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夷山地方文化发展现状及优化策略

2019-12-23黄慧聪陈小兰郭重孟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武夷山朱子茶文化

黄慧聪 陈小兰 郭重孟

武夷山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地方文化,这些文化都是值得被继承和弘扬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但是武夷山的地方文化发展至今,与其他方面相比显得相对缓慢。本文主要针对人们对武夷山地方文化的感知度方面对其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

一、概述

武夷山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地,自古就是历史文化名山,4 000多年来形成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存可以总结为:有以架壑船棺为象征的古越文化,以城村汉代闽越王城为标志的闽越文化,以朱熹为代表的朱子理学文化,身为世界红茶发源地的茶文化等;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如“喊山”“开山”“拔烛桥”“柴头会”“闰月饭”等。这些文化都是值得被继承和弘扬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但目前武夷山地方文化的发展并不乐观。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法。针对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问卷包括3部分内容:人们对武夷山地方文化的了解、对武夷山地方文化宣传的感知、对武夷山地方文化的偏好等。问卷采用方便抽样的办法,以电子问卷和现场发放的形式进行,现场发放的地点主要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和武夷学院。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100%。

三、武夷山地方文化发展现状与不足

(一)大部分人对武夷山的地方文化有一定了解,但了解层次较浅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无论是游客还是未曾来过武夷山的人,对于武夷山的地方文化都有一定了解或印象,但都局限于一些能够被直接感官感知的地方文化,比如茶文化,并且对茶文化的感知也局限于较浅显的层面,在询问游客对武夷山茶文化的了解时,大部分游客仅仅是知道武夷山的大红袍,甚至对大红袍背后的文化故事也并不了解,仅限于知道有这样一件事物;而对于较深层次的地方文化,如闽越文化、朱子文化等感知度较低。

但是我们也发现,武夷山的本地居民对武夷山的地方文化了解较少,甚至低于来武夷山旅游的游客,他们对武夷山地方文化了解较多的是茶文化,这可能与武夷山较多人从事茶叶生产有关;对朱子文化的了解最少,仅有14.29%,这对武夷山地方文化宣传和保护是极为不利的。

(二)人們对武夷山地方文化有一定的偏好,但分布不均衡

人们在对武夷山的地方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也会产生一定偏好,通过调查发现人们对武夷山的茶文化偏好较高,尤其是未来过武夷山的人,对茶文化的偏好达到100%,游客达到了91.3%,甚至有游客表示来武夷山旅游就是为了茶文化来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文化对游客的吸引力。在此次调查中学生群体对武夷山地方文化的了解较多偏好也较为平均,这可能与学校的教育有关,由此可以看出,武夷山的学校对武夷山的地方文化普及还是较为重视的。其他人群的偏好多针对茶文化,这也与他们对武夷山地方文化了解得不够全面有关,相关部门应当对强对武夷山地方文化的全面宣传。

(三)有一定的地方文化氛围,但感知度不高

虽然人们对武夷山的地方文化都有不同程度地了解和偏好,但是对在武夷山当地感受到的地方文化氛围都不是很高,游客和未来过武夷山的人群对武夷山地方文化氛围的评价较高,这与他们所接触到的信息有关。游客来武夷山旅游时,通过导游人员讲解、游玩过程的体验和相关旅游产品、景点的直观视觉冲击都为游客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而未来过武夷山的人群则是通过网上相关资料和宣传,这样有针对性的资料也能够为他们营造一种文化氛围。

但是学生群体和武夷山的当地居民对文化氛围的评价都不高,此次调研的学生多为武夷学院的学生,他们应当是生活在武夷山地方文化中朱子文化气息最浓厚的地方,但是他们对其的了解和感知度都不高,仅有几位茶学专业的学生,认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浓厚的茶文化;而对于长期生活在武夷山的本地居民来说,他们应当是最了解和熟识武夷山文化的,但是他们也纷纷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感受到这些文化的氛围,仅有在部分特殊的节日,如“柴头会”“喊山”时能够感受到。

(四)宣传力度不够大、宣传不够全面

随着近几年文化旅游的发展,武夷山对地方文化的宣传也加大了力度,但是宣传效果似乎不是很好。学生群体可能是因为日常生活中教师的提及次数和讲解较多,对宣传的评价也相对较高,但是在未来过武夷山的人群中,55.56%的人认为有一定的宣传力度和效果,44.44%的人没有感受到武夷山对地方文化的宣传;而在对宣传最敏感的游客群体,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这一方面的评价也较低,有33.47%的人认为宣传较少甚至没有宣传,有游客表示他们所接受到的关于武夷山的信息多为景点景区信息,对地方文化的信息少之又少,有的甚至从未听说过,而导游在讲解过程中也甚少提及。如闽越文化、船棺文化和三教文化,在未来武夷山前,他们表示极少看到此类文化的宣传,都是在来了武夷山后才了解原来武夷山还蕴含着这些文化,同时他们也表示这些文化对他们也有很高的吸引力,由此可见,武夷山在地方文化宣传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到位。

