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示波器水平同步单元的实现方法

2019-12-23董祺圣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31期
关键词:同步示波器方案

董祺圣

摘要:对于模拟示波器的设计要求,除了需其有良好的线性锯齿扫描线和良好的垂直还原度,扫描信号和被测信号间的频率同步也至关重要。被测信号的周期为Tx,则锯齿波所产生的信号周期T需要满足为Tx的整数倍关系。当满足锯齿信号周期为被测信号周期的整数倍时,屏幕能稳定的显示信号波形,反之,波形会有轻微抖动,严重时肉眼根本无法完成观测。本文提供了一种水平系统和垂直系统同步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示波器;同步;方案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1-0282-02

1水平系统同步单元

1.1内外触发方式选择电路

本示波器通过面板开关进行触发方式的选择,当至“EXT”表示用外部的触发信号,“INT”表示内触发方式,如图1触发方式选择和差分电路。

当7K2打至外部触发时,高电平加至二极管2D4和2D5阴极,使它们处于截止。内部触发信号无法通过2D4和2D5进入下一级电路。另外一对二极管2D2和2D3阴极为负电压,处于导通状态,为外部触发信号提供了通路。外部触发信号由面板接口7J2送人信号,同时7J2既是外部触发信号的输入端也是外部水平扫描信号的输人端。外部触发信号送入由结型场效应管2Q1和三极管2Q2组成的源极跟随器进行缓冲隔离,其中调节电位器2W1可改变J67的源极电位和2Q2的基极电压,起到调整静态工作点的作用。由于2Q2的输出通路有两路:集电极输出x SIG;发射极电压取出外触发同步信号,因此调节2W2可改变2Q2的发射极电流,还将影响x SIG的信号增益,x SIG至此输入水平扫描单元。外触发信号经电压跟随取出至2Q5和2Q6组成的差分放大电路进行电压放大。

打至内部触发时,高电平加至二极管2D2和2D3阴极,使其处于截止,外触发信号通路短路。内部触发信号通路导通,内部触发信号从接口1X4输入,此信号来源于垂直放大系统中,是经放大的被测信号。通过2Q3组成的射极跟随器送入差分电路2Q5基极,此级基极电压由電阻2R8和2R9分压形成约为0.82V,发射极电流为82uA。

二极管2D3和2D5的作用:此两二极管随内外触发方式的不同,处于轮流导通状态,2R6和2R13分别为2Q5提供基极工作电压,如若将2D3和2D5短路,则9V经2R6和2R13向其基极供电,由于2R6和2R13为并联,所以将拉低2Q5基极电压。

2Q4组成的开关电路,当水平扫描速率开关位于xY时,设计要求水平扫描电路停振荡。同时,2Q4基极由2R15被接地,其处于导通状态,+9V加至2D2阴极,使其截止,外部触发和扫描信号通路断路。

1.2同步差分放大电路

2Q5和2Q6组成差分放大电路,其VBQ=-3.2V,IEQ=2.7mA,rbe=1.3KΩ。电阻2R19起到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作用,对差模信号可等效为短路。

该差分电路采用单端输入、单端输出,则电压放大倍数有:

调节面板“level”旋钮可实现调节该级输出信号的直流分量。当触发信号幅度过小时,则无法达到后级电路的触发阈值,增加该级的直流分量,使输出信号的峰值高于斯密特电路的Vta。当触发信号幅度很大,微弱的干扰会造成水平扫描的误触发,降低触发信号的直流电平至合适位置,可实现波形显示的稳定。

1.3斯密特触发电路

在原理图中,2Q5往后的电路为斯密特触发电路,如图2。其触发电平根据面板的档位开关处于“正触发”或“负触发”而定。具体原理限于篇幅,不详细论述。

1.4同步触发控制电路

同步触发控制电路主要由两个74LS74的D触发器组成。

D触发器的特征方程为:Qn+1=D。

同步触发控制电路设计:

同步触发控制电路见图3。图中3U1-1为D触发器,它输出端Q用于控制三极管3Q1开关状态(锯齿波产生的开关管)。3U1-1的1脚RD端连接斯密特触发器输出,3U1-1的2脚与水平同步单元的输出信号TSIG相连,3脚D输入端接+5V高电平,4脚SD端受面板触发方式开关和由3u1-2组成的触发负脉冲产生电路控制。

当触发方式处于“AUTO”档,并无输入信号,水平扫描单元处于自激振荡状态。设3U1-1的Q端初态为“0”,3Q1处于截止,锯齿电压线性上升,通过隔离缓冲至斯密特触发器,充电电压低于Vm=2V时,斯密特触发器输出为高电平,3Ul-1的1脚同样为高电平。因处于AUTO档,3U2-1的2脚经上拉电阻3R4接+5V,处于高电平,3U2-1输出则为低电平,3Ul-1被强制置位Q=0,电容持续充电。当斯密特触发器判定电压为高电平时,3u1-1的1脚为变为低电平Q=1,3Q1导通电容迅速放电至低电平,斯密特电路输出状态在此翻转为高电平,3Q1再次截止,完成一个周期充放电。

当处于自激振荡时,锯齿波产生的周期T仅与水平扫描速率档位有关。

同步控制设计,当触发方式处于“NORM”档时,3U2-1的2脚接地,则与非门3U2-1关闭输出高电平,3U1-1置位端失效,置位端的失效使得3Q1无法维持截止状态,所以在“NORM”档时,无自激振荡锯齿波产生、屏幕无扫描线显示。当有被测信号输入示波器时,通过水平同步单元整形被测信号,在TSIG端可得触发的矩形波。3U1-1在矩形波上升沿触发,由于数据输入D端为高电平,所以Q=0,并在触发信号消失后,因D触发器的锁存功能,Q仍为低电平,从而使3Q1保持截止,进而保证电容的持续充电,当电压Uc上升为Vm,3U1-1复位端产生有效低电平,实现3U1-1复位及电容迅速放电,完成一次触发扫描。若在锯齿信号完成一次触发扫描期间,有多个触发CP输入,由于锯齿信号未充电至斯密特触发电路的门限电压,同时输出Q端维持为低电平,仍维持充电状态,所以不会造成多次无效触发。可见,在此触发方式下,锯齿信号的产生依赖于被测信号的存在,并且锯齿信号的起点与被测信号的某点同步。

当触发方式处于“AUTO”档时,在无被测信号时能产生水平扫描信号,在有被测信号输入时,此模式同样能实现触发同步控制,但与NORM模式下略有不同。3U1-2的D触发器构成的负脉冲产生电路,主要由它实现同步触发控制。3U1-2的10脚为置位端接+5V高电平,12脚为数据输入端同样接高电平,11脚时钟输入接TSIG,8脚为Q输出端,通过3R3和3C5接地。Q输出端常态为高电平,使与非门3U2-1开门,它能够接收到斯密特触发器的电平信号,从而实现3Ul-1的强制置位,最终形成自激振荡。当有TSIG触发信号输作用于3u1-2的时钟输入,使D触发器Q端跳变为低电平,3C5通过电阻3R3向Q进行放电,经过放电时间t后,3C5的电压低于0.8V,小于74LS74的VIL,使此D触发器强制清零,Q又跳变为高电平。

当被测信号频率很低时,3C5通过3R3放电时电压uc:

uc=Vcc*e-t/τV

因此,t=RC*In(Vec/uc)=3.66mS,当被测信号频率较高时,由于此宽度的负脉冲使3U2-1关闭,3U1-1置位作用失效,则无法实现自激振荡,同步触发依靠3U1-1的3脚TSIG信号作用。当被测信号频率很低时,与非门3U2-1无法有效关闭,扫描电路处于自激振荡状态。

猜你喜欢

同步示波器方案
烂脸了急救方案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一款教学示波器的Y通道设计与实现
可携带式虚拟双踪示波器
素质教育理念下艺术教育改革的思路
政府职能的转变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步
稳中取胜
高速光学示波器
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