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近十年来翻译教学研究课题选择述略(2008~2018)

2019-12-2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江蓝梦

外文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术会议论著社会科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肖 娴 江蓝梦

1. 引言

我国翻译实践史源远流长,翻译教学史也有着悠久的传统。从玄奘主持佛经译场培养翻译人才到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等培养西学翻译人才,到200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设立第一个“翻译学”博士点,2006年翻译专业被列入教育部专业目录并批准招生,再到翻译专业硕士(MTI)设立,翻译教学的历史跨越千年,教学方式也从译场、译馆的学徒制、作坊式步入了专业化、职业化轨道。

新时期以来,学界对于翻译教学的研究也从无到有,从印象式、经验式点评到多角度、全方位的系统研究,借鉴了外语教学和描写翻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丰富了翻译教学研究的层次和内涵。尤其是近十年,学界对翻译教学研究问题意识、理论意识和方法论意识的渐次增强,在翻译教学研究选题上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通过对近十年翻译教材编写、翻译教学论著编纂、期刊论文以及各类人文社科中翻译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的选题分析,或可从不同视角管窥国内翻译教学研究与翻译教学实践之间存在的关联与互动,反思翻译教学研究的来路与方向,反哺翻译课堂教学与翻译人才培养。

2. 翻译教学研究课题选择:从知识传递到知识生产

从传统二分法定义来看,教学是知识的传递,而研究则是知识的生产。尽管实际教学和研究的情况更为复杂,但教学相长、研自教起是寸积铢累的经验总结。我国的翻译教学研究从1949年至1978年长达30年间,仅有对翻译课堂教学中词汇、句子等的翻译技巧的零散讨论,而从1979至1988年间,翻译教学研究论文数量增加,但研究视域仍着眼于教学实践和教学法的点滴感悟式讨论,不成系统,且缺少章法。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翻译教学研究开始借邻壁之光,以期照亮尚在探索的未知领域。语篇分析、语用学理论被应用于口笔译教学研究,对翻译课程设置、翻译测试与评估、译者能力、翻译能力也开始有了初步探讨。(许钧、穆雷 2009)新世纪伊始,翻译教学研究则覆盖了更多层面,翻译教学法、教学大纲和口笔译教学实践仍占据主流,但对现代信息技术、翻译教材、师资培训和国外翻译教学经验的引进成了新的学术增长点,受翻译学研究的文化学派影响,对翻译教学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探讨也受到研究者关注。

2006年翻译专业本科招生,翻译硕士(MTI)创立,这是我国翻译教学史乃至翻译学学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以此为分水岭,经过一至两年的教学积累和学科建设,翻译教学研究开始走上专业化、职业化的进路。这种趋势很快在论文、论著、项目和学术会议中得到体现。2006年至2008年,出现了一些颇有影响力的翻译教学研究论著(1)主要论著有:《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庄智象 2007);《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建构》(司显柱 2007);《翻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高华丽 2008)。。几乎同期,国外也有重要的翻译教学研究论著问世(2)主要有:Kelly (2005)阐述翻译培训的类型、历史与主要方法;Gile (2009)融合了口笔译领域新的发展成果,多层面阐述了专业翻译及其教学的理论与实践;PACTE (2009)对 35名专业译者与24 名外语教师的实证研究,通过对译文的可接受性与翻译决策的关联分析讨论了翻译策略与翻译操作子能力。。

近十年来,翻译学界对翻译教学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多角度的总结,对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反思。刘和平(2016)通过数据和对比分析探讨口译教学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开展应用型口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穆雷及其团队每年都会对国内翻译研究进行年度总结和综述,翻译教学研究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他们还通过考察博士论文选题、口译博士论文研究现状、翻译硕士毕业论文调研与写作、语言服务行业人才培养与研究以及2002~2011年翻译教学研究方法进行反思,成果丰富,为翻译教学研究理出了清晰的脉络(穆雷 2017),促进了翻译学学科体系的完善。

李德凤、胡牧(2009)在回顾1980~2006年间的翻译教学研究时,从研究思路和对象两个方面指出翻译教学研究主要是印象式点评和经验点滴,缺乏严谨的方法和理论支持,翻译教材少、口译研究滞后、与国际接轨的研究亟待提高,实用翻译及其教学研究匮乏,翻译方向研究生教学问题研究不够等诸多问题。自翻译学学科地位确立至今,翻译本科专业、翻译硕士发展迅速,而之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有没有得到改善或解决?在翻译教学研究领域近年关注的热点和趋势是什么?本文拟对2008~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翻译教学研究相关核心期刊论文、论著和近一年内国内主要学术会议议题进行考察、统计、分析,总结近年来翻译教学研究的新动向,反思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翻译教学和学科建设提出建议。

