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四川藏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2019-12-23杨伊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藏区文旅四川

杨伊

2018年,国务院成立文化与旅游部,近年来国家层面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政策,更大力度推动了文旅产业融合。要实现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需要产业之间融合发展;建设旅游村寨和特色文旅小镇,实现民族文化风情深度体验游;开发新兴专项旅游产品,大力孵化文化创意新型精品;借力造势,全方位宣传推介藏区文化旅游。四川藏区的旅游发展应以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为基础,将文化旅游做成四川藏区的优势品牌。

引言

四川藏区包括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凉山木里藏族自治县,共32个县市,面积24.59万平方千米,占四川省总面积的51.6%,是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是康巴文化的核心区,也是唯一的羌族聚居区。四川藏区旅游资源丰富,九寨、黄龙、稻城亚丁等著名自然景观,与绚烂的藏羌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使四川藏区成为我国西部最富魅力的旅游胜地之一。四川全省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50%以上汇集在藏区,待开发的世界级旅游资源60%也集中在藏区。

2014年,《四川藏区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中明确提出“藏区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生态旅游经济上来,建立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目标,旅游业已成为四川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2016年,四川藏區旅游总收入达到443.4亿元,是2010年的4.6倍,年均增长28.8%。与此同时,藏区旅游将重点转移到发展生态旅游经济上,文化旅游发展滞后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对四川藏区如何更好地发展文化旅游进行探讨。

一、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性

2018年,国务院成立文化与旅游部,近年来国家层面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政策,更大力度推动了文旅产业融合。比如,在《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发展文化旅游,扩大休闲娱乐消费。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到要推动旅游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融合发展。同时提出要科学利用文化场所开展文化旅游,如传统村落、文物遗迹及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世界文化遗产展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将旅游业与剧场、演艺等产业深入融合,共同开展文化体验旅游。

旅游是进入新时代人们提高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如今,游客已从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的浅层观光阶段过渡到旅游目的地地域文化深度体验需求的转变。只有“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和更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如旅游和文化遗产相结合,能够发展研学旅行和传统村落休闲旅游;旅游和文化创意及数字文化产业相结合,能够发展文化演艺旅游;旅游和红色文化结合,能够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旅游和健康医疗相融合,能够发展生态养生旅游、温泉旅游、老年旅游。文化资源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最深厚、最持久、最具魅力的元素。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游客对多样性的文化旅游资源需求更强烈,游客进行出行选择时更加注重文化体验,甚至决定了当地旅游业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二、四川藏区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四川藏区政府对于文化旅游的发展越加重视,当中并不乏文化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但是总体上还是存在文旅发展滞后、文旅资源开发层次浅、文旅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

(一)自然生态旅游的重视远大于文化旅游

四川藏区汇集了风貌绝伦的自然资源,拥有九寨沟、黄龙等闻名世界的世界自然遗产、稻城亚丁等4个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地质公园,5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等。2014年,《四川藏区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中明确提出“藏区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生态旅游经济上来,建立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重点打造大九寨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G318/317最美景观大道世界旅游目的地、大香格里拉-环贡嘎世界高山生态旅游目的地、大香格里拉-环亚丁世界山地旅游目的地等项目,省委省政府把重心放在藏区的自然生态旅游上,忽视了文化资源开发。藏族文化瑰宝《格萨尔王传》、藏戏、唐卡、藏医药、石刻、建筑等藏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遗产还未很好地与旅游相融合,文化旅游资源还未形成旅游品牌。

(二)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开发层次浅

四川藏区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具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1 200余年历史深厚的宗教文化和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甘孜州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茶马古道的主线、是香格里拉的重点区域、是格萨尔王的故乡、是响彻世界的歌曲《康定情歌》的发源地;民间歌舞有欢快热烈的巴塘弦子、踢踏舞,新龙锅庄。阿坝州有著名景点九寨沟、黄龙,还有羌族的羌绣、羊皮鼓舞等民族文化资源。凉山州木里县有川西藏族山歌、木里藏式茶具制作技艺、木里藏传佛教金刚神舞——“杜基嘎尔”、牛羊毛手工编织技艺等文化资源。目前藏区中还有未被国家认定的4A级、5A级旅游资源,绝大部分的旅游资源都是属于三星级或二星级旅游资源,缺乏王牌旅游产品,会削弱对于外界的旅游吸引力。此外,旅游产品结构也较单一,丰富的藏文化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当地丰富的生态农业资源只开发其基本属性的功能,还未升级成休闲娱乐方面的开发;藏传佛教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少之甚少;羌绣、藏式手工编织产品创新少;目前康巴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较为完善,而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嘉绒文化、木雅文化、帕错文化等)产品开发不够深入。

