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的韩语副词格助词偏误分析

2019-12-23辛博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3期
关键词:偏误分析二语习得

摘  要:近年来,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语言本体学的研究,同时还促进了二语习得、翻译教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文本在韩国国立国语院开发的韩语学习者语料库的基础上,对副词格助词“?”与“??”的偏误现象进行分析,并归纳出其错误类型及原因,从而为韩语教学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语料库语言学;二语习得;韩语副词格助词;偏误分析

作者简介:辛博(1992-),男,陕西宝鸡人,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韩对比语言学、汉韩翻译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H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3--02

韩国国立国语院韩语学习者在线语料库(Korean Learners Corpus Search Engine)收集了2015年5月至2018年11月在韩124个国家韩语学习者的语言资料,其中,语言学习者被划分为7个(1-6级及以上)等级。该语料库有3个细分语料库:生语料库、形态标注语料库及偏误标注语料库。各语料库分别由书面语和口语组成。生语料库样本容量为17234个句子(2601382个韩语语节),形态标注语料库样本容量为13724个句子(1891019个韩语语节),偏误分析标注语料库样本容量为3600个句子(567226个韩语语节)。本文将在偏误标注语料库的基础上研究母语为汉语的韩语高级学习者(5级及以上)“?”与“??”的偏误类型及其出现原因。

一、“?”与“??”的语义分析

《标准韩语大辞典(???????)》指出当“?”作为格助词时有15种义项:①表示处所(如:??? ??? ??.); ②表示时间(如:?? ??? ??? ??.);③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向(如:?? ?? ??.);④表示原因(如:??? ?? ??.);⑤表示引起动作发生的对象(如:?? ?? ??? ????.);⑥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如:?? ??? ?? ???.);⑦表示目标或目的涉及的对象(如:?? ?? ??.);⑧表示手段或方法涉及的对象(如:??? ??? ?? ???.);⑨表示条件、环境、状态涉及的对象(? ???? ??? ????);⑩表示衡量动作或事件所涉及的对象、单位(如:? ??? ??? ?? ???.); ?表示比较的对象(如:? ???? ? ??);?表示地位、身份或角色(如:??? ?? ???.); ? 表示限定的范围(如:???? ??? ???);?与 “???(??)”, “???(??)”, “???(??)”, “???”一同使用表示限定的对象(如:? ??? ?? ???? ??? ???.);?表示增添的对象(如:3? 4? ???.)。

“??”作为格助词时只有6种义项:①表示行为发生的场所(如:? ??? ???? ? ??.);②表示动作的出发点(如:???? ? ?? ??? ?????);③表示事件的出处(如:?? ? ???? ?? ?? ??? ?? ?? ??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根据(如:??? ???? ??? ?????.);⑤表示比较的基准(如:??? ?? ? ?? ?? ?????);⑥置于团体名词后,表示主语(如:?? ??? ?? ???? ??? ????.)。

从上述义项可知,“?”与“??”的语义既有重合的部分,也有相互区分的部分。其中,“?”的语义范围要大于“??”,当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场所时,两者可以互换( 如:?? ???? ??? ??./?? ??? ??? ??. [1])。???(1985:128)认为当“?”与“??”同时具备[+locative]的语义特征时,二者可以互换使用。但是,“?”与“??”也有不能相互替换的情况(如:??? ??? ???? ??./*??? ?? ???? ??.[2])。???(2014:1038)认为“?”与“??”在表示动作涉及的处所时,“??”具有[+space]及[+movement]语义特征,而“?”则不具备该语义特征,因此不能互换。“?”与“??”的互换不仅涉及自身语义问题,还与谓语的语义特征紧密相关。二者之间的互换,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

二、“?”的偏误类型及出现原因

“?”的错误是指句中应当使用“??”时,却使用了“?”的情况。???(2014:39)通过调查发现中国学生“?”出现错误的情况依次为:①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②表示原因;③表示处所;④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向。ZHAO MINGKUN(2017:99)指出当句中出现地点名词时,学生会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地点名词上,因而出现“?”与“??”混用的情况。韩国国立国语院偏误标注语料库中“?”的错误语料为42个,其中书面语料为26个,口语语料为16个。

通过对语料的整理分析,可以发现书面语中“?”的错误集中出现在以下4种情况:①表示动作涉及的场所;②表示动作的出发点;③表示事件的出处;④置于集体名词后,表示主语。其中出现错误频率最高的是第①种情况。口语中出现的错误有以下4种情况:①表示动作涉及的场所;②表示动作的出发点;③表示事件的出处;④置于集体名词后,表示主语。其中,①与④出现频率较高。

(一)表示动作涉及的场所

例1:?? ? *???? ???? ??? ??? ?? ???? ??? ??? ??? ?? ??? ??? ???? ????. (6级-书面语)

