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属国有文化企业加强党员管理的实践与启示

2019-12-23王勃

现代企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党员文化管理

王勃

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和“魂”。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作为党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国有文化企业党的组织建设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迎来了新的历史挑战。目前,省属大型国有文化企业主要有陕旅集团、广电集团、陕文投集团、新华出版集团、演艺集团、西影集团等单位,行业覆盖了自旅游、出版、影视、运营、演艺、金融、文创等全产业链,综合省属国有文化企业党建及党员管理情况分析,陕文投集团板块布局齐全、产业集群生态圈完善,无论从产业发展,还是企业管理、党建工作等各方面均具有典型代表性。

陕文投集团成立于2009年6月,以“让陕西文化走向全国、让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为使命,以文化精品打造、文化景区开发、文化平台建设、文化资本运营为重点,深挖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提升陕西文化的全国品牌、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历经十年发展,拥有总资产达到180亿元,形成覆盖影视生产、文化旅游、文化金融、艺术品投资、文化传媒、文化商业六大板块22家子公司的产业格局。在推动企业发展过程中,陕文投集团始终把组织建设作为基本要求,现有党支部22个,共有党员300人,占员工总数的41%。其中,35岁以下党员215人,90后党员41人,研究生及以上學历党员109人,少数民族党员7人。党组织全面覆盖,力量配备到位。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党员。陕文投集团从整治突出问题、坚定理想信念、严格党员标准、强化规矩意识、聚焦追赶超越等方面强“根”固“魂”,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

一、党员管理的经验做法

1.坚持问题导向,打出“组合拳”。针对档案管理不规范问题,采取“五清三查”措施。“五清”,即清理档案资料、发展党员程序、党员关系接转等5方面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三查”,即开展党支部自查、集团核查、问题倒查,一一核实、分类处理。针对党员关系接转不规范问题,搭建“两册一平台”。“两册”即集团《标准化党支部建设操作手册》《支部书记工作手册》,“一平台”即党建信息化操作平台,一键将基层党建模块与微信公众号绑定,围绕党员培养管理等党建核心模块,搭建扁平化、可视化操作平台,确保了“党建任务即时推进、党员信息一目了然”。

2.坚定理想信念,拧紧“总开关”。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衡量党员的第一标准,坚持缺什么补什么、补什么强什么,建立陕文投照金干部学院,利用照金等陕文投自有红色文化旅游阵地,加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先后举办集团高级党员管理干部、中青年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等各类培训班160批次,受训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3000人次,开展主题党日系列活动200场次,通过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

3.严格党员标准,坚守“生命线”。针对影业系统党支部业务分散全国各地,流动党员较多、管理难度大的实际,落实流动党员到流出地党组织报到、组织关系隶属、固定联络员三项制度。明确党员可以流动、组织生活不能随意、党员标准不打折扣,利用微信群、钉钉群、QQ群、视频会议等平台,实现党费收缴、组织生活、学习教育、思想汇报、活动开展“五不落后”,为流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搭建有效平台,避免了因党员流动造成的管理松懈。

4.聚焦追赶超越,争当“急先锋。把党员管理与作用发挥统一起来,在企业发展实践中强化党员管理,用发展效果检验党员管理的水平。2018年3月,陕文投在三农题材电视剧《一号文件》筹拍中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剧组临时党支部,著名导演阚卫平担任支部书记,将演职人员中的党员同志纳入组织教育管理,带领剧组主创和全体演职人员全力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让党的旗帜在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面临新形势、新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党员管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陕文投集团为代表的省属国有文化企业在组织建设、基层党员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概括为以下方面。

1.重业务轻管理。陕文投集团板块布局全省,22家党支部中除本部4个支部外,剩余18家下属公司党支部所在单位分布在6大板块行业里(其中5家党支部为异地文旅板块),18家下属公司且几乎全部处于战略规划调整期、市场运营培育期、对外合作拓展期、优势资源整合期、内部协同强化期。“五期”叠加,承担着繁重的经营业务压力,党员管理与核心业务结合不紧密,大而化之的情况依然存在。

