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电子商务的智慧农业发展探析

2019-12-23卢忠敏

现代企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产品经营

卢忠敏

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的新型概念,这是现代思维理念与互联网方面结合而产生的成果,在目前的信息时代,农业、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不再被限制地区,不再被运输限制。通过电子商务、大数据、云计算,促进农业、农副业生产经营的良性发展,从而建立农业智慧经济体系,农业产品也从电子商务等运作体系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农业经营体系更加的完善,而走向规范化、平台化。

一、电子商务对于农业的作用与改变

1.传统农业经营的弊端。我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部分的农村都在经营着水稻、水果等农业、农副业产品,而这些作物在以往的经营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运输方面,传统的经营模式对于运输的时间要求很高,同时农业从业人员没有更好的经营平台很难将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容易导致滞销。还有传统的农业农副业有着很大的地区性限制,同一地区的农产品生产过多会导致这一地区的农业从事人员无法盈利甚至导致亏损。同时销售渠道的单一也容易导致农产品滞销,农产品的保质期限短,滞销对导致农产品的严重浪费。

2.农业电子商务对于农业的作用。电子商务是现代互联网经营的新概念,而农业电子商务是以农产品、农副产品为基础,主要涉及农产品的生产、经销、支付、售后、物流等方面。以互联网为平台,农业产品可以得到更大的经营空间,产品的经营不再限制地区。同时借用互联网技术,农业经营的支付等方面不再繁琐,同时对于客户而言,农业电子商务有利于农产品的信息沟通从而了解信息,避免了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损失。

3.电子商务对于农业的发展改变。传统的农业经营过于依赖店面的位置、经营的渠道、经营地区的供求,而电子商务对于农业经营来说没有这些限制,商家通过农业电子商务O2O模式即可以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能减少实体经营所产生的成本和时间。O2O模式的最大亮点就是生产者可以和消费者直接面对,可以最直接最快捷地了解互相的需求从而达到消费或经营目的,同时也能大量节约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不必要的人工费用。

二、农业互联网经营的主要模式

1.经营中的O2O模式。O2O是生产者直接面对消费者的经营模式,生产者可以通过这样的互联网经营模式直接将自己的产品资源、质量、价格等直观的呈现给消费者,同时消费者也可以直观的了解消费产品的具体信息。对于消费者而言,O2O的模式更加的便捷,减少了外出购买、挑选等时间成本和通过经销商的消费成本,使得购买信息更加的直观,购买体验更加的便捷。

2.电子商务中的社区经营模式。互联网的社区即是公告栏、群组、各大互联网平台等,并提供社区成员沟通的平台。目前的互联网社区主要模式有BBS、Usenet以及MUD等,而我国大多数的互联网社区模式都是通过BBS的模式组建的。电子商务可以充分利用其它的同步信息来形成可供依靠的数据进行社区发展与管理,农业电子商务的社区模式很大程度上可以使企业或者个体经营者快速而充分地了解掌握市场需求。同时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来说,互联网的社区模式可以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充分发挥农业电子商务的优势,更好的抓住国际市场的商机。

3.互联网信息综合服务。电子商务的信息综合服务主要是网站的建设、维护,而农业电子商务是通过有关农业技术、经贸等,由互联网社区向农业从事人员提供更加多元化、有效的信息、技术和所需的服务。这种服务模式更好的解决了我国农业发展中的许多困难和需求,能更加便捷的获取信息流、商机、资金流,同时也能规避互联网电子商务中可能产生的多余环节,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的迅速与精准。

4.第三方代理模式。在互联网经济中,第三方交易属于线下与线上之外的交易模式,即B2O模式。这种交易模式的特征便是交易双方将交易活动交由第三方中介来完成,这不仅可以提高交易的信任度,还可以有专业人士精准引导电子商务的互联网交易流程。通过这种交易模式可以获得更多准确的相关性信息,能促进并提升产品在互联网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品牌影响力。

三、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状态

1.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在云计算、数据等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下,商务的发展也得到了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而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农业也应该积极的参与到互联网经营中来。目前以“互联网+”的现代网络技术模式在我国被广泛运用,人们的观念在逐渐改变,同时商务的发展模式也要进行发展与创新才能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作为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电子商务可以有效的提升市场经营的竞争力,更好地为经营模式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

