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模式探讨
2019-12-23罗志慧陈恒妮陈翠翠
罗志慧 陈恒妮 陈翠翠
旅游管理专业学校的学生培养应该以适用型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为目标,坚持校企合作、校企双方名师培养、工学交替的培养路线,坚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深入合作为途径,以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社会适用型”。在传统教学中,需要从教学理念上进行更新,然后指导教学方法,实现旅游管理专业适用型、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文从从现在学校的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出发,分析了研究背景与目的,总结了现有校企合作的形式,总结出校企合作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制订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计划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双师型”培养方案等。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新建与挖潜相结合、特色与共享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技术与文化相结合、近期与未来相结合”的原则;《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提出了“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的技能和本领”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要“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背景下,结合旅游管理专业特点,本文期望能达到以下目标:①了解目前笔者所在学校旅游管理教育的校企合作形式与运行机制,剖析教学改革与校企合作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②总结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创新的实践经验,完善和創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加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丰富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理论。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概述
(一)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种类
学校和企业是校企合作的两个本质要素。目前,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合作企业主要是各星级酒店(如广州皇冠假日酒店、广东新珠江大酒店、佛山三水绿湖温泉度假酒店等)、各知名国际旅行社(如南湖国旅、康辉旅行社、金马旅行社等)以及各新兴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如一起飞、喜玩等)。由于学校和企业在实施校企合作中的出发点不一样,因此按学校和企业各自承担的主体任务分类,近年来,学校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形成了以下3种较具代表性的校企合作模式。
1.“校企互动”模式
如一起飞、新珠江酒店等。“校企互动”这种模式,顾名思义,学校是培养人才主体,企业处于“配合”辅助地位,主要还是处于双方合作的交流阶段。企业是依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设施或协助完成部分(主要是见习、顶岗实习、短期实习等)培养任务,主要采取提供场地的方式,例如提供实习工作岗位,帮助学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企业专家到校兼任学校任课教师或者指导毕业综合实践,并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制订。
2.“校企深入联动”模式
例如,学校有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佛山三水绿湖温泉度假酒店与广州中心皇冠假日酒店。目前这种模式在学校还比较少,因为需要企业深度参与以及在校学生的支持,实施难度较大。这个深入模式要求学校和企业都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参与会议修订教学计划、参与专业委员会讨论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教育和培养任务。学校和企业双方通过“师资队伍”互通、“实训实习基地”互助、“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课堂”共建与实施,以此保障学校企业合作深入有效实现。
3.“校企量身定做”模式
“校企量身定做”人才培养模式在酒店管理专业中开展较多,符合行业特色和市场需求。通过该模式,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和校内专任教师将能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全方位了解学生,以岗位核心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导向,根据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专业知识的薄弱环节、职业核心能力欠缺等,及时修订原有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和创新,开发有针对性、时代性的特色课程,帮助学生具备更具操作性和前瞻性的知识储备,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具备符合市场和岗位需要的核心职业能力和素质。可以根据学生以往实践情况开设酒店管理课程、礼仪文化、企业文化校内实训等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并可以进一步利用基地资源开发会展、前厅、客房、酒店财务管理和酒店在线预订等特色课程,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二)新模式设想
(1)合作企业定期对学生进行岗位工作内容和能力培训以及考证培训,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传承和素质训练,双方互动频繁。培训讲义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训讲师由企业管理人员和校内相关方向教师担任。企业每学期派一线部门负责人来校对学生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同时,学校也派专业教师对企业的从业人员就岗位英语、服务技能技巧等方面进行培训。
(2)合作双方可以按照以下的合作内容与方式进行,如表2所示。
(3)深入合作,达成“校中厂”意向。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校中厂”,将实习时间安排从每届的顶岗实习延伸到周末、课余和假期,将为师生提供专业实践平台的同时,又为学院以及项目参与人员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校企双方通过对学生进行岗位工作内容和能力培训以及考证培训,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传承和素质训练。
(4)与企业合作开创“教—学—做—考证”一体化过程。如旅游管理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前厅与客房管理》以及《餐饮管理》课程,可以结合“助理酒店管理师”考证内容培训,对于通过考证的同学,优先提供实习岗位以及相关行业就业机会。
