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元素在家具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9-12-23樊卓王瑾琦
樊卓 王瑾琦
摘要:探讨中式家具使用线元素进行造型表达的其他可能性。通过案例分析法、类比法和对比分析法,分析古今世界经典家具作品案例中,线在功能分类、形象、数量、排列方式、位置、维度上的变化,和受欢迎的北欧家具所表达的人文特点和精神内涵,分析他们使用线元素造型时的方式方法、美感成因,并对比分析中式传统家具在用线上的特点与不足,探索中式家具造型表达的新语境。与中式传统家具相比,国际设计师在用线的过程中不仅注重线的二维性,还注意到其三维性和文化内涵,既注重实用性又注重艺术性,既注意统一又富有变化。中式家具设计应在吸收全球化设计的优秀文化内涵和尊重传统文化审美的前提下,较多地考虑线的纬度变化和仿生结构线条的运用。
关键词:功能 形象 二维性 三维性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10-0124-03
引言
线是家具造型设计中最具表现力的要素。线在形态上的曲直、粗细、长短、高矮变化,在数量和位置上的变化,在维度上的变化,结合美学法则使得家具的结构支撑线和框架线、装饰线、边界线和轮廓线形成了气象万千的变化和丰富的形象特征。针对中式家具造型用线的现状,分析了国际经典家具作品案例的用线在精神、文化内涵的体现,说明在线元素使用方面,中式家具的造型设计可以借鉴学习国外作品的地方,指出中式家具未来可能发展的方向。
一、线的功能和分类
(一)支撑结构线与框架线
家具的支撑结构线与框架线大多来自于建筑结构和仿生结构。荷兰设计师格里特·托马斯·里特维尔德(Gerrit Thomas Rietveld)设计的红蓝椅(Red and Blue Chair),借鉴建筑框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使用纤细的方材木杆作为支撑结构,仿坡屋顶的座面和靠背面板交错期间,打破橫竖线条带来的宁静感,承托着人体重量传递给支撑杆件,很好地演绎了梁架结构建筑的力学传递规律。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王座使用兽足作为支撑,显得强健有力,富有權力象征。
(二)装饰线
家具装饰线的深浅与印染、缝纫、编织、雕刻等处理方式有关,深线、长线带有强调位置、划分区域的意味,浅线与深线、短线与长线往往形成对比,以增加层次感。装饰线通过长短、深浅、曲直的变化,增加家具的美观性。
另有一些随着位置发生功能变化的线,是结构支撑线还是框架线,又兼装饰性,这种线往往来自有机形态。英国设计师洛斯.拉古路夫(Ross Lovegrove)使用脊椎动物的骨骼形态作为骨椅(Bone Chair)的支撑结构和装饰元素。日本设计师柳宗理(Sori Yanagi)设计的蝴蝶凳(Butterfly Stool),是对蝴蝶飞舞的动态造型进行线性提炼和变形,得到特征明确的装饰线,再用得到的线