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19-12-23姚立平

新一代 2019年23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姚立平

摘 要:随着最新教育改革的深入人心,教育者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不再是单纯的课堂内容灌输,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来使学生主动学生、积极思考、发散思维,本文围绕“以生为本”为内容,对构建小学数学的高效课堂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随着我们社会主义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基本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关注,而这也对当前社会模式下的教育提出了更多更全面要求,尤其是小学的教学,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纯粹提升考试成绩的教学模式了,更多的关注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习激情、创新学习思维上。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以生为本?

一、深入教材,解读教育理念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教学学科,不单单只是教你加减乘除,它是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融汇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学习知识的敲门砖。教师在和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的时候,应该深入地了解教材的内容,理解该章节索要掌握的技能要求,深入探索其中的内容,从而保证之后的教学是一个高效的、有趣的、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动,而非为了教教材而进行的单像传输。

(一)不同年龄学生,备不同的课。小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随着身体的增长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思维也是如此。老师在备课阶段,要根据他们所处的年龄段来寻找课件,以便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满足他们探究的心理。

正所谓因材施教,随着孩子的变化,教师深入钻研教学内容和目标后,也要吃透学生,只有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内,抓住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跟随着老师的脚步扬起自己的风帆,才能够在知识的海洋里更加的深入,才会有勇气解决航行过程中的暴风雨。

(二)教授的是技能,而非教材。大家都明白授人以鱼,还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同样的,教师在教时,如果单纯的把该章节的东西丢进学生的脑中,是得不到良好的效果的,教师应该是告诉学生如何去学习本章的内容,在之后如何运功本堂课学到的本领解决问题,这才是教学的初衷。

二、有限的课堂无限的思维

課堂,是一个教学活动开展的场所,它让学生坐在这里,并非束缚他们接受前人的经验结论,而是做一个穿针引线,让学生们能在一个集中的安全的知识环境下,发散自己的思维,能够让众多思想、兴趣、心理都差不多的探索者集中到一起,迸发出奇思妙想。

(一)课堂上引导学生的思维。小学的孩子,生性好动,想象力更是天马行空,而施教者要做的就是合理的引导,而不是强硬的限制,一场好的教学不是告诉他一加一等于二,而是让他自己去领悟一加一等于多少,就算标新立异也没有关系,谁能预测一个未来的数学家是否会从此诞生呢?

(二)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前的教学总是将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结果上,对于学生来说,有点本末倒置,培养学生,不是把以前的知识灌输给他就完了,而是教会他学习的方式,教会他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自主的探索,教会他在人生几十年都能不断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中,更应该多注意关注学生的状态,看看他们是否理解了、是否听懂了,听听他们的思路对不对。对于一个问题,结果正不正确不应该急于作结论,先看看学生的解题过程,思路是否正确,有没有创新,只有当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正确理解做出相应答案,才能让他们积累到属于自己的经验,才能够做到以生为本,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三、师生是和谐并进的探索同伴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来学习,他从一张什么都不会的白纸到五颜六色绚烂的知识海洋里遨游。两个角色其实都是在攀登知识的高峰,大家都在知识的道路上前行,应该是一种和谐的、愉快的的探索同伴,并不是站立在天平的对立面。

教师需要把握好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要独立于这场教学中,应该蹲下身,与学生平视,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内心。然后才能根据学生年龄段的特点,采取比较合适的教学模式,而学生也更能够接受这样的教学,他们需要对知识渊博的教师有崇拜心理,也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心,在遇到教学上的问题或者阻碍时,方便敞开心扉,得到倾诉,然后在教师的帮助之下解决问题,继续在学习的道路上远行。

四、激发学习兴趣

理论的教学总是枯燥无味,学生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偏离了风向,而如何让学生保持良好的状态跟随老师一起学习呢?这就要求教学内容有足够的趣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想学。

比如老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问,班里一共有多少名学生?男生多少个?占比多少?女生有多少位?占比多少?通过创造问题式情境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让学生回归课堂,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比如老师根据生活中的场景进行举例,商场的衣服标价多少?为什么要卖99.99元不是100元?一个鸡蛋的重量是多少?通过学生经历的事件与数学结合起来,学生能够七嘴八舌回复老师的问题,通过创造生活式情境教学,将生活中的趣事和教学练习起来,学生将数学运用到生活中,也更加激发了他们处处探索数学的兴趣。

总之,以生为本不是一句口号,不是教师应付教育体系的形式。作为教育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教学素质,而不是为了期末考试得到一个良好的成绩就忽略了平时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陆晓芹.以生为本,构建高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J].学周刊.2005(2).

[2]黄小芳.科学课探究教学可玩“花样”[J].广东教育.2006(2).

[3]许建锋.当教学成为一种“游戏”[J].教师.2011(1).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