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新疆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实施途径
2019-12-23龙东林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立德树人成为中国教育的中心任务。而课程思政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式。本文尝试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探析新疆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从而寻找实现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化中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新疆师范院校;英语專业;实施途径
【作者简介】龙东林,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一、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为了顺应新时代发展的新需求,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开始有了新的变化: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深入研究专业课程的思政价值内涵加强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规划,已成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研究热点。
2004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上,就已提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加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等内容,虽然在文件中并未提出“课程思政”这一概念,但在理念上与当前的课程思政是完全一致的。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由上海市委、市政府在2014年首次提出。这一提法强调了课堂教学在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认为思政教育应当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并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落实教书育人理念,体现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
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重要讲话,再次重申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他指出“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课程思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大背景下的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使“课程思政”这一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在全国教育领域掀起研究的热潮,这一理念也为新疆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如何搭建课程思政与外语教育教学之间的桥梁,成为之后两年中国外语研究界的研究热点。在在2018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的“2018 TESOL中国大会”上,中国外语教育研究者率先提出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学习者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共同构建。这一概念的提出,要求英语教师以语言技能为基础,充分挖掘专业英语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增强专业课程育德能力,承载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这一概念也为新疆师范院校应用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方法。
二、新疆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新疆的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承担这为新疆教育一线培养合格英语专业教育人才的重任,如何在课程改革中体现立德树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内地院校相比,新疆的师范院校英语专业除了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还需要重点加强国家认同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内容;在教学对象上,新疆的师范院校还面临生源英语语言能力差异极大的教学困难,这种差异由生源地教育水平地区差异引起,短期内很难解决。
虽然问题客观存在,新疆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在课程思政改革上具有先天优势。英语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同属人文课程,教育总体目标和教育对象完全一致的。而英语专业课程贯穿教学全过程,在教学时长和覆盖面上,与思政课程相比更具优势。如果围绕“立德树人”这这一中心环节,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等内容为重点的顶层内容体系构架的课程思政体系,英语专业课程完全能够与思政课程同向通行,互为补充,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三、课程思政改革所面临的困难
1.教师政治素养还需提升。教师是课程思政改革的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各项课程思政的改革理念最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落实。由于专业背景制约和以往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环境,外语专业教师普遍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高,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政教学技巧不强,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等问题。部分外语教师缺乏挖掘外语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资源和英语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的教学能力。这些问题导致新疆师范院校外语教师即使有“课程思政”的意愿,在实施过程中也往往举步维艰。
2.课程思政资源缺乏,教师整合能力不足。当前,新疆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主要以教材为载体,由于以前编撰的教材往往注重英语语言知识,对于中国文化传承上内容并不多,文化类课程也主要以介绍西欧文化内容为主,鲜有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课程及教材。加上部分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够,缺乏从高校英语教材中挖掘爱国主义、理想信念、中国文化等“思政元素”的能力。这也为新疆师范院校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带来了困难。
3.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单一。由于受限于传统的知识讲授的教学思路,部分新疆高校外语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时表现出教学方法不多,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存在“为了思政而思政”的情况。在之前的研究中,有教师采取课前5分钟播放英文思政音视频材料的教学方法,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与课程教学结合不紧密,缺乏相应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教学效果一般,很难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
四、对策及课程思政改革规划
1.定期对英语专业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知识教育。每学期制定专业英语教师思政教育培训计划,邀请优秀思政课程教育专家向全院教职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修养及中华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讲座及思政课授课经验交流活动。帮助学院教师提高思政理论素养和思政意识,提升思政课程教学能力。
2. 以课程团队为引领,收集挖掘专业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当前,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业课程主要分为三大类:语言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素质拓展课三大类:三类课程中,语言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思政内容相对薄弱,素质拓展类课程由于涉及跨文化交际等文化类课程,挖掘思政教育资源相对较为容易。因此应针对不同类型课程,以课程团队为引领,采取不同的课程类型,组织各任课教师在开学前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资源。
语言基础课的教材中可挖掘思政课程资源有限,因此除通过互联网搜索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课程思政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语法和启蒙阶段的英语专业而言,并根据教学内容准备思政教育相关教学例句是切实可行的资源收集方法。
专业技能课承担着提高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责任,因此在专业技能课中,教师不仅应利用该课程在帮助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前提下,向学生灌输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职业素养。
素质拓展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在教授此类课程中,一方面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另一方面,要通过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引导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西方文化,引导学生继承,传播和中华传统文化,哲学思想、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根据课程特点,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国一些教育工作者研究者针对课程思政已进行了一些教学方法尝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郝红梅(2018),她在提出了在课程思政教学中采取“画龙点睛式”“元素化合式”和“专题嵌入式”等教学方法。 其中“画龙点睛式”指的是并教师在讲授完某个语言点或知识点后,随即加上思政教育内容,从思政角度再一次对知识点进行解释和补充,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引发思考,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目标。“专题嵌入式”指的是在教学中,在遇到适合课程思政教学的教学内容时,以教师专题形式设计整堂课,通过问答,讨论和辩论等方式嵌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分析背后文化根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除了上述几种教学方法,这些教育方法虽然是以思政课程开展,但是对于同为人文类课程的英语专业课程来说,也由借鉴意义。
在基础课程中,也可采取“潛移默化”式的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指的是 由传统的“课前五分钟思政小课堂”和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化语言教学例句,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实现思政教学的目标。教无定法,专业英语教师可以因地制宜,根据自己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三种教学方法,打造课程思政精品课堂。
4.建立课程思政考核体系。课程思政考核体系包括主要包括学生对课程思政考核和教师思政考核两个部分。其中学生课程思政考核是对本课程学生思政教育情况的考核、考核方式是通过课间思政小课堂讲授,时事点评,心得体会撰写,考核学生的教学效果,学生课程思政成绩计入平时成绩,比例应不少于40%。
教师思政考核体系是对教师课程思政改革的开发情况,包括教师教材思政素材挖掘储备情况,教学思政实施情况以及教学思政科研情况等模块。管理部门可根据教师这三个方面的完成情况予以赋分,并计入年终考核指标体系,此外,教师还应当在教案中添加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实施步骤,并在学生作业布置和期末考试中纳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五、结语
进入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英语教育也开始经历深刻变革,“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英语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专业课程的人文属性也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实现的舞台,如何在教学中加强价值引领,强化育人理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敢于推动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政教育元素,真正发挥英语专业课程的教育作用,更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尝试。
参考文献:
[1]2018TESOL中国大会组委会.“2018TESOL中国大会”上海宣言[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7).
[2]陈丽霞.高校英语专业课程的思政价值内涵及实现途径——以《综合英语》课程改革为例[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 104-106.
[3]崔永光,韩春侠.英语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与实践研究——以专业核心课程“英语精读III”为例[J].
[4]郝红梅.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实现路径分析[J].新课程研究,2018(8):10-13.
[5]沈轶.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有效途径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4.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