3. 翻译教学研究:基于社会科学立项、期刊论文、论著与会议议题的分析

国内翻译教学研究的开展贯穿于翻译的日常教学实践与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研究者的研究活动中,很难对个体或群体的研究活动进行过程性考量和评价。根据我国国情,翻译教学研究的规划、设想和成果的最终去向主要在有影响力的社会科学项目立项、期刊论文、论著与学术会议中得到反映。因此,下文将从历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等立项情况、期刊论文、论著及主要学术会议相关议题来分析近十年来我国翻译教学研究的课题选择和学术关注点。

3.1 翻译教学研究立项统计

本文统计2008~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立项的翻译教学研究项目,涵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一般、青年项目4个类别,作为参照物的“翻译研究课题立项”以“译”为关键词,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全部学科全部类别进行筛选,所涉学科涵盖语言学、新闻学、传播学、哲学、历史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等。“翻译教学研究课题立项”为翻译研究立项中与翻译教学相关的课题,是手动筛选的结果。每年立项数目如图1和下页图2所示:

图1 2008~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翻译研究项目和翻译教学研究项目数量对比

图2 2008~201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翻译研究立项和翻译教学研究立项数量对比

从翻译研究立项总数来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总体上呈逐年增加的态势,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相对波动较大,但其中的翻译教学研究课题立项数量都占比很小,有的年份甚至没有翻译教学研究项目中标。

现有立项项目中,研究主题涵盖“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教学模式与教学法”“教学大纲与课程设置”“翻译测试及评估”“语料库与翻译教学”“翻译能力与译者能力培养”“现代技术与翻译教学”“翻译教学师资培训”等模块。但不同主题差异颇大,“翻译能力和译者能力培养”“现代技术与翻译研究”“语料库与翻译教学”为项目申报热点,而“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主题则遇冷,自2010年至今无相关立项。毫无疑问,学科建立初始需要国家项目资金支持,而学科的完善和发展,更需要持续的关注和投入,才能实现学科的及时反思、查漏补缺和稳健成长。

与此同时,翻译教师师资培训项目仅有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关于翻译硕士课程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模式研究一般项目1项,这也反映了翻译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现状。一直以来,翻译教学界对教师培训都缺乏必要的关注。何刚强(2007)曾指出我国翻译教学界“见物不见人”的现象。近十年来,这种情况仍无明显改观,作为翻译教学主体的翻译教师主要来源是外语教师和职业译员,其中外语教师占绝大多数,外语教师中有职业译员经验的人数并不多,各种缘由,如有新兴学科建立之初专业师资缺乏的通病所致,也有发展过程中对师资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的疏忽引起。

3.2 翻译教学研究论文“关键词”分析

以2008~2018年国内主要外语类期刊(包括核心期刊、外语院校学报及其他集中刊载外语类研究论文的普刊)共35种为数据来源,在中国知网上以“篇名”为搜索条件,以“翻译教学”“口译教学”“MTI”“翻译硕士”为关键词,分别进行精确检索,并手动剔除会讯、稿约等无关信息,最终得到265篇有效论文。对这些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2008~2018年间,翻译教学研究关键词、高频词分布如下表:

表1 2008~2018年翻译教学研究论文关键词分布

对同样搜索条件下1998~2007年的翻译教学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并与2008~2018年论文情况进行历时对比后发现,近十年来冠以教学研究热点关键词的变化主要有“实证研究”“职业化”“语料库”“交替传译”“自主学习”“视译”“广外模式”“翻译硕士”“课程设置”等。由此可见,近年来翻译教学研究选题在继续关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学术增长点,这些新的增长点是伴随着翻译本科专业、翻译硕士的开设而产生的。目前,国内开设翻译本科专业(BTI)的院校达252所,开设翻译硕士专业(MTI)的院校达215所,短短12年来,翻译专业学科发展如火如荼,无论是笔译教学研究还是口译教学研究领域,都能及时把握学术动态,如对语料库工具和现代技术的使用。有的高校还对符合自身教学实践与学科建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学理建构,如口译研究的“广外模式”“厦大模式”等,并将其转化为研究成果,丰富了口译研究的层次和内涵。

