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乌兰布和沙漠治理的构想

2019-12-23孟凡荣

丝路视野 2019年20期

孟凡荣

摘;要:沙漠反复入侵,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难治理。经观察一些沙漠治理地区,追求短期效果而忽视了长远利益,注意栽植而忽略了养护。按照生态学的角度进行考虑和分析,按照辐射状有步骤地治理,将“输血”转换到能“造血”。对沙漠治理后能靠生态维持并发展的观点进行构想。对公路的防风隔离带保护和生态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乌兰布和;沙漠治理;生态模式

一、沙漠治理中现存的问题

沙漠治理难点:第一,移动快,草木没有生根的时间;第二,温度高,水分不能满足蒸腾的消耗;第三,反复掩埋覆盖;第四,不能形成自繁的模式。

防风带栽植乔木成活后,随着风沙的流动,逐渐地堆积,随着流沙的堆积、树木的死亡,防风的效果逐渐减弱,最终被掩埋。沙漠(植物少)—沙漠温度高(植物难生长)—移动快(植物不能生根)—反复掩埋(死亡率高)—沙漠(植物少)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二、乌兰布和沙漠的现状

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地理区域为东经106°09'~106°57',北纬39°16'~40°57'之间。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季风强劲,终年盛行西南风,主要害风为西北风,风势强烈,年均风速4.1m/s。

乌兰布和沙漠沿东部边缘进入乌海境内。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边缘已经由黄河西岸的阿拉善盟扩展到黄河东岸海勃湾区,侵蚀面积近100平方公里,而且全部形成了新月型和半月型的流动沙丘。

三、治理方案

辐射状治理规划,由外向内依次为:流沙区、固沙区和生态保护区的三区辐射状治理。采用静下来,消消火,讲小理,谈大论,细安抚的步骤周而复始的循环模式进行治理。

沙漠治理辐射状示意图

(一)流沙区

1.静下来(沙固定)

风速快,以东侧城市乌海为例,根据自治区第三次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报告,沙尘天气、沙尘暴频发,日均风速大于3米/秒的日数最多达到301天。植物没有生根发芽的时间,让沙固定(静下来)很重要。静下来常用的办法是木格栅,近年还有用化学法固定的,这些固定法都能达一定的作用。这里提出的是用高压水枪法栽植沙柳,用柳树成活后密集固定沙丘移动。一般栽植的密度和距離与风速有关,风速越高,栽植密度越大。经过沙柳区域后风速和沙丘移动速度减慢固定下来。

2.消消火(降高温)

沙漠地表层温能超过60℃,蒸发量大,以东侧城市乌海为例,根据自治区第三次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报告,自然生态环境恶劣,年均降水量不足160毫米(2005年仅有81.5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500毫米。高温干旱导致植物生长困难。采用压草的方法降低温度,保持湿度。栽植细枝黄芪,羊柴或种植草籽等植物。细枝岩黄芪,适于流沙环境,喜沙埋,抗风蚀,耐高温,抗干旱。羊柴不仅能自然下种繁殖还能串根繁殖。由于草的发芽时间短(苜蓿72小时内出苗)和生长快,水分要求低,根系发达,对地面的覆盖快,要求不严格,耐贫瘠,需肥量低。结籽后能一年生长多次,草枯死后草叶覆盖地表,有利于温度降低,根系还能固定地表防止风吹。有条件地方可以喷水增加湿度,降低温度。

(二)固沙区

1.讲小理(栽灌木)

沙漠经过固定和降温后需要更加稳定地固定沙丘,这时可以栽植一些适应沙漠地的灌木类植物,如梭梭树、羊柴等,这些苗木规格为80CM以上的苗木经生长根系固定成活后沙漠基本逐渐稳定下来。

(三)生态保护区

1.谈大论(植乔木)

低矮植物成活良好后,地被和灌木成活后的沙漠逐渐稳定下来,为栽植乔木创造了生存条件,防治沙漠的再次入侵,栽植乔木选择生命力强的品种,种子或者繁育容易,更加适应沙漠条件的树种。如,胡杨(种子和根蘖繁殖),新疆杨(种子和根蘖繁殖),刺槐(种子和根蘖繁殖),白榆(种子和根蘖繁殖),形成阔叶混交林,树下种植草灌类,植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的稳定。适应本地的乡土树种为主流的种植模式在沙漠地大面积铺开,植物种子能在保水抗风条件下生根发芽并能生长。乔灌草相结合的植物模式更有利于对沙漠的治理。

(四)细安抚(精养护)

经过治理后的沙漠逐渐稳定下来,更加重要的问题是保护,每种生物的繁殖和死亡的比率决定了生存下去的根本。沙漠治理后,要让每种植物发展,就要创造更好的条件发展种群个体数量。对草灌乔的模式下植物要保护,不能随意地破坏。

四、结语

构思新模式是以沙柳代替格栅的减少沙丘移动,种草降低表温,栽灌木固定沙丘,植乔木治理环境,养护好植物的五步走模式达到沙漠的生态治理。草、灌、乔的相互影响下会对生态环境影响巨大,使沙漠流动性减小,温度降低,水分集中,抗风能力增强。沙柳格栅(减小风速)—草(降低表温)—灌(固定沙丘)—乔(治理环境)—沙柳格栅(减小风速)继续扩展的循环模式进行。经过流沙区、固沙区和生态保护区的辐射状模式,通过分散的每个小生态环境不断地发展,最后逐渐联合到一起形成强大的生态恢复系统。降低人工管理成本,将人工繁育逐渐转化为自然繁殖的生态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峰.乌兰布和沙漠治理状况及今后发展对策[J].中国科技纵横,2014(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