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锁京雄城际铁路的成功之道

2019-12-23钟小良马欢李信茹

项目管理评论 2019年6期
关键词:城际中铁项目部

钟小良 马欢 李信茹

2019年9月25日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的日子,而其重要的配套工程——京雄城际铁路也必须同步开通。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京雄城际铁路是连接北京市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雄安新区的重要轨道交通线,也是描绘雄安新区“千年大计”宏伟蓝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京雄城际铁路正线北起北京西站,南至雄安站,经由大兴、固安、霸州、雄安。

由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北京有限公司(下称“中铁北京工程局北京公司”)承建的京雄城际铁路二标(下称“工程”)是京雄城际铁路的一部分。工程起自封闭式路堑U型槽DK40+150,终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南侧一期建设红线DK46+092,线路全长5 942m,自北向南包含封闭式路堑U型槽、机场1号隧道、大兴机场站及2号隧道。工程自2017年5月21日开工以来,京雄城际铁路二标项目部(下称“项目部”)始终坚持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的理念,通过采取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措施,使得工程于2019年9月25日正式開通运营。

突破核心技术

京雄城际铁路的明挖隧道是国内少有的,也是中铁北京工程局北京公司首次承建的明挖隧道工程。正因为如此,工程建设的压力和难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为了保证质量、安全、成本和工期,项目部多次强调“优化方案是关键”。每次方案的优化,从前期钻研、做方案、多次试验、说服各级部门及单位,到方案实施,时间达3个月之久。自开工以来,项目部在保证工程质量及安全的前提下,共优化隧道围护结构、隧道衬砌结构、车站地下结构、混凝土配合比、水泥人造石等方案十余项,直接或间接节约成本约1 800万元。

在机场1号隧道下穿永兴河段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面临时间紧、任务重、各方领导高度关注的问题,施工难度再次升级,压力千斤重。经过不懈的努力,2018年6月26日,项目部完成最后一版衬砌结构,只要将隧道拱顶涂膜防水和填土做完,即可恢复河道,眼看胜利在望,可离当年7月的主汛期仅剩5天。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拱顶涂膜防水施工前一个月,项目部就召集厂家及技术员,全方面了解用材信息,搜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多次召开专题研究会,开展大量试验工作,对每道工序及原材料的性能、各种混合物的配合比及生成成品的强度进行一遍遍的试验,并指定专人对其过程进行全面监控。最终,每层涂膜间隔由原来的12小时缩至0.5小时,使工期缩短了34.5小时,为永兴河段施工赢取了宝贵时间。在汛期来临之前,项目部顺利恢复了河道。

在大兴机场站地面的水泥人造石施工中,它的工艺在传统水磨石工艺的基础上增加十几道工序,水泥、骨料(石子)、石粉(相当于食物中的添加剂)等原材料选用标准高,验收标准非常精准,偏差控制非常严格,否则会造成水泥人造石开裂收缩、空鼓、分隔条顺直及十字交叉粗糙、面材与分隔条脱开等问题。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也就意味着返工,前边的准备工作前功尽弃。这些极高的技术要求,每一步都是考验,这为紧张的工期增加了难度。

但万变不离其宗,最原始和最简单的办法有时可以解决最复杂的问题。项目部召开技术研讨会,组织配合比试验和工艺性样板试验,经过30天的不同试验数据采集、计算对比分析、认真论证研判,总结出了一套符合工程实际的标准工艺,达到了施工质量、外观可控的效果,开创了国内先例,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次技术的突破,得到了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领导的一致好评。

截至目前,项目部已组织申报国铁集团重点课题1项、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重点课题1项、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重点课题5项、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工法5项,已申请专利发明11项,并准备上报国铁集团工管中心工法4项、北京市工法4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同时,形成全标段综合施工总结一册,为科技研发及创新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BIM技术赋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工程交底模式已无法满足现场施工需求。2017年年底,项目部提出了借助BIM技术,以三维立体动画的形式进行技术交底的管理理念,让管理人员及协作队伍更直接、更身临其境地进行学习观摩。2018年1月,项目部组织成立了项目信息化中心,使技术交底摆脱了单调性、空洞性、抽象性,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施工品质保驾护航,也为企业发展输入新的血液。