虽然“?”和“??”都可以用于地点名词后,但是,具体使用哪一个,还要看它与谓语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标准韩语大辞典》中指出动词“???”有3个题元(…??/??? …?),分别为施事者、受事者及动作涉及的场所或动作的出发点。显然,上述例句因为没有清楚地判断出“?”与动词之间的语義关系,因而发生错误。除了“???”以外,语料库中出现的动词还有“????, ??, ????, ????, ???, ???, ???, ????”等。

(二)表示动作的出发点

例2:????? ??? ???? ??? 19? ? *???? ??? ???? ???. (6级-书面语)

上述例句出现误用的原因也与谓语动词“???”的语义紧密相关,《标准韩语大辞典》中“???”有2个题元,即施事者与动作涉及的场所或出发点。因此,“???”既可以和“?”搭配使用,来表示动作涉及的场所;也可以和“??”搭配使用,来表示动作的出发点。原文中表达的含义应为动作的出发点,因此不能使用“?”。

(三)表示事件的出处

例3:??? *?? ?? ????. (5级-口语)

“???”既可以有1个题元,也可以有2个题元,表示事件的出处时为1个题元,且不能与“?”互换使用。

(四) 置于集体名词后,表示主语

例4:*???? ??? ??? ?? ??? ?? ??? ???? ?? ??. (5级-书面语)

从语义关系上可以看出,“??”并非是动作涉及的场所,而是整个句子的话题,因此,需要用“??”。

三、“??”的偏误类型及出现原因

“??”的错误是指句中应当使用“?”时,却使用了“??”的情况。???(2014:46)认为中国学生“??”出现错误的情况为:①表示出发点;②表示处所。ZHAO MINGKUN(2017:107)指出当“?”表示人或事物处所时,“?”与“??”不能互换,由于中国学生未能熟练掌握这一概念,所以常会出现误用现象。偏误标注语料库中“??”的错误语料为41个,其中书面语料为25个,口语语料为16个。

书面语中“??”误用的情况有:①表示处所;②表示时间;③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④表示增添的对象。口语中的误用情况有:①表示处所;②表示时间;③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其中,表示处所的误用情况最多。

(一)表示处所

例5:?? *???? ??? ??? ?? ???? ???. (6级-书面语)

“?”与“??”在表示处所时有明显的语义特征,其中在表示[+exist]时,需要用“?”,而在表示[+movement]时,则需要用“??”。换句话说,“?”强调人或事物处于某地的状态,“??”则强调在某地从事某种活动。从语义关系可以看出,上述例句表示[+exist],所以需要用“?”。

(二)表示时间

例6:??? ??? ?? ??? ????? ??? *???? ?? ??? ??? ?? ? ??. (5级-书面语)

在表示时间概念的时候,只能用“?”,不能用“??”。

(三)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

例7:?? ?? ???? ???? ????? ???? *??? ?? ?? ?? ??? ??????. (5级-口语)

“??”拥有三个题元(…? …?),即施事者、受事者及动作涉及的对象。在表示动作涉及的对象时只能用“?”。

(四)表示增添的对象

例8:?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36??? ????. (6级-书面语)

在表示增添对象的时候,只能使用“?”,不能使用“??”。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韩语高级学习者“?”与“??”偏误现象的分析,可以发现,虽然“?”与“??”是初级语法,但仍是韩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韩语高级学习者对“?”与“??”的基本意义已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但是因为对谓语动词语义概念的疏忽,导致出现大量混用的现象。因此,在韩语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学生对“?”与“??”本身语义特征的了解,还需加强对谓语动词语义特征的掌握。把握好词汇语义特征,不仅能更好地避免误用现象的出现,提升自身外语素养,还能为日后翻译实践做好扎实的语言铺垫。

注释:

[1]???. ????‘?? ????? ????? ??[J]. ?????, 5, 1985: 128.

[2]???. -?? -??? ???? ?? ??[J]. ??, 39(4), 2014: 1038.

参考文献:

[1]????? ?????? ???( https://kcorpus.korean.go.kr/)

[2]???. ????‘?? ????? ????? ??[J]. ?????, 5, 1985: 128.

[3]???. ??? ???? ?? ????? ???? ??[D]. ????? ??????, 2014

[4]???. -?? -??? ???? ?? ??[J]. ??, 39(4), 2014: 1038.

[5]ZHAO MINGKUN. ??? ???? ?? ??? ?? ?? ?? ??[D]. ????? ??????, 2017.

猜你喜欢

偏误分析二语习得
外国留学生使用“把”字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从话题一焦点结构审视连动式中的偏误问题
大学英语句法教学中的中介语石化现象与对策
浅析中国学生习得英语存现句常见的问题及原因
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二语习得的关键期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迁移影响实证研究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对于、关于”的偏误分析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