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背景下贵州森林康养业与民族体育旅游的耦合发展研究

2019-12-24吴学锋王锦凯里学院体育学院贵州凯里55601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贵州森林民族

□ 吴学锋 王锦(凯里学院体育学院 贵州 凯里 556011)

1、引言

贵州是我国民族文化、生态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但也是产业基础和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地区。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始终是贵州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在贵州“旅游强省”建设进程中,如何充分挖掘贵州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构建民族体育资源与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的旅游产业格局,探索适合贵州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2、生态文明理念下贵州森林康养业与民族体育旅游耦合发展背景

耦合通常用作衡量系统之间、系统要素之间和谐统一的 “程度”,是系统融合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发展的重要表现。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贵州整合森林康养和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探究两者耦合发展模式就成为发挥资源优势,完善产业建设的重要要求。

2.1、时代背景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积极贯彻党中央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持续、生态发展理念下各地区必须遵循的首要发展理念。贵州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率先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体系”,通过数据化、标准化的手段,从多个领域、多个视角对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提出了细节、规范。在这一标准建设体系指引下,对生态文化与旅游的耦合发展提出了重要要求。从大众需要看,与传统的旅游“浅层次”消费需求不同,当前大众对健康休闲、养生文化有更高的消费认知。因此,推进森林康养业与民族体育旅游耦合发展就成为满足大众多元需求背景下的必然抉择。

2.2、政策背景

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贵州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民族体育旅游资源适应了社会发展要求,满足大众需要。贵州省紧密围绕这一新形势和新变化,出台了多项推进森林康养业、民族体育旅游业发展的政策。第一,在森林康养业发展方面。2018年贵州省印发加快森林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建成300个森林旅游景区,并使森林旅游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贵州省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以“森林旅游+康养”为途径,以森林康养基地为重要载体,将森林康养业打造成为贵州特色精品产业。第二,在民族体育旅游方面。2016年12月贵州省发布了“十三五”体育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将康复疗养与山地运动、自然条件相融合,深度开发健康养生旅游,大力推进“体育+大健康+民族体育旅游”的发展格局。贵州省还出台了多项政策,大力推进民族体育项目与旅游产业发展融合,为民族体育与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性互动机制。

2.3、产业融合背景

贵州省位于我国长江和珠江上游,是两大流域的生态屏障,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为贵州发展带来极大生机,多民族聚集的社会环境也造就了贵州丰富多样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贵州省虽然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且缺乏良好的产业体系,但近年来贵州经济发展迅猛,发展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在贵州经济发展提升过程中,对旅游产业进行融合改造,通过植入贵州文化风情,凸显产业融合优势,形成了“多彩贵州”的品牌口碑。贵州丰富的文化资源、民族资源和生态资源为其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融合产业资源,实施“旅游+”战略,从而提升了该地区的民族文化形象,为贵州旅游产业寻找到了最佳发展路径。

3、生态文明背景下贵州森林康养业与民族体育旅游的耦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森林康养业和民族体育旅游产业已经成为贵州的新“名片”。但是,从产业实际和两者耦合发展现状看,在产业规模、品牌影响和服务能力等多个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大众的消费体验,特别是在消费产品供应和价值服务等多个方面未能形成有效协同,贵州部分地区推进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和森林康养业耦合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负效能、低供给的现象。因此,综合分析两者耦合发展进程中所存在的障碍,对当前推进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3.1、产业发展结构失衡

贵州有以黄果树瀑布、茂兰卡斯特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有水族赛马、彝族摔跤为代表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也形成了以贵安新区松柏山森林康养基地、梵净东麓森林康养基地等为代表的森林康养业。但在目前开发过程中,由于开发模式缺乏整体考量,省内多种旅游资源融合指数低,产业发展结构整体不合理,尚未形成长效合理机制。事实上,森林康养业与民族体育旅游分属两种不同的旅游形态,其中所带给大众的体验完全不同。针对当前大众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要,在生态文明背景下,贵州要从整体性视角出发,探究森林康养业与民族体育旅游均衡融合模式。

3.2、产品开发进程滞缓

尽管贵州地区民族体育资源和生态森林资源极为丰富,但森林康养业与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的整合程度较浅,未能形成融合性旅游产品。与国内其他旅游产业大省相比,仍然属于产业开发“薄弱地带”。在“多彩贵州”理念下,贵州要立足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积极探索森林康养业与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途径,并开发有贵州优势、适合贵州发展的旅游产品。

