

2.4 注重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

为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国际会议;开设由美国、澳大利亚、泰国专家授课的全英文教学培训班;引入美国最新的公共卫生学术动态和研究方向,引导学生们拓展研究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持续着力打造全英文课程,邀请澳大利亚统计学顾问为研究生每年进行统计软件培训全英文教学。

3 公共卫生硕士联合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3.1 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完善长效合作机制

目前,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虽然与基地签署了合作协议,但在认识和理念上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在今后的培养过程中,将进一步树立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新理念,要求联合培养各主体全面领悟战略协同思想,充分认识联合培养对于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深层了解协同创新环境下联合培养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树立科技是核心、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的联合培养新理念[6]。在基地建设过程中,需进一步明确学位点与基地的责、权、利,推动基地科学化管理;持续推动公共卫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基地建设为纽带,建立多元一体、互惠共赢的资源共享机制和合作平台。

3.2 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课程体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模式创新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课程设置不够灵活、教学方式老套、考核重点侧重于理论等问题。学生缺乏对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7]。在今后的培养过程中,将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并鼓励学生职业资格考试和执业资格的获取;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根据学科发展,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修订教学大纲;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案例库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大跨校、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合作与交流,加大学科交叉和整合,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估。

3.3 进一步探索考核方式改革,突出专业学位培养特点

目前,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通常以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形式考核学生所达到的水平,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往往更多地反映学生理论和知识水平,而不能全面考核学生应用能力。在今后的培养过程中,将进一步探索学生毕业考核形式,可考虑用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撰写等多种形式代替毕业论文[8],还可以把学生在校期间对现有技术的创新、获得的技术专利、设计开发等作为毕业要求。

综上所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已经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在现实中出现了培养特色不鲜明、实践应用能力不突出、师资力量不雄厚等问题。学生就业难,无法适应社会需要,说到底是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因此,在发展硕士研究生数量的同时,一定要注重质量,确定合理的培养模式,培养优质高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有效地解决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问题,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医科大学专业学位公共卫生
“六有五化”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1期英文目次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在职硕士全国联考将取消
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