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趋势与对策
2019-12-23刘佳
刘佳
摘 要:新信息时代环境背景下所蕴含的科学技术,正快速渗入图书馆资源建设工作中,且就目前的形式而言,网络时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已经呈现出实体图书馆不可比拟的显著优势。因此,广大的图书馆管理者,要跟上时代步伐,借助时代赋予的信息优势、科技优势,建设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以此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关键词:新信息环境;图书馆;资源建设;发展对策
图书馆在新时代背景下,吸收了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后,拓展了其信息服务能力,但是由于网络信息资源零碎且复杂,给相对应的组织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就图书馆在新信息环境下资源建设遇到的各种问题,需从网络固有的属性进行分析,了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特点,才能有效地提高我们在建设新时代图书馆过程中资源利用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和改善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服务质量。
一、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数字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的管理从纸质藏书,逐渐转换为数据存储形式。大多数的公共图书馆,阅读者已经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移动电子设备中查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新信息时代的图书馆资源将不仅仅是图书馆内部的各种馆藏图书,而是增加了其在新技术的催生下诞生的更为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的网上电子资源。
这一变革不仅为图书馆以及读者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图书馆资源建设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将各种资源数据化,是大多数图书馆会用到的信息资源建设方式,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图书资源的多重化利用,但对一些不会使用信息技术的读者带来了一定困扰。从以上这一问题类推分析,虽然大多数图书馆紧追时代步伐,基本完成了信息资源建设的基础任务,但是忽略了各种各样的细节问题,造成资源建设质量下降、资源建设效果不明显的负面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大数据技术与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结合是当前的一个新研究课题。与传统背景下图书馆资源建设不同的是,采用大数据技术后的图书馆资源建设将采用网络共享平台的方式。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自身信息,提高图书馆业务服务能力。就客观条件形式来看,我们的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弊端。如缺少资源建设信息化的专项资金支持、新建成的资源建设模式存在一定漏洞、各个地区间的资源建设水平不协调、资源建设忽略共享体制等。
二、新信息环境下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对策
(一)通过网络技术改善资源管理方式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帮助图书馆分析客人们的普遍喜好,通过数据处理将图书馆空间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到最高。网络资源建设过程中,建设者可以优化完善资源及文献的索引方式来提高读者的索引效率。值得注意的是,不但要重视软件建设,更要重视硬件建设。硬件指的是服务器及其相匹配的各种设备,广大图书馆资源建设者要下功夫完善服务器的架构,做好服务器的日常维护工作,保障网络资源建设基础的安全。
与此同时,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开展网上在线服务平台服务,了解读者对于各种书籍的兴趣偏好,通过大数据进行推荐,在方便读者的同时,让图书馆的社会作用最大化。资源建设者也可以通过相关技术在网络平台上添加反馈内容,在意见中寻求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采用适合本图书馆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改正。
(二)改善资源采集的方式
新信息背景下,图书馆对各种资源信息,特别是网上的信息收集十分重视。在新信息手段的影响下,图书馆应收集的资源既包括了传统图书、期刊、报刊、论文、工具书,也包括各种网络图书、网络小说、信息网站对外公开的各种数据、新闻组等。就这种变化,图书馆的资源采集方式不能局限于印刷订阅的各种传统书籍,其还应及时掌握电子资源发行的动态信息,及时捕捉这些有价值的网络信息,补充到实时更新的网络图书馆服务平台中。广大图书馆资源管理者应该适应这种网络化趋势,加大力度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有計划地将现有资源不断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完善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升级和改造,使图书馆改变为具有较强开拓竞争能力的资源共享平台,把握住瞬息万变的资源市场,为读者提供更加针对性的服务。
(三)建设特殊资源库,突出图书馆特色
图书馆应具备较强的信息资源建设能力,资源建设者要利用现有的资源突出自己的特色,利用大数据技术增强读者的黏性,帮助图书馆完成转型升级。具体而言,图书馆应根据区域特点有策略性地提高某一种资源的收集占比,建立特色的数据库,通过修改算法的方式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满足不同需求读者对特色方面的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过程中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者要始终牢记图书馆的社会属性,要在图书馆本质不发生改变的基础上进行尝试,不能舍本求末,忽略图书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结语
现如今,图书馆资源建设向网络化和共享化不断发展,图书馆资源管理者要不断吸收外部建议,完善新环境下自身的资源管理手段,并在此过程中改变传统资源获取方式,紧跟时代步伐,大胆采取新的技术方式,优化自身。而且,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者应把握好个性化建设的尺度,保证图书馆社会职能更好发挥的同时,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参考文献
[1]聂曼曼.新信息环境下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转型与重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08):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