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2019-12-23靳晓霞
靳晓霞
摘 要:教师,对于数学应该有自己深入的想法,只有教师深入了才能有教学的浅出;教师,对于教学也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唯其有自己的想法,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交出具有独特想法的学生。作为第一次接触新课改的教师,我将我上课实践新课改后的感想做如下陈述。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课堂;教学反思;衔接
一、用课本教,而非教课本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上网指导下编写的,是数学学科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体现数学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是编制高考大纲的依据,是数学教学和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主要依据,具有指导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包含“双基”在内的三维发展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课本仅仅是一种学习工具,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课本内容仅仅是帮助学生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一种载体,并不要求学生将课本内容全部掌握。由于高中数学课本版本的多样化,高考数学只能依据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而不是某个版本的课本来命题,因此,在教学中,要深入钻研新课程标准、课本、学生,找准三者的连接点。这样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课本仅仅是教学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以课本为依托,把课本当做指导教学的素材和蓝本,创造性地使用、改造课本,最终突破课本,即变“教课本”为“用课本教”,树立“用课本教”的课本观。同时这也要求提醒学生,不要把课本看得过于神圣。
二、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
独立自主的思考是学习数学的需要,但是合作交流更不能少。在课堂上,教师尽量不要大包大揽,以先知先觉出现,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推出判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和交流,努力实现师生的互动,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三、新高一要放慢进度,降低难度,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
根据笔者实践,新高一第一章课时数要增加。要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时注意形象、直观。如讲映射时可举“某班50名学生安排到50张单人桌上的分配方法”等直观例子,为引入映射概念创造阶梯。由于新高一学生缺乏严格的论证能力,所以证明函数单调性时可进行系列训练,开始时可搞模仿性的证明。要增加学生到黑板上演练的次数,从而及时发現问题,解决问题,章节考试难度不能大。通过上述方法,降低教材难度,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正常教学。
四、严格要求,打好基础
开学第一节课,教师就应对学习的五大环节提出具体、可行要求。如:作业的规范化,独立完成,订正错题等等。对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弊病,应限期改正。严格要求贵在持之以恒,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生的习惯。考试的密度要增加,如第一章可分为三块进行教学,每讲完一块都要复习、测验及格率不到70%应重新复习、测验,课前5分钟小条测验,应经常化,用以督促、检查、巩固所学知识。实践表明,教好课与严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
五、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但是高中阶段学习上的需要,还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但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一方面需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也靠老师的强求。教师应向学生介绍高中数学特点,进行学习方法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这里,重点是会听课和合理安排时间。听课时要动脑、动笔、动口,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只记结论。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课外辅导书,以扩大知识面。提倡学生进行章节总结,把知识串成线,做到书由厚读薄,又由薄变厚。期中、期末都要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让好的学习方法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财富。
六、加强对教法的研究,提高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用多种学习方式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要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进度,忽略学生数学感受过程,仍以教师的解题过程罗列去代替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记忆与模仿阶段,学习兴趣始终不够大,在今后教学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七、恰当使用信息技术
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方面的不足,可以比较容易的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比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人教A版)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可使用几何画板动态地演示出指数函数的底数的变化过程,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底数对指数函数单调性的影响。还有第三章的一些内容,因为涉及大数字运算、大量的数据处理、超越方程求解以及复杂的函数作图,因此如果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学是不容易展开的。因此,教学中应当加强信息技术的使用力度。
八、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新课程数学教学中,老师们反映了许多的问题,如新课程内容多,课时量不够;有许多习题太难,学生做不了;课程结构变化太大,要求的教学资源过高,排课有困难等等。
事实上,无论是新的高中课程方案,还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都还只是专家们的一种设计。虽然这种设计经过了数以百计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一线的教师和教研员的研讨,但它离现实的课程仍有可能还存在一段距离。之所以要我们进行实验,就是希望通过实验,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所以,我们不仅要转变观念,正确看待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而且还应充分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我们在教学第一线积累起来的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并努力在实践中加以实施。这不仅是我们应有的态度,而且也是作为教师应尽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