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视角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19-12-24王书荣周文英张燕琴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9年7期
关键词:基础课产教产教融合

◆王书荣 周文英 张燕琴



基于“产教融合”视角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王书荣 周文英 张燕琴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福建 362200)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学校面向计算机专业学生专门设置开设的一门课程,面向广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其计算机基础知识、实践操作以及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实施这一课程的“产教融合”转型发展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重大关口,传统的优势正在被弱化,深层矛盾逐步的显现。所以,突破这一瓶颈,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的“产教融合”发展模式的进一步推进,就成了目前转型的关键所在。这样的模式才能够引领新时代,引领新的人才培养体系。

计算机基础课程;产教融合;转型发展

0 引言

“产教融合”意义深远,要求更高,完全依靠院校自身是很难实现的,需要有更高级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才能“深化促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从而达到“产教深度融合”的目的。目前,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方面搞产教结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是可以结合计算机基础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设计独特的“产教融合”模式。

1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职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过大的招生规模就造成了学生生源的总体质量不断下降,《计算机基础》课程学分减少,课时减少,这些改变都为这一门课程的教学带来了诸多问题。

1.1 学生基础不一

随着招收生源的不断扩大,招收的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完全是在参差不齐的水平,有些学生在入学之前甚至没有过多的接触过计算机,也有些同学在高中阶段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并考取了计算机等级。这样参差不齐的基础知识,让本就困难的教学任务难上加难,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也就成了计算机基础课“产教融合”转型的第一个关卡[1]。

1.2 教学内容陈旧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更新速度极快的课程,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革新,如果课程教学过于陈旧,那么就会与时代脱节,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那么计算机基础课教育就注定是失败的。以往的教学模式,过于死板,没有变化,不能够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计算机应用相结合,都是以老师的多媒体演示为主,而且老师的知识内容长时间不更新,就造成了学生在长时间内无法提高,反而使学生丧失对计算机学习的热情,产生厌学情绪。

1.3 无法与专业课程契合

高职院校在设定课程时没有对计算机基础课进行分类划分,没有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等级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这一问题直接导致学校不能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给不同专业等级的学生,最后导致有些专业对这一门课程抱以可有可无的态度,根本不能够给计算机基础课给以其他课的支撑,所以最终结果就是计算机基础课后续无力[2]。

2 发达国家“产教融合”的经验

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与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管理体制有关,其共性是:具有政府和法律的支持与保障;学校教育紧贴企业需要,学制灵活,在校理论学习与在企业工作实习的安排合理;企业参与度高,产教是深度融合的。在面向国际学习之后,我们应该在“产教融合”应用到目前的计算机基础课教育方面。

(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负责培养人才的任务,企业按照企业的需求去组织培养相应岗位上的学生,这样一来,学生就具备了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这样不仅保证了学生受教育学来书本知识,又能兼顾实训所积累的经验技能。

(2)法国学徒培训:学徒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企业给学徒支付工资,培训学生的技能。教学多采用培训中心和企业合作的工学结合形式,实践会在工厂里接受工厂师傅的教学,而文化课知识则会放在学徒培训中心,同时国家还会立法保护学徒的受企业教育的权利。

(3)英国“三明治”式:即实行长期和短期两种模式。其中包括“2+1+1”,即前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在企业工作,第四年再回到学校学习、考试、取得证书,最终完成“产教融合”。“1+3+1”,即先在企业工作,然后中间三年回学校学习,最后一年再到企业工作。企业会参与制定职业资格标准,参与学校的评估等,做到全方位地为学生负责[3]。

3 “产教融合”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探究应用

3.1 专业对接产业,产业促进专业

高职学院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产教融合”方面需要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的产教融合办学思路,使职业学院的教育功能进一步扩大,在计算机办学和为计算机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做努力。面向职业标准,对接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情境,对接职场环境;提升教师素质,对接技师工程师。做到这几点对接,再看计算机基础课的产教融合,就会更加清晰明了。

3.2 打造专业教师团队

(1)教师职业定位。教师要准确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了解分析,然后要准确定位教学方向,要做到培养学生的教学任务、实践任务和技术服务任务,只有具备了这三种技能的教师才能够准确地找到自己职业教学的方向。

(2)要有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有了这两种教师的互相的弥补,能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指导。专业教师可以主要负责教学知识的教授,兼职教师可以传授经验,培养学生的企业需要技能,为学生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能够达到两种教师人数的比例对等,就能够为计算机基础课的每一位学生服务,真正做到全面深入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4]。

(3)职称激励机制。院校要更多的鼓励教师去创新教学方式,职称评比能够很好地鼓励教师去做教学方面的改变,能够激励老师去向产教融合的方向去靠近,更有利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产教融合深入。

3.3 企业化育人模式的试行

在目前计算机行业瞬息万变的行业知识背景之下,不做尝试改变就必将走向无底深渊,所以要适当的作出尝试。要做出企业化教育带动计算机基础课发展的改变。这一教学模式要遵循教育学认知理论,将各个方面都联系在一起。

(1)流程:学校要与企业做好沟通,做好与企业的合作交流,要与企业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双方通过实践对教学任务进行分工。由于计算机课程的特殊性,课堂可以具有随意性,可以设在学校,也可以设在企业,可以在企业实践实习的过程中加开企业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好理解计算机课程的真谛。

(2)三方联席会议:这种会议主要针对学校对企业学生的考察,和企业对学校学生的选拔,可以培养出出类拔萃的人才。三方联席会议可以总结出只在学校或者只在企业所发现不了的问题,所以这种会议形式,可以创新产教融合模式实行的新方式。

(3)要对学生做多元化的定期的学习时间评价:由于之前的成绩评定方式只是局限于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评价和表面上的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所以不能够适应新的产教融合的新模式。

3.4 “产教深度融合”需要找到求同存异的新体制和新机制

学校作为专门化的教育机构将永久存在,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改革创新,同时必须保持一定的独立品格和不可替代性功能。教育系统必须设法满足这样的新需求。这需要全新的顶层设计,和相当过程的实验和实践探索。如果一旦获得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将是教育界的福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传统模式与现实的矛盾,我们加快产融合在计算机基础课方面的脚步,推进产教融合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深度契合,学院要坚决循规蹈矩的实行新模式背景下的各项工作。在面对问题时,要及时找到应对解决的方法,还要看清计算机发展速度飞快的现实,根据时代的需要,创新模式,培养更多的计算机人才。

[1]刘頔.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财经商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2018.

[2]秦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转型探索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19(01):124-126.

[3]邓红卫,何敦培,孙文静,余莹,梁小满.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实践与探索——以衡阳师范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工程学院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38(06):141-144.

[4]陈星.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7.

[5]邢婷.教育转型视角下本科计算机专业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 2016(07):143.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校级教科研项目,项目编号:QG2018-06。

猜你喜欢

基础课产教产教融合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互联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新模式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探究基础课与专业课互动教学改革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