3.3 翻译教学研究论著与相关学术会议议题考察

通过对2009~2018年(截止到6月份)翻译教学研究论著的梳理与统计,近十年来,翻译教学研究论著较1999~2008年的9种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达到28种。除了翻译教学通论以外,主要是有关教学模式、翻译意识培养、翻译能力与评估,国外翻译教学研究著作的引进,以及翻译教学结合专门用途英语、文化、文学的专论(3)通论有《本科翻译教学研究》(彭萍 2015),《翻译教学论》(王树槐 2013);译介的学术著作如《职业翻译与翻译职业》(葛岱克 2011);翻译能力与评估论著如《翻译写作学与多语种笔译平台丛书:翻译教学中的汉译英笔译能力测试评分量表研究》(张培欣 2017);翻译技术论著如《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践》(王华树 2015)等。。这些翻译教学研究论著有的是翻译学博士论文成果汇编,有的是翻译教师教学实践和翻译实践的经验积累,研究层面渐次丰富,涉及面广,但有的论著关注的是“教学翻译”而非“翻译教学”,相对翻译教学及学科发展来说,有一定的滞后性。如“职业化”“方法论”课题的著作缺乏,而这恰好是近年来翻译教学的趋势和热点。

学术会议是把握最新学术动态和研究热点的重要平台,关注学术会议议题,可以更好地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和学界新动向。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学术会议的召开,是学者们坐而论道、互相交流、谋划学科发展的契机。

2018年以来,国内外语学科和翻译学科主要学术会议对翻译教学也有足够的关注,很多外语学科的学术会议都会设置相关议题,探讨翻译教学研究。如“东北亚语言学文学和教学国际论坛”会议主题涉及“翻译研究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与翻译和教学研究”;2018年4月在洛阳外国语学院举办的“孙致礼翻译思想暨翻译教学研讨会”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的翻译教学与人才培养”。6月初东北大学举办了“全国科技翻译与翻译硕士培养高端论坛”,关注翻译硕士的师资队伍建设、职业化应用型翻译硕士教育的资源建设,以及未来十年翻译硕士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项目管理、本地化服务等。5月在贵州师范大学召开的“翻译研究战略论坛”重点反思、展望翻译专业师资建设。11月召开的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三次全国学术研讨会将“翻译学博士的培养与成长”列为议题。10月“第三届中国语言服务业协同创新发展国际论坛”涉及高校翻译专业产教融合发展和翻译技术项目管理应用主题,11月在北京召开的“新时代翻译实践与翻译教育学术研讨会”涉及翻译教学的议题包括“我国翻译教育发展的挑战与改革路径”“复语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翻译能力发展与测评”。12月在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40年:翻译学科建设与翻译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2019年1月在上海举行的“批评翻译学学术研讨会”关注了“面向译者训练的翻译教学平台建设”主题,2019年7月在韩国举行的“第九届亚太翻译论坛”将口笔译教学法、教育制度列为论文征集主题之一。

以上学术会议议题涵盖了翻译教学与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对翻译教学的教、学、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平台建设、翻译技术与翻译教学的结合等方面均有涉及。虽然仅是国内学术动态的一个侧面,但可以从中窥见翻译教学研究的来路与去向,以及学界对过去和未来的反思。

4. 讨论与启示

翻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从无到有,从大量的翻译实践中来,借鉴、融会并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筚路蓝缕,但发展势头强劲。究其缘由,有外部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也有翻译学界学人的不懈努力。翻译教学研究作为翻译学科构建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近十年研究课题选择各个方面来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翻译教学研究的发文阵地有限,主要依附于为数不多的外语类期刊,而这些期刊仅有极少数几种设置了翻译教学栏目(《中国翻译》《外语界》《中国科技翻译》《外语电化教学》),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研究场域。这也造成了翻译教学研究成果不能充分地为学界所共享和借鉴。

二是从翻译专业本科和翻译硕士创办肇始至今,翻译学科得到了长足发展。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基于翻译教学实践的实证研究,为翻译教学提供了更为清晰直观的反思依据,但也存在技术手段炫酷有余、数据分析不足的现象。无论是翻译教学实践还是研究,都应更关注社会、市场需求,从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上体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是翻译教学研究论文与论著选题多元化,紧跟国内学术发展新动向,是2008~2018这一时间段翻译教学研究的显著特点,反映了翻译学学科的活跃态势。相对来说,翻译教学研究课题的立项则稍显冷清,也反映了翻译教学研究课题选择面临的困境和瓶颈,无可深入的研究对象、方法论、理论意识与问题意识的缺乏,难以找到创新点,对获得高层次的课题立项有一定的掣肘。

综上,翻译教学研究在立足于作为翻译教学知识生产过程本体的同时,应回顾来路,反思问题,明确方向。我国悠久的翻译教学史和十余年来的翻译学学科建设为当下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丰厚的研究基础,也提出了亟待完善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都是翻译教学研究课题选择的出发点和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学术会议论著社会科学
第九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第十七届CCF 全国嵌入式系统学术会议(ESTC2019) 通知
第十七届CCF全国嵌入式系统学术会议(ESTC2019)通知
中国文联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本刊对论著类文章的一般要求
本刊对论著类文章的一般要求
本刊对论著类文章的一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