此外,还可以邀请企业负责人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与学校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定期到学校举办讲座,进行座谈和交流。合作企业可以通过自身行业的影响力,为学校引进行业专家、管理人员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参与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职业素质训练等,并兼任校外指导教师。
三、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合作深入有待加强
目前,校企合作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深入合作,校企合作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比如说限于学生顶岗或者见习,为企业提供短期劳动力。如何应该借助企业优势,有深度和有层次地加大合作力度保障合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还有不少则是学校一厢情愿或者企业一厢情愿,有的只是临时性合作,合作广度不够,向产教融合的道路上前进得不够。
(二)学生职业素养、职业认知、职业忠诚度都有待加强
比如在实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存在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较为薄弱的问题。偶尔也存在忠诚度的问题。有时候公司招聘,学生报了名,最后面试也通过,但上岗后因缺乏较强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忠诚,不辞而别,影响合作深度和合作效果。也有极个别学生已到合作企业实习工作,但中途擅自离职,或者无法接受工作环境要求离职,未完成校企合作协议的要求时间,造成不好的印象效果,也影响学校与企业的长期合作。
(三)“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有待加强,双方互派教师的操作更具可行性
尽管目前学校有制度保证或激励措施提高教师的“双师”能力,但培养、培训或挂职锻炼的任务压力依然很重,因为教师在校有课程任务以及企业员工在企业有工作要求,因此双方的交流频率较低。这需要合作制度有更强的吸引力以及操作性,加大师资的培养力度。
(四)企业寻求合作只为寻找劳动力的的行为有待转变
由于学生好用且具备独特的气质,企业很喜欢和学校合作,但有些企业合作诚意不够。如待遇比较低,供选择的岗位不多也不具备吸引力。甚至不愿投入更多资金来培训学生,因为担心所培训的学生成才后会跳槽流失,因此企业选择降低投入成本。
四、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保障措施
为保障合作基地的教学质量,应该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共同构建高素质、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目的,配备“双师型教师、校外专家、企业资深人士对实习学生进行一对一和一对多指导,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为学生提供最优资源。因此,面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完善双方合作机制,提高师资素质
通过聘请企业的有经验人士、行业的兼职教授、有知名度的讲座教师参与兼职教学和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毕业综合实践、吸引企业高级技术专家参与学校学生的教学工作,一定要给予适当报酬,调动企业及相关技术人员积极性,保证学生在企业期间教学质量及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还可以定期选派有需要的青年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长期或短期学习锻炼,提升业务水平和动手能力,更新知识储备,了解最新人才需求和市场动向,当然需要保障教师脱产培训时的待遇,以此来提高师资素质,增强校企双方的互动。
(二)建立和强化双方的评价机制
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仍然是回归到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效果如何需要一套完整的评价体制。首先从意识上来说,高职院校要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重视过程监控,吸收企业、行业人士参与教学质量评价,企业人士根据学生在企业的表现,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企业人士走进课堂,以亲身经历诉说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以此一步一步地建成以学校为主导,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逐步推动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家庭对校企合作进行质量监督。
从具体操作上来看,评价应由企业人士和校内专职教师对校外实习学生进行共同指导、考核和评价。实践教学的考核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进行,考核目的主要是检验教与学的效果、学生对工作的适应程度。通过观察可以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运用程度。于是返回课堂教学或者实践教学,继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与实践方法、促进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
(三)落实政策制度保障机制,加大校企合作的资金投入
合作的深入不能没有资金投入。同时在政策法规方面,双方的合作模式、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必须通过合法文件予以确定,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对可能产业的不良行为进行约束,降低院校校企合作的各项成本。在经费投入方面,要加大设施建设,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需要的实训室或者教学器材,应该给予最大保障。
(四)合作过程中吸纳人才是关键,吸纳优质企业是关键
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动力不足、投入度不够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利益不对等。为此,从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及社会团体等多方面,需要不断完善与创新校企合作制度、政策,保障各方的信息沟通和利益协调,从而有效地调动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真正使学生受益。
五、结语
(一)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通过调查跟踪分析,校企合作如果需要长期并有效进行,必须建立有效推进、长期合作的良性合作机制,深化校企合作的内容,创新校企合作形式与维度,深度挖掘与提升校企合作层次,建立一种稳定长期的与需求相适应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二)制訂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计划
针对学生存在忠诚度低、动手能力偏弱、意志薄弱等问题,制订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计划,加强职业认知度和诚信体系教育,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基本素养,提高企业对学生的认可度。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双师型”培养方案
针对学校现有师资“双师”比例偏低,推行建立“双师型”教师培训方案,做好教师到企业工作和实践锻炼,增强教师对企业工作背景和工作过程的了解,更好地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作者单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