3.3、产业格局尚未形成

贵州省充分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旅游产品研发路径,形成了多种旅游资源组合发展的产业结构。但是,想要寻找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与森林康养业的最佳融合点,仍然存在极大障碍。目前贵州在推进两种资源融合时,主要存在协作机制不畅、市场化水平较低、产品定位不准和同质化现象严重等多种问题,未能形成高耦合度的产业发展格局。

3.4、产业协同联动不足

目前贵州森林康养业发展过程中,软硬件配套相对缺失,大众对森林康养的认知也不全面,尚未形成产业体系。在森林康养与民族体育旅游耦合发展过程中,也未能形成主体协作机制。虽然,贵州省充分认识到发展旅游业对贵州经济转型、加速发展的积极意义,出台了系统化的发展政策,以复合型、立体化的理念推进贵州旅游产业发展。但是,贵州森林康养业尚且处于起步阶段,未能形成高效协同模式,仍未形成产业联动耦合机制,偏离了“多彩贵州”的发展理念。

4、生态文明背景下贵州森林康养业与民族体育旅游的耦合发展模式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贵州省森林康养业与民族体育旅游产业耦合发展对贵州形象塑造、贵州民族文化传播和旅游产业升级有重要影响。通过两者耦合发展,提升了生态资源与民族文化的市场化水平,为贵州民族文化、生态资源保护提供了重要基础,也为贵州脱贫攻坚、摆脱贫困、完善产业链条提供了重要帮助。因此,积极探索森林康养业与民族体育旅游的耦合发展模式,将为贵州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全新途径。

4.1、以完善政策为指引,构建协同发展模式

在推进两者耦合发展时,要以政府政策为指引,完善制度保障,并从总体性和战略性视角制定耦合发展规划,通过构建产业协同模式,合理配置资源,有效解决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本质问题。具体来说,要明确产业发展规划,梳理本地区资源,积极推进“一站式”管理服务,通过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的旅游产业体系,从而形成具有贵州民族文化与生态资源特色的旅游产业开发模式。

4.2、以文化诠释为内涵,构建市场驱动模式

森林康养与民族体育所诠释的共性是文化。在真正、有效推进两者耦合发展时,要从挖掘资源要素的文化内涵出发,以旅游产品牌为表象,提升市场化水平,真正解决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有效解决文化传承与市场开发之间的具体冲突。贵州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直接诠释了该地区主要民族的历史起源和审美共性、族群精神,森林康养业则是当前大众健康养生需求、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重要诉求。通过深度挖掘两者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开发市场化的旅游产品,塑造贵州省全新的社会形象,从本质上适应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规律与时代诉求。

4.3、以资源应用为关键,构建创意设计模式

贵州在推进旅游产业耦合发展时,能够整合的资源内容多样、类型多元,能够被开发的产品类型极其丰富。因此,在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与森林康养业融合发展时,要将各种资源进行分类整理、统一整合,为了避免产品同质化和资源开发的低层级问题,贵州省应该从省份、西南区域实际出发,整合资源内容,开发完善、系统化的旅游产品链条和供给体系,将贵州民族文化、体育文化和森林康养业耦合联动,激发设计创意,增加该地区旅游产品的创意和审美特性,改善当前资源整合不均衡的发展局势,根本上促进贵州旅游产业发展。

4.4、以协同发展为保障,构建联动共享模式

推进贵州森林康养业与民族体育旅游资源耦合发展,要注重做好各相关产业要素的协同发展,积极推进省内资源、产业协同联动,通过扎实推进资源融合,实现多元产业耦合联动发展。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在推进两者协同发展时,要在资源整合、文化诠释和市场环境等多个环节进行联动共享,确保贵州旅游产业的科学、系统化发展。在耦合发展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生态维护”的开发理念,合理处理市场化建设、产业开发和文化诠释等多方面之间的关系。针对贵州基础服务能力相对薄弱,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的现实问题,要通过合理厘定贵州旅游资源价值整合、开发的最优模型,为贵州地区民族体育旅游和森林康养业旅游资源的均衡开发和良性发展提供科学建议。

5、结语

受地域因素、发展理念和产业成熟度等多种因素影响,贵州旅游产业发展成熟度相对不足。在生态文明发展背景下,贵州的绿色生态资源和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获得了良好契机。在 “旅游强省”建设目标指引下,贵州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推进大健康与大数据、大旅游等多产业、多平台融合进程,提升旅游产业发展质量,积极探索新的行业标准与认证机制,培养掌握森林康养、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复合型人才,将贵州多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在满足大众健康养生、生态旅游等多种消费需求的基础上,为贵州开辟一条有内涵、有优势、有前途的健康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贵州森林民族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贵州,有多美
MINORITY REPORT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哈Q森林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