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GIS技术的水利文化景观保护平台构建研究

2019-12-23李扬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36期
关键词:平台构建京杭大运河GIS技术

李扬

摘  要:目前我国的文化景观保护力量主要集中于遗产类景观与具有高知名度的景观场所,水利文化景观本身更脆弱却也最被忽视。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GIS技术的水利文化景观数字平台搭建的设想,以京杭大运河水利文化景观为例具体展开,为我国水利文化景观保护工作的数据平台搭建提供参考,探讨普适性平台搭建模式。

关键词:GIS技术;水利文化景观;平台构建;京杭大运河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36-0160-02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landscape in China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heritage landscape and high-profile landscape sites, water conservancy cultural landscape itself is more fragile but also the most neglected.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building a digital platform of water conservancy culture landscape based on GIS technology, and takes the water conservancy culture landscape of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as an exampl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ata platform for the prote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culture landscape in China, and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universal platform is discussed.

Keywords: GIS technology; water conservancy cultural landscape; platform construction;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引言

文化景观遗产项目亟需建立数据库,以提升保护工作的效率与科学性。自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已过去25年,但国内外学者对于文化景观的争论与研究仍旧处于白热化,虽然在《申报世界遗产操作指南》中已对文化景观做出明确的定义,但对于其分类、定义、意义的讨论却从未停止,欧盟甚至在2007-2009年度的计划中将其定为风景园林学的两个重点资助方向之一。在文化景观方法论中,遗产地并不被视作一个静态的文物,而是被视作一个受到人类、社会机构以及相关生态系统影响的动态实体(Taylor,2011)。了解水利文化景观的历史发展、景观结构,定期对文化景观的各项指标予以监测对于文化景观的管理、保护有至关重要的意义。GIS技术能有力地将“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应用于文化景观的保护之中,使得文化景观的“永续性”得以实现,从过去对场所的定性描述上升至定量分析甚至模型预测。在具体工作中,利用各种定量指标能够对水利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景观单元进行生态学评价与历史价值评估,使人们能够对水利文化景观空间结构进行综合的、多层次的分析,从而进一步保留具有特殊历史价值的土地的原有功能,提升对景观遗产、遗迹与景观文化价值的保护。

在我国水利景观规划领域,GIS技术对于城市规划、植被种植的分析、指导作用广泛受到从业人员的肯定,但在国内水利文化景观保护工作中的介入仍处于探索期,优质案例较少;同时因为受到开源程度的影响,案例研究较为困难。笔者选择了京杭大运河保护工作与GIS技术介入较为完善且各有特色的案例进行研讨,着重介绍其保护开发的优越性与通力协作的新保护模式。

1 案例分析——“京杭大运河”为例

1.1 场地概况

大运河在中国东北部和中部平原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内陆水道系统,由北京至浙江横跨中国的八个省份,全长1776km,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与人工河流。

京杭大运河于2014年6月加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具体包括北京河道2段,遗产点2个;天津河道1段;河北省河道1段,遗产点2个;山东省河道8段,遗产点15个;江苏省河道6段,遗产点22个;浙江省河道5段,遗产点13个;河南省河道4段,遗产点3个;安徽省河道1段,遗产点1个(图1为京杭大运河流域)。

1.2 场所价值

从历史价值来说,运河最古老的部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且历朝历代均有修建、使用。从技术角度来讲,大运河见证了水利工程的早期发展,是工业革命以前的一项重要技术成果,其堤坝、液压技术、堰桥建设都相当复杂。在地理上,京杭大运河连接着中国五大洲主要流域,包括长江与黄河。在建筑工程方面,它开创了工业革命之前一系列大型场地建设与世界最大的土木工程项目。在社会价值方面,京杭大运河是皇家内陆通信系统的主干,负责运输粮食与战备物资,为国家的经济繁荣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文化角度来说,运河持续创造并保持着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传承着沿岸居住文化。