在无砟轨道施工中,项目部面临新领域施工、工期时间紧、施工作业空间狭小、物资运输困难、多家参建单位交叉作业等诸多问题。为此,项目部积极组织,集思广益,采取无缝拼接施工,施工计划以小时为单位,以目标为导向,利用BIM技术,进行4D施工进度模拟,列出一个作业面多种工序先后进行,每个工序相隔时间不超过2小时,一个循环的施工时间不超过16小时的施工计划,让施工进度计划更加精确、受控。

项目部与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北京工程局北京公司技术中心强强联合,将工程设计图纸信息、设备材料信息作为模型基础,通过BIM技术的运用,实现了三维技术交底。项目部管理人员精确把握施工内容和工序,准确理解施工方案。无砟轨道复杂节点提前得到处理,精确展现复杂节点所存在的施工难点,优化了方案,让无砟轨道的施工如虎添翼。

在大兴机场站的施工中,项目部以“打造精品客站”为目标,采用人海战术,分区域施工,关键工序每天可达百人施工,对协作队伍实施BIM技术可视化交底,直观了解重点部位及各细部的管线排布情况,加快了施工步伐。由于是地下装饰装修工程,材料无法运输,混凝土需3次倒运才可到达施工现场。项目部打造出一条“天路”,将材料先用汽车吊吊到下边,再手搬肩扛至施工处,全程280m。正常6个月的施工工期,以平均1天完成3天工作量的速度进行,工期整整缩短了3个月。

BIM技术的运用,不仅加快了施工步伐,还节约了成本。经测算,BIM技术的综合应用共节约工期约73天。同时,作品“BIM技术在京雄城际铁路工程中的综合应用”在2018年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首届“卓越杯”BIM大赛中荣获施工组银奖,在2019年“龙图杯”BIM大赛中荣获施工组一等奖。

狠抓安全环保

秉持安全靠前管理的原则,项目部根据整个工程站线长、站点多的特点,采取划工区管理,每天由专职人员定岗定点进行盯控。全线建立视频监控系统,每周、每月进行专项检查,形成问题库。各工区开展交叉检查,进行评比。同时,项目部坚持班后安全检查制度,有关人员确保现场安全后,方可撤离现场。

自开工以来,项目部开展58次管理人员专项培训、6 872人次协作队伍培训,提交重大危险源专项方案8项,每天早、中、晚3次举行班前讲话活动。为了确保安全培训不是“纸上谈兵”,项目部建立了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首家VR安全体验馆,通过模拟现场施工环境,针对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地方以动画和游戏的形式进行现实演示,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现场易产生的安全问题,切实帮助员工将安全知识记在心中,用在行动中。

面对严苛的环保要求,项目部在夏季每2个小时洒水1次,其他季节每天洒水5次,苫盖重点部位、裸露土方面积约达100%。存土场的环保管理得到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相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扬,项目安质总监纪海波和项目经理霍建利获得了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强化物资保障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于项目而言,施工现场犹如战场,作戰的物资计划、储备、供应是强大作战能力的体现。面对如此大量的物资,项目部采取数控自动化管理,对每车物资拍照4张,并上传至系统,进行全程监控,严把质量关。

高标准的环保要求为物资的供应增加了难度。在前期筹划过程中,项目部跑遍方圆200km,进行市场调查,形成供应物资资料库,确保满足现场需求。为了确保机场环境,提升区域环境质量,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要求航站楼前临建设施拆除,恢复地貌,移交施工作业面,项目部因此面临大量的拆迁工作,要在两天之内将三、五工区所有地面建筑物清除。面对这一艰巨的任务,项目部下属物资部全体人员仅用23小时就完成了5个厂家的70个集装箱、85个板房的清理工作,满足了相关要求。

结语

不忘初心建京雄铁路,牢记使命铸千年大计。最终,项目部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了全部施工任务,确保了京雄城际铁路如期开通运营。这对完善京津冀区域路网布局、构建快速立体式交通体系、加快产业聚焦和区域经济联络有着重要意义,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支撑雄安新区建设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钟小良,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主管。

马欢,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北京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部长。

李信茹,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北京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企业文化部)助理。

猜你喜欢

城际中铁项目部
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槽液中铁含量
中铁置业·中铁城启幕盛典举行
中铁·银座尚筑 迭代公寓 国匠品质
我国首款时速160公里城际动车组投入运营
项目部厂务公开之我见
加强黄河施工企业项目部财务管理探讨
浅议基层工会如何强化施工项目民主管理
中铁置业投资开发的中铁·西安中心顺利交付使用大楼高达238米,西安商务办公从此进入“摩天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