2.流动党员管理难度大。文化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和文化密集型产业,人员高学历、思想多元的特征明显,35岁以下党员占到总人数的71.7%,人员流动性偏高,党员组织管理周期短、难度大,经常出现“组织关系转接仍在办理,劳动合同已经解除”的现象。陕文投集团下属的影业公司党支部,在全国有15家院线,各党支部远离公司,流动党员较多,虽然探索建立了党建信息化平台,方便党员沟通管理工作的开展,但也存在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支部之间面对面交流少,在细节管理上有鞭长莫及、力不存心之感。

3.创新管理方法不够活。陕文投集团支部成立时间最长为9年,最短的仅有3个月,高学历党员、海归党员占比大,研究生以上学历党员达到36.3%。组织年轻化特点鲜明。现任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平均履职年限为4年,对党员管理工作既无规范成熟的经验可循,又缺乏行之有效的一整套机制保障。在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遵照上级党委要求开展“规定动作”的多,对结合自身实际,在党员关心关怀、活动组织等工作创新上“自选动作”少,对当前高效推动党员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三、加强党员管理的启示

综上所述,面对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巨大机遇,面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考核,面对企业转型发展和人员流动加快等内生压力,以陕文投集团为代表的省属国有文化企业在党员管理中取得的成绩难能可贵,存在的问题典型集中,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党员管理工作仍然是一项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重大历史课题。但也必须同样认识到,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持续深入开展新时代国有文化企业党员管理工作,必须在坚定理想信念、改善党员队伍结构、流动党员管理等方面深入思考、积极探索、确保成效。

1.坚定理想信念“铸魂”。党员队伍出现的问题,最根本的是党员思想上出了问题,没有拧好“总开关”。加强党员管理,一要把思想引领摆在首位,帮助党员开启思想上的“信号灯”,增强政治上的“抵抗力”。二要强化理论武装。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三要坚定文化认同。发挥文化企业与生俱来的文化资源优势,增强建设“文化强省”的信心和能力。四要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自觉在内心遵守《党章》,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

2.完善制度“强基”。加强党员管理,最可靠、最有效、最持久的是加强制度建设。一要强化源头治理,健全和落实党员管理常态化制度。加强调研、跟踪问效,及时了解和评估制度执行情况,推动形成科学规范、务实管用、针对性强的党员管理制度体系。二要不折不扣抓好制度落实。把制度贯穿于党员发展、党员评议、纪律处分、党费收缴、评优树模等党员管理的各个方面。三要积极探索省属国有文化企业党建联学联建工作制度,将常态化的研讨交流与组织调研,与企业文化建设、员工联谊活动等紧密结合,取长补短,交流互鉴。

3.正本清源“提质”。加强党员管理,要持续改善党员队伍结构,省属国有文化企业要着重解决把关不严导致“带病入党”问题。一要严格坚持标准和程序。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认真落实发展党员培训制、票决制、公示制、责任制,在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程序、严格把关。二要严肃党员发展工作纪律。对不坚持标准、不履行程序和培养考察失职、审查把关不严的党组织及其负责人、直接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4.创新方法“对症”。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一要做实基础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及时转接党员组织关系,核查党员档案,確认党员身份。二要对于因客观原因党员组织关系未能及时转入的党员,要求其开具党员证明信等材料,纳入所在支部的日常管理。三要推行“互联网+党建”管理模式。针对跨区域流动党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行网上党支部,为流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搭建有效平台。

5.典型引领“示范”。加强党员管理,要抓住党员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集团党委班子成员和党支部书记守纪律讲规矩、立身正行事端的作用,教育他们带头坚守原则,从自身做起,带头坚守正道,从小事努力,站稳精神与道德的制高点,推动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管一级的示范效应。注重面向项目建设、经营管理一线,培养选拔党员干部,加大对党员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企业经营能力、作风表现、廉政情况的考察,给优秀党员干事创业平台,带动更多党员凝聚发展合力。

6.正风肃纪“固本”。端正风气、整肃纪律,是加强党员管理的治本之举。一要下大气力整治发生在党员身上的不正之风,防范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漠、精神萎靡不振等行为,从严查处纪律松弛、效率低下、以权谋私等行为。二要紧紧盯住“四风”问题的新动向新变种,特别是对那些披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的隐蔽性问题,更要深挖细查、高压猛打,使之没有喘息之机和藏身之地。

(作者单位: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党员文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我是党员向我看
年味里的“虎文化”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