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培养和塑造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分析

2019-12-23张赛鸿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7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与法律学生培养中职教育

张赛鸿

摘 要:在中职学校中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律》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以德育教育理论为基础转向社会实践,养成学生工匠精神,并对培养优良品德和锻炼意志品质都有着较好的效果。本文基于目前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新时代中职学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机制与方法。

关键词:职业道德与法律 工匠精神 学生培养 中职教育

引言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时代,在新的历史时期学生德育工作具有复杂性、时代性、系统性等特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多次提到思想政治教育要依托于时代特征,实践才是育人教育的根源,对于育人教育机制指出了实践的重要性。现在的中职学校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技能型劳动者的中坚力量,中国梦的创造需要不断有年轻人的加入和接力才能实现,针对广大中职学校学生的育人机制需要在他们的思维意识上加强工匠精神教育,特别在当前多元文化不断冲击的时代,育人教育更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优势,下面我们从培养和塑造学生工匠精神出发进行分析探讨学生德育工作。工匠精神培养是中职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步入社会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有必要创新和探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1]。

一、工匠精神的基本概念

在现代社会工作体系中,工匠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精神内容,是一种永无止境的钻研探索精神。在生活工作中,工匠们通过雕琢作品,不断改良技艺,实现了产品层次的不断升华。在工匠工作中,工匠们对于细节有着极高的要求,热衷于追求完美与极致,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在现代社会生产和发展体系中,工匠精神是一项重要的精神内容,特别是对于制造业而言,更是有着极强的引领作用,其中包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等多重内涵。随着现代中职教育的发展,对于工匠精神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引导学生积极钻研精神,提升自身能动力,最终达到更高的学习境界,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

二、培养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意义

中职学校的学生的普遍年龄在16-18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懵懂时期,他们对社会和世界有了一定的认知,但是还不够完整,对于事物的判断能力也偏弱,这个时期也正是所有人都会经历的青春期,对于形成学生的三观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很多思想和精神上的影响甚至会伴随学生一生。通过《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工匠精神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和身边的同学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并为今后的品格塑造有重要意义。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还能在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融入集体和完善自身素养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中职学生在校期间虽然只有短短三年,但是这段时间非常宝贵,毕业之后学生就要走入工作岗位,而当代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再是单一化,而是工种岗位的划分更加细化,所以就需要各岗位的工作人员要有工匠精神,不仅有自身专业长处,还要学会和其他同事互相配合,共同促进一个部门或一个团队向前发展[2]。

三、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目前的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首先教学普遍以老師为教学主体,学生仅为学习的客体存在,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就是学生一切听从老师“指挥”这样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也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培养,往往导致学生机械往复的无意义活动。其次是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形式相对单一,一般情况下都是学校或老师编排好了整个教学过程,并没有注重学生自身的喜好,遏制了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发展,也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是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师思维要转变,老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时代变化,来变革教学理念,给予学生更多的自身发展空间,注重学生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运动中的工匠精神的培养,提升《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身的钻研思维,让学生在《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习中促成良性思维循环和互动。

四、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

1.创新《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理念

在探索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创新过程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要坚持理念先行,从多元化的角度创新《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理念。在工匠精神教育实践中,很多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思维,没有认识到现代《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育发展方向,认为按部就班开展教学,就能满足当前学生的成长需求。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如果没有先进工匠精神教育理念的指引,现代《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很难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实践中,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师要认识到现代教育的特征,通过采取多元模式,充分汲取多种教学方式的优势,探索科学的教育手段,构建多元化课堂,将学生带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中,提升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律》学习效果,培养和塑造学生工匠精神。

2.探索团队学习模式

现代工匠精神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更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在开展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团队学习模式,通过团队学习,提升学生的合作与钻研能力。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越来越讲求团队配合,从学科教育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是现代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开展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合作学习中,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对学生进行合作分组和搭配,通过有效的交流互动,共同解决教学难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实践中,团队学习是一项有效的策略,有待教师深入挖掘和探索,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作用[3]。

3.注重构建课程教育体系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师在开展教学中,都是按照既定的课程体系开展教学,没有有效融入工匠精神,进而在不同教学内容中构建起科学的连接体系,导致教学体系性不足。在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实践中,教师要认识到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探索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通过打通不同知识内容之间的隔阂,培养学生的大局观,引导学生从更高层面认知《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提升《职业道德与法律》综合素养。在教育实践中,中职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学习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对于不同内容缺乏有效的认识,如何探索科学的教育体系,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点问题。作为教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加强对于学生的引导,着力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升综合《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

4.优化《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准备工作

在开展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要想有效渗透工匠精神,要注重优化《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课前准备工作,进而有效利用课堂时间,保证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课前准备工作,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要加强自身备课工作,做好课程准备,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预判,通过精心的问题设计与课程引导,提升学生的认识能力,有效保障课堂教学秩序和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前给学生布置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发挥自己的能动性,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提前准备学习内容,从多种途径进行提前预习,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在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实践中,只有通过课前教育的优化,才能保证课堂内有限时间的教学效果,实现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创新目标。

5.注重开展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实践教育

在开展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实践教育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工匠精神。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深入,现代教育强调实践教育,对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注重开展实践教育,拉近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与生活的距离,让教育理论在生活实践中得到有效检验,同时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进而在理论课堂上寻找答案,实现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有效互动,提升综合教育效果。作为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师,要认识到这种教育发展方向,充分开展《职业道德与法律》调研工作,找到链接《职业道德与法律》知识与生活实践中的纽带,让《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真正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机融合起来,起到有效的教育引导作用,让《职业道德与法律》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6.通过志愿服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志愿服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志愿服务,通过无偿的服务,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志愿者服务的人群基数也很大,在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多方加强合作才能促进志愿者服务体系的组织化和集成化,志愿者服务工作并不能单纯依靠每一个中职学校的“单打独斗”就能有效完成的,而是需要将学校的单一管理模式转化成社会共管模式,只有构建具有枢纽型的志愿者服务平台才能将志愿者聚集到一起,彰显中职学校学生的群体性力量,在平台上可以科学化地对志愿者进行管理,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让服务质量和志愿者输出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我们正处于一个社会大发展的时代,科技和信息瞬息万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特点,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好现代科技手段,将志愿者服务实现社会多元化和统一化,深入研究平台的枢纽功能和组织功能,让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培养敬业精神,保证志愿者服务的精准到位,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服务质量上。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当代社会更加注重工匠精神培养,是由于社会不断发展所决定的,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企业,工匠精神都是学生步入社会后受到重视的品质和要求。在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提升职业素养,为今后走进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海.浅谈"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育[J].职业,2017(15):100-101.

[2]袁岳霞.浅析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工匠精神"的培育[J].教育现代化,2018,5(40):33-34,50.

[3]冷杰.工匠精神在德育课程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高新区,2018(16):97.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与法律学生培养中职教育
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高等数学教学研讨
中职新生英语教育之我见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职业中学《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探究
浅谈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论机加工实训的综合一体化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