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为径 培养英语四会能力
2019-12-23韦兰芳
【摘要】以图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增强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有图可视,更能激发学习兴趣;有图助形,可以帮助记忆。充分利用图画设境,给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给学生一个诱发思维的想象空间,从而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关键词】以图助听;以图助说;以图助读;以图助写
【作者简介】韦兰芳,高州市第一中学。
在深受广大师生喜欢的SEFC教材中,课文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课文中的插图生动、形象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并揭示了课文的重点、难点,作为教者更加要巧妙地利用它组织教学。因为这些插图大多源于社会生活实际,贴近现实生活,是“以图设境”的最好素材。实践证明,“以图设境”的教学方法既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创新、实效和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理念,也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意识的具体方法。
一、以图助听,培养听的能力
以图助听,关键在助字上下功夫,要講究选图和利用图的艺术,使学生进入某特定的情境,从而听得有滋有味,自然就会激发学生想听。想听就会专心听,专心听了就能体会情境的内涵,从而进入这一特定情境的语言环境中,进而培养听的能力。中学英语课本给学生提供的听力材料从题型上看灵活多样,从内容上看容量很大。虽然大多数与同一单元所学的内容相关,但篇幅较长,所以在教学中笔者想方设法让学生进入情境,从灵活多变的不同角度来引导学生去分析图画,从图画中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二、以图助说,培养说的能力
学到SEFC Book 5 Unit 3 Life in the future这一单元时,笔者逐一出示各种从简单到复杂变化的不同类型的未来生活的图片,设置了一个“说”的情境接着问学生“What do you think the life in the future will be like? What other things do you want the computer to do for you?” 成绩稍好的学生回答后接着导入课文。这样既引出了课文内容,又让学生根据这个情境展开想象,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组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成绩差些的学生也基本能听懂。然后让成绩稍差些的学生回答简单一些的问题。开始时主动回答的学生不多,教师要点名或叫学号,才会站起来回答。但当次数多了和回答的问题较简单的时候,学生还是能开口说几句的,习惯了,便能随时随问随答了。到了一定时期后,由于通过用图创设的情境图,更具趣味性,学习兴致高,学生便争先恐后回答问题了。
三、以图助读,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训练区别于前面的听、说训练,是在一定基础上质和量的发展升华。以图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从而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此外还要帮助和训练学生过好英语词汇、句子这一基础关,还要历练阅读的技巧艺术。例如:略读法、查阅法、研读法、课外浏览阅读法等。因为本文的主线是“以图设境”,所以下面简述以图助读的教学实践。以图助读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又给学生一个看得见和诱发思维的情境,从而展开想象并读出来。
四、以图助写,提高写作能力
英语教学实践证明:写是语言交流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写作能力的培养教育是语言表达最重要的途径之一。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借助各种图画的独特作用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之一。例如对照原版的图文重新命题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改写、听写、填词造句、拆并、默写等练习。这样的作业除了培养学生笔语能力之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以及想象力。
例如在SEFC Book 9 Unit 2 Sailing the oceans 的教学中,先向学生出示四幅分别表示“compass” “astrolabe”“sextant”和“nautical chart”的图片,要求学生用课文中所学过的单词、句型和语法,针对每幅图的内容情境写出英语句子,多多益善。有时还特意让同学之间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写得又多又好,评出冠军。同学们兴趣盎然,积极思考,在活动和喜悦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以图为径,主要是通过利用图文并茂,意形结合的独特性能,为学生创设了各种各样的语言学习情境,把机械枯燥的练习变成生动活泼的练习。这样利用图画进行激趣、导趣、引趣,进而培养了学生想学、乐学、会学的习惯。另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于较难的文章,给学生配上图,可以帮助学生扫除听力录音中的困难。利用图画创设情景,能使学生如同亲临其境般进行阅读、会话以及写作练习。这样的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培养了中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对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确有所裨益。
在教学实践中,我运用以图为径的技巧,在注意自己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学生的学法。科学、合理、多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四会训练。通过三学年的实验,获得一些教学成果。实验班和普通班的2019年高考成绩反差较大。见下表:
参考文献:
[1]黎世法.新课程异步教学法论.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