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发展
2019-12-23李想想
摘 要:心理弹性表现为个体在经历压力或逆境后仍能适应良好,提高个体抗压抗挫和自我调节能力。对心理弹性的重视能为高校在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的提升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本文以近年来文献为依据,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弹性的个体、家庭和社会层面因素进行探讨,阐述其提高措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弹性 个体 家庭 社会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心理学界的研究方向由消极转向了积极,并且倡导从积极的角度研究人的心理品质。心理弹性属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现已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然而,目前在科学意义上,心理弹性的概念仍未有统一和明确的定义。
一、心理弹性概念的界定
有学者将心理弹性的定义大致分为三类:结果性定义、能力性定义和过程性定义[1]。其中过程性定义中,如:心理弹性是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2],它即强调个体较好的适应能力和结果,也描述了危险性及保护性特征之间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因此其被广大学者认可并引用。本文将心理弹性定义为:个体应对挫折和压力的特质或能力,也可以指个体经历挫折后获得良好适应的结果,还可以指个体抵抗挫折和压力的过程[3]。
心理弹性存在着个体先天生性差异,更容易受到后天因素如教育、训练等的影响。心理弹性作为个体应对压力所表现出来的的一种形式,它能较好地化解压力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增强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目前大部分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较高,但影响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因素表现力也较为突出,更应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因素
有研究者将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化归为三类:(1)个体层面,如个人特质或能力;(2)家庭层面,如家庭支持系统等;(3)社会层面,如学校教育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4]。
(一)个体层面
有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积极应对与心理健康问题、躯体症状、焦虑失眠和社会功能紊乱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与其呈显著正相关。同时还发现,积极应对在心理弹性和躯体症状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表明高心理弹性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应对方式也更积极[5]。
另有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弹性之间均有显著的正相关,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弹性的影响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6]。
(二)家庭层面
家庭经济水平会影响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发展,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弹性受家庭收入方面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家庭收入水平是唯一与大学生心理弹性总分正相关的因素[7]。家庭教养方式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产生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在家庭教养方式中,父母温暖理解对孩子的弹性水平具有很大的影响,成为大学生最坚强的心理后盾[8]。
(三)社会层面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有显著的正相关,对大学生心理弹性产生显著的正向预测,并且这一影响过程会通过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来实现[9]。
三、提高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措施及建议
近年来,心理弹性方面的研究更多的注重挫折教育和干预,通过解决问题和个人与环境的互动来提高个体心理弹性的水平,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目前国内关于提升心理弹性方面的教育政策和干预机制尚未健全,亟需寻找一条将个体、家庭和社会等多层面融入的解决途径,大致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个体层面需增强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内在力量,培养学生抗挫能力及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二)家庭及学校层面可建立家庭与学校的合作机制。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学生心理弹性的直接因素,具有特殊而不可替代的地位,应当重视家庭支持系统的构建。此外学校和家庭的沟通、老师和家长的交流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做到问题的提前预防和因材施教。
(三)社会层面的政策和环境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无论是教育者或者教育政策的制定者,都应充分挖掘社会积极、健康、向上的各种力量共同帮助大学生建立优越感和融入感,从而在就业和社会实践中实现心理弹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偉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1):91-98.
[2]Luthar S .S ,ciicchetti D.,Becher B.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a critical evalu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 [J] .Child Development,2000,71,543-562.
[3]张光珍,王娟娟,梁宗保,邓慧华.初中生心理弹性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01).
[4]Olsson,C.A.,Bond,L.,Burns,J.M.,Vella- Brodrick,D.A.,& Sawyer,S.M.Adolescent resilience:a concept analysis[J].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3,(01).
[5]李玲.应对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所起的中介作用[J].新西部(理论版),2013(10):134+138.
[6]刘燊,李丹丹,张林.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弹性影响的实证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4):15-19.
[7]刘明波,李淑臻.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1(09):73-77.
[8]朱丹.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父母教养方式、大五人格的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4):45-47.
[9]李丹丹,刘燊,赵凯莉.神经质和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4):14-18.
作者简介:李想想(1990.01-),女,汉族,河南禹州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