2.农业电子商务新政策。在我国市场不断以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下,由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引导农业生产者接触电子商务。构建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创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并以乡镇或者村为单位将从农这集结,地方政府结合农业生产需求为生产者构建专业化对农产品、农副产品的种植、养殖、销售和市场供求和互联网交易等需求。

四、实现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路径

1.构建安全有效的平台。通过选择,构建合适、安全的信息互联网平台,对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改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使产品信息更加的透明化有助农产品的安全性,提高农副产品的使用效率。加大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投入来减少互联网运营成本,加强地区的网络信号普及,缩小地区网络信号差距,为开展农业互联网平台提供技术性的支持。

2.解决农产品运输配送限制。农产品的运输与配送一直是农业生产者们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构建更安全有效的配送渠道,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技术改造农产品的流通问题。建设现代化农产品的物流配送体系,加强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筛选、监督、更换,与政府相关部门协商投资构建新型物流运输渠道,以达到解决农产品的运输配送瓶颈。

3.建设品牌和专业化的服务。电子商务的显性特征第一个就是商品的品牌,再就是经营中专业化的服务。因而需要通过互联网媒体广泛开展宣传,塑造农业产品品牌并提供高效、全面、优质的服务。通过互联网媒介宣传推广来打造特色品牌巩固多地區的消费市场,同时有关部门应严格把关,定制农产品的质量、包装标准,降低资源浪费和提高产品安全性。

五、基于电子商务的智慧农业的发展运用

1.现代智慧农业的概念。“智慧农业”是应用现代技术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及经营活动方式,包含了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专家技术,实现了传统农业现代化管理模式。“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现代化发展阶段,集现代化技术为一体,实现智能、合理、有效的生产方式及经营方式,对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2.农业电子商务对智慧农业重要性。农业电子商务对于智慧农业的重要性相较传统农业经营是巨大的,在依托农业电子商务的平台下,可以给大众更加直观清楚的看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有利于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的放心。就目前的农业生产来说,大部分的农产品企业都依托于智慧农业,经销渠道更加的依靠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农业电子商务对于智能农业来说可以带来更加透明的信息。对于相关部门的监管更加便利,对于销售活动更加便利快捷成本更低。

3.智慧农业的农业互联网发展趋势。如果说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那么农业互联网便是农业经销的发展趋势,二者结合更加的体现了农业活动的现代化智能发展模式。农业电子商务对于智慧农业来说如同如虎添翼,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能让消费者更加的放心,电子商务的农业销售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加的便捷,智能农业模式对于传统农业模式的农业电子商务能带给消费者更加适合的选择方向。

六、智能农业相较传统农业对于农业电子商务的重要性

1.传统农业到智能农业的发展趋势。传统农业生产活动主要依靠人力,农忙时需要大量的人工,对于人力资源是十分浪费的,同时传统农业对于生产管理无法做到全面性、准确性、专业性。所以传统农业到智能农业的发展是有需要和有必要的,大型从事农业生产的企业面对大规模的农业生产需要更加规范的管理,对于智能农业比传统农业有更大的需求。同时智能农业相较传统农业具有科学的优势,对于消费者的需求有更多的满足方案,更加符合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2.农业互联网带给智能农业的有效性。相较传统农业智能农业更加的依赖农业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对于智能农业来说有更加广阔的经销渠道,能够更加直观的将安全有效的生产画面呈现给消费者让消费者更加的信任智能农业。对于企业来说智能农业和农业互联网相结合更加能够打造企业品牌,创建更加全面的发展空间,对于成本的控制以及生产的管理更加的合理有效。

3.农业互联网与智能农业结合的发展。对于企业的发展空间来说平台是至关重要的,而农业电子商务相较传统农业来说平台更加的大,更加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对于政府部门来说智能农业的生产模式对于监管更加的便利,对于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有着更好的前景。

对于传统农业,智能农业拥有更加直观的优势,合理科学的管理、专业化的生产经营对于消费者来说能更加信任产品的质量,而农业电子商务相较传统农业经营能够更加直观的将现代化的智能农业带到消费者面前。

(作者單位: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贸易学院)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农产品经营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