四、武夷山地方文化发展的改进策略

(一)加强对武夷山地方文化的挖掘

武夷山的地方文化内涵深厚且种类丰富,但是截至目前,大众所接收到的关于武夷山地方文化的信息都是较为浅显的,以朱子文化为例,除学生群体外,有近70%的人知道“朱熹是大思想家”,但是仅有30%的人听说过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思想,而对于理学思想对封建社会后期的地位仅仅只有3个人有一定了解。

朱子理学作为封建社会后期的正统思想文化,内容涉猎思想、历史、宗教、文化各个领域,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为人们一切行为规范的准则,曾代表中国文化的最高峰。武夷山作为朱子理学的发源地,应当对这种文化进行深层次挖掘,让大众更深入地了解它的内涵,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仅仅停留在一个浅显的层面上,只有了解才能产生认同感,只有产生了这种认同感,武夷山的朱子文化才能被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对于像闽越文化、船棺文化这类大众了解较少的文化更是如此,并且这类文化给人的神秘感,更有利于勾起大众的好奇心,激发他们了解这些文化的动机,同时还能丰富武夷山在大众心中的旅游形象,增加旅游吸引力。

(二)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口碑形象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武夷山地方文化宣传有一定的感知,但是感知度不高,这说明武夷山对地方文化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当地人群外,人们通过网络接受到的关于武夷山地方文化的信息最多,其次则是来自亲朋好友的描述,因此武夷山可以针对这两个方面做好宣传工作,一方面,加强网络宣传使未了解武夷山地方文化的人群能够了解到相关信息,对武夷山地方文化有一定了解和偏好的人也能够在网络上查询到相关信息;另一方面,要做好口碑形象建设,使来过武夷山的游客对其地方文化有一个良好的印象,通过他们对武夷山地方文化的口口相传,起到宣传的作用。

对于学生群体,除了网络外课堂是他们接受相关信息最多的地方,同样的他们也是相对更了解武夷山地方文化的人,因此学校也可以设立相应课程,如:“茶文化”“摩崖石刻”“武夷文化研究”等,更好、全面地宣传和推广武夷山的地方文化,使其能够得到更好传承。

(三)提高对武夷山地方文化的重视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武夷山当地居民无论是对地方文化的了解还是文化氛围的感知都处在较低水平,这说明武夷山的当地居民对地方文化并不重视,他们对地方文化的了解只局限于“茶文化”这一部分,对于像闽越文化、三教文化这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的地方文化鲜有人知,仅有在上学的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有一定了解。但是在询问过程中也发现,当地的中小学并没有开设相关课程,这从侧面反映了当地政府对武夷山地方文化还不够重视。

但是武夷山的诸多文化都能与日常教学进行结合,以石刻文化为例,武夷山摩崖石刻众多,从魏晋到近当代共有500多平方,其中涉及很多文字现象是“古代汉语”课程“文字”教学中鲜活的资源,武夷山地方文献中也有大量词义、词汇教学用例。例如:刻在九曲溪沿岸石壁上的朱熹《九曲棹歌》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然而《九曲棹歌》中的版本异文竟达20多处,其中“终日—镇日”“舟—船”等,作为同义词异文,它们体现了新词与旧词、书面语与口语的关系,也是很好的古汉语教学用例。

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将地方文化纳入课堂的方式,通过日常教学,培养下一代对地方文化的重视和理解,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对武夷山地方文化的保护,还有利于对地方文化的进一步挖掘和氛围营造。

(四)增强地方文化的感知度和体验性

对于游客而言,文化旅游产品感知与认识程度也主要限于最具视觉冲击、最直观的文化旅游产品。这对地方文化来说也是如此,较强的视觉冲击和直观感受有利于提高对它的感知度,因为茶文化的视觉冲击和直观感受较高,人们对它的了解和偏好也较高。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增强武夷山其他地方文化的体验性,促使人们不断了解这些文化。以“喊山、开山”和“枫坡拔烛桥”为例,这两项活动都有极强的视觉冲击,人们也可以参与其中,增强它的体验性,“柴头会”也是如此,这几项民俗文化活动仅有部分当地人了解,其他群体除小部分学生外,都表示没有听说过,这些活动对武夷山地方文化的宣传和推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导游人员的文化素养,增强导游词的文化性,让游客通过导游的解说感受到武夷山浓厚的地方文化,而不是仅仅向游客讲述一些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甚至在游客主动询问时,无法回答游客的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建造、恢复古建筑,如特色茶馆、古书院、古民居等,让游客通过视觉感官体会到武夷山的文化氛围。上述方式都能增强人们的感知度和体验性,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武夷山地方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五、结语

武夷山的地方文化文化蕴涵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资源、活动、设施、服务、节日等都是这些文化的载体和展示渠道,它们共同对武夷山地方文化内涵进行诠释,人们通过它们来体验、感受旅游地的特色和文化。我们常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武夷山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可以将这些文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通过各种文化载体展示,将深层次的文化诠释为易被游客感知的文化产品,这样的文化对游客而言更具有吸引力,能真正发挥“灵魂”的作用,同时也可以让这些优秀的地方文化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认同,在开发中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

(作者单位:武夷学院旅游学院)

猜你喜欢

武夷山朱子茶文化
它们的家园——武夷山
“理一分殊”是朱子學的“一貫之道”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多肉
大美武夷山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My Diary
风雨廊桥——武夷山馀庆桥
“朱子深衣”与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