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英译本之比较鉴赏

2019-12-23唐秀峰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目的论论语文化

【摘要】《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使用文本分析法对两种《论语》英译本的若干例子作了具体的分析,对不同译者的风格和译文质量的高下做出品评;另外本文对于不同译者的风格及其成因也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佐证了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关于“目的论”的相关观点。

【关键词】《论语》;文化;翻译风格;目的论

【作者简介】唐秀峰,曲阜师范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文化传统,在全世界范围内也广为人知。《论语》这本书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著作,它的内容涵盖中国传统哲学、政治主张和品德修养等多个领域,至今已被译成几十种译本,在全世界广为传播。本文中所选的两个译本分别为丁往道(简称丁译)和辜鸿铭(简称辜译)所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特别是像《论语》这样的传统文化典籍,更是深得传统文化的精髓,要想翻译好这样的文学作品,对于非本族语的外国译者来说,绝非易事。然而我们看到,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都处理得较为精当,可见他们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对我国文化的精通。可以说,文化对于翻译实践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译者对于源语文化不够了解,势必会在某些语言的认知上产生盲点,进行高质量的翻译工作时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下面本文将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对以下几个例子进行仔细研读以更加深刻地认识文化和语言知识对于文学翻译的极端重要性。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4)

丁译: Zengzi said, “I examine myself three times daily: Have I been faithful in doing things for others? Have I been trustworthy in contacts with friends? Have I reviewed and practiced what my teacher has taught me?”

辜译: A disciple of Confucius remarked, “I daily examine into my personal conduct on three points: --First, whether in carrying out the duties entrusted to me by others, I have not failed in conscientiousness; Secondly, whether in intercourse with friends, I have not failed in sincerity and trustworthiness; Thirdly, whether I have not failed to practice what I profess in my teaching.”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首先涉及对“曾子”这一称谓的翻译问题。丁译直接使用汉语拼音来翻译“曾子”,貌似更加忠实于原文,保留了其丰富的人物形象,但是人名直译失去了原文的文化信息。而辜译的“disciple”要更好些,因为译者翻译出了曾子的身份,比较明确地指出了孔子与曾子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在辜译本中,除了孔子被译为“Confucius”外,弟子中只保留了子路和颜回的名字,其他弟子都被译为“a disciple of Confucius”。下一个问题是关于这句话中“三”的确切含义问题。在这里,它到底是指的是“三次”呢?还是“三件事情”呢?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丁译把“三”理解成“三次”,而辜译将其按照“三件事情”加以处理。那么,究竟哪一种更接近事实的真相呢?从原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子对自己在道德方面的要求很高,他经常提醒自己要遵守若干道德准则,所以这里“三”暗含着多次,时刻提醒自己的意思,而不是说他每天都要提醒自己要注意三件事。再就是关于“传不习乎”的理解问题。辜译本中,译者对于这句话显然是误译。正像丁的译文那样,曾子的原意应为“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我都复习、实践了吗?”,而辜理解成了“我讲授给别人的知识自己去实践了吗?”。

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5.12)

丁译: Confucius said, “He who does not think of the future is certain to have immediate worries.”

辜译: Confucius remarked, “If a man takes no thought for the tomorrow, he will be sorry before today is out.”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关于“人”的翻译,到底是用“a man”好呢还是用“He”好呢?在这里,孔子的话显然是针对每个个體发出的告诫,告诉他的学生要“未雨绸缪”,不然就会陷于被动的局面。因此,在这里用“He”应该要更好些,而且“He”加“who”引导的主语从句经常被用在英语的谚语里,像“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而且,在汉语原句中“无远虑”和“有近忧”对仗十分工整,所以这句话如果译为“He who does not plan ahead will soon find worry ahead. ”似乎能够更好地反映原文的风格,简洁有力,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3.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14.28)

丁译: Confucius said, “The gentleman has three qualities, of which I have none. The humane are never worried, the wise are never perplexed, and the brave are never afraid.” Zigong said, “This is a description of the Master himself.”

辜译: Confucius once remarked, “A wise and good man may be known in three ways which I am not able to show in my own person. As a moral man he is free from anxiety; as a man of understanding he is free from doubt; and as a man of courage he is free from fear.” A disciple, who heard what Confucius said, then remarked, “That is only what you say of yourself, sir.”

在這个例子中,我们首先来看关于“君子”的翻译。译者由于受到所处时代民族文化及自身因素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的文化视点,因而对“君子”的翻译和阐释也就不同。丁译选择用英语中的一个对应词“gentleman”来替代“君子”,而辜译选择用“a wise and good man”。 众所周知,“君子”在古汉语中指“品行高尚,贤德的人”,所以,如果我们带着挑剔的眼光来看,这两种译法都没能特别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意思。对于中国所特有的这一儒家文化词汇,如何在英语中找到对应词汇以最大程度地表达其文化内涵一直都是众多译者面临的问题。在第二句话中,丁译似乎更好地把握了原文的内涵,因为如果是当面说这话的话,会带有一些冷嘲热讽的意味;然而如此一来,如果用“himself”的话表示子贡对另外一个人说话,那么这里是不是就不应该再用“This”呢?因为假定是对着第三人说话的话,“夫子”离他们二人较远,所以应该用“That”更好一些。该句话可否译成“Our Master is just a true gentleman in the specified ways.”

通过对比两位译者的部分译文,我们可以窥见其翻译风格的一点蛛丝马迹。丁往道的风格力求简约,译文似乎更偏直译;相比之下,辜鸿铭则似乎不吝笔墨,试图用较为平实的语言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以期改变他们对于国人以及我国文化的谬见。究其原因,丁往道的书是译给中学生看的国学通识读本,所以其语言简洁,比其他版本更贴近汉语表达习惯,易于中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所以,丁译把“曾子”直接按照其汉语拼音翻译成“Zengzi” 这种翻译方法并非不能接受,因为这样不会影响到中学生的理解,他们有本民族传统文化知识作为基础。德国的功能主义翻译学派认为翻译实践要受到翻译目的的制约,译者要根据不同的目的来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包括用词、句法、语体郑重程度、对于包含源语文化的语言要素的处理等等,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而辜鸿铭是学贯中西、精通好几种西方语言的硕儒,他身处的那个时代是我们民族历史上落后挨打、饱受列强欺凌的时代。他翻译我国很多充满智慧的传统文化典籍,目的就是想要改变西方国家那种认为中国人是愚昧、麻木的野蛮人的“东方主义”的看法,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灿烂文化,所以他在《论语》中所采取的翻译态度和策略是受到当时历史背景和自身文化视野影响的。

总之,翻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活动。它跟文化、翻译目的和译者个人的风格都有着极大的关系,同时翻译还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精神心理过程。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艺术,远非简单的传递信息,要求译作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目标读者产生和源语读者对原文的同样的感受,这就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了。所以说,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作,其在艺术性上的价值有时候甚至可以超过原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译文不再是原文的从属,译文可以做到“青出于蓝”。这就涉及译文和原文的主体间性问题,这里就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丁往道.论语(精选):汉英对照[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8.

[2]黄兴涛.辜鸿铭文集[M].海南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目的论论语文化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年味里的“虎文化”
如何读懂《论语》?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翻译功能目的论视阈下的科技文本翻译——以认知无线电翻译为例
半部《论语》治天下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