1.3 保护工作概况

2004年第一座运河博物馆于聊城开放;2005年运河申遗拉开序幕;2006年5月22日,《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宣言》发布;2006年5月25日,大运河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名单;2006年8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京杭运河通航管理办法(试行)》,对进入山东至杭州段的船舶進行限制;2006年9月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开放;2011年大运河保护和审议工作会议在扬州召开;2012年8月,《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北京段)》公布;2012年10月《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出台,针对相关负责机构、保护规划制度、游览区开发要求、场地监测事宜提要求,并明确了惩处措施;2012年12月《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公布,明确了大运河整体构成,提出了保护的基本原则与管理规定,编制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及针对遗产的研究、保护、管理、利用,同时明确了当时的相关规划内容,总体规划分为35个部门保护计划,到2030年全部颁布实施。2013-2015年的管理计划促进了保护水平的微调、改善以及管理措施的充实和标准化,缓冲区保护的确切定义和协调,以及制定提高遗产知识的短期行动计划;2013年6月大运河通过世界遗产组织专家现场评估;2013年7月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审议通过《山东省大运河遗产山东段保护管理办法》;2013年10月,《无锡市大运河遗产保护办法》印发;2014年6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2016年3月1日起山东省施行《京杭运河航运污染防治办法》;2017年5月起实施《杭州市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17)》,针对各遗产点、保护工作的要求和目标、相关机构职能进行明确,并提出了规划项目的审批流程与遗产区、缓冲区建设要求。

由于场地的特殊历史价值,目前保护工作管理系统基于多个机构。遗产管理小组为国务院主持下的省际磋商小组,该小组包含六个省、两个地级市政府,国家文物局、水利局等部门。但是,联合国遗产保护认为现有的法律保护需要各种改进和扩展,有必要系统性地扩展对河岸的保护,包括直接相邻的要素,例如扩大运河的缓冲区。

1.4 GIS技术介入

该系统包含:

(1)基础地理数据:主要为境界、水文、土壤、交通、高程等,包括各个时期从宏观到微观的多尺度不同类型图。

(2)大运河遥感影像数据:包括80年代以来的不同影像资料,例如航片、高光谱影響、雷达影像等。

(3)大运河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包含主体水利工程遗产、历史或文化遗产、历史城镇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

(4)其他系统数据:元数据等。

平台包含数据层、管理层、服务层、应用层四个方面。包含数据管理功能,基础功能(例如地图缩放、测距等),分析系统,分析评估系统(包含遗产价值分析与评估、现状分析与评估、保护区划分析等功能)为保护规划、遗现状与保护工作效果、保护区划范围提供分析与建议,遗址监测管理系统,释标志系统,河道演变分析与信息发布系统。

近年来,在GIS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又初步建成了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监测、预警平台,对场地内的气候因素、自然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利用船舶GPS定位系统、交通监控系统与可视化调度系统对景区实现智能管理。监测系统的监测因子除原有GIS平台预设的景观风貌、水利文化遗产、自然地貌、特色动植物及城湖空间,还包含交通、气候、船舶定位信息。

2 结束语

该保护项目融合多个机构、省份的管理部门,相关保护政策、规划方案完善,目前保护工作进展顺利,有条不紊,场所状况总体良好。由上至下有多个具体的保护方案与专项保护政策,实施了有保障的多元化保护政策,为场地所属环境特殊的遗产地提供了保护工作的合作开展新思路。该遗产库注重对遗产地自身特性的把握,针对水文、水务设立了多个具体的数据层,但即便是在这样一个文化景观遗产的GIS数据库中,对于场地的文化价值记录依旧停留在有形资产的记录与监测,缺乏对居住模式、生活方式变革、社区价值的记录与管理;同时在保护工作中应将考古发现置于更为关键的视角,而非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杨静.京杭大运河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

[2]黄开晶,孟祥彬.景观规划视角下运河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以香河县京杭大运河文化景观带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6(02):42-46.

[3]王亚男,陈喜波.基于全域历时态的京杭大运河景观遗产价值判断与保护利用策略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08):59-65.

[4]许颖,魏峰远.移动GIS关键技术及开发模式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04):45-47.

猜你喜欢

平台构建京杭大运河GIS技术
历史课程中京杭大运河的相关教学实践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历史演变和文化遗产价值
明清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
浅析GIS技术及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创新创业视角下校企合作平台构建
安徽农产品网络流通平台发展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校园创业平台构建研究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GIS技术发展趋势探讨
GIS技术在电力通信光缆运维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