(三)资金投入和宣传造势不够

文旅产业的投资渠道为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外资进入。目前,藏区的投资渠道主要还是以政府为主,投资渠道过于单一和狭窄。四川藏区大部分是高原气候,年平均气温低,干旱少雨,自然灾害较多。藏区农牧业受到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地方财政有限,阻碍文化旅游发展。同时文旅宣传尚有欠缺,应强化宣传促销,提升四川藏区的美誉度。

三、四川藏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

目前,四川藏区应充分抓住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这一机遇,合理利用地方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培育出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加大产业间融合,提高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创意度,逐步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成为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笔者思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四川藏区文化旅游的发展。

(一)产业融合,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深度挖掘高原生态和民族文化内涵,重点打造嘉绒藏族文化旅游区、康巴文化核心体验旅游区、红色文化旅游区等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应以“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这项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为契机,规划实施好重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加大力度建设集体验、休闲、演艺、餐饮、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项目。目前,四川藏区正在建设推进稻城亚丁演艺中心、康北格萨尔文化产业园区、北川羌绣文化产业核心基地建设等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还应重点开发民族宗教文化、手工编织技艺、藏医学等文化资源,打造以藏传佛教为主题,康养文化为特色的主题园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非遺项目在旅游活化过程中保存生命力,旅游地也因非遗的注入增强其活力。可以引入“养生”等网友热议话题,结合传统藏医药等推出非遗养生。搭建平台,请当地人真实还原非遗的场景,加入手工编织、藏绣羌绣体验式项目,打造非遗文化节等活动,让游客有机会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

(二)建设旅游村寨和特色文旅小镇

藏羌彝走廊是一个丰富多彩民族文化的文化聚集地带,是我国及世界上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宝库。藏羌彝走廊区域建立一批特色民族文化村寨,既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载体,也为民族文化产业的文旅融合提供了空间。建设藏家乐、牧家乐,让游客能够深度感受藏羌文化,实现深度体验游。民族村寨中建设民族文化旅游体验园区,融合民族风情展演、民族风情体验、竞技项目体验等多种体验项目,打造以民族文化为特色,集文化传承、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复合型民族文化旅游体验园区。将少数民族的节庆文化、歌舞文化、建筑文化、体育文化、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等进行文化资源整合,促进文化和旅游相结合。还应推动民族特色村寨文化品牌建设,形成专业营销方案,采用多种宣传措施,有效推广农副产品,建立四川省藏羌彝民族村寨品牌。借鉴云南楚雄“彝人古镇”“沙坡头水镇”等优秀文旅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打造以民族文化风情为主线,汇集各类非遗产品、购物休闲娱乐为主题,以民族文化主题酒店、民族文化体验式互动展演等为辅助的游客体验中心。

(三)开发新兴专项旅游产品,大力孵化文化创意新型精品

开发民族传统工艺产品,发掘藏羌等民族文化元素的深层次含义,加快传统民族工艺与创意、时代元素相融合,提高工艺品的创新性、多样性。深度研发藏族祥巴、藏族传统编织、藏医药、藏香、羌绣等文创产品,推进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拓展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渠道,实现农户通过传统手工艺增长收益。积极开发红色文化旅游产品,充分挖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加大投入红色旅游精品路线、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同时,大力发展旅游演艺产业,将藏羌的传统民间歌舞、民间传说等素材进行创意设计,创作出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内涵的实景演出。加强舞美设计、舞台表现技术,将藏区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创造出类似《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等享誉国内的大型实景演出。依托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建设世界级摄影基地。积极推动音乐产业发展,打造红原雅克音乐节、康定情歌音乐节、凉山火把音乐节等,以举办音乐节活动的形式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增加文化旅游内容及客流。通过打造旅游地音乐名片、发展音乐节会旅游、开发式保护民间音乐资源、培育演艺市场、开发音乐旅游商品、发展传媒音乐等途径,推动旅游音乐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发挥叠加效应。

(四)借力造势,全方位宣传推介藏区文化旅游

政府必须和少数民族村落居民达成共识,共同认识到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让当地少数民族百姓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各种文化旅游节、文艺演出的活动中。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加强与《国家地理杂志》《大美中国》等主流媒体栏目对接合作,在央视平台展现藏区藏传佛教向善文化、洛克线探险穿越、稻城亚丁醉美雪山自驾等精品旅游资源,为藏区旅游造势。组团赴浙江、广东等援藏地开展旅游推介会,利用旅博会、西博会等重大旅游节展示藏区风采,不断提升四川藏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和知名度。在宣传手段和渠道上,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和抖音等客户端,比如藏区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拍摄唱歌、舞蹈或者美食美景等内容的短视频放到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体验当地民俗风情。

四川藏区必须以文化为根本,深度挖掘民族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将文化旅游做成四川藏区的优势品牌。

(作者单位:西昌学院)

猜你喜欢

藏区文旅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文旅照明的兴起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论藏区社会控制与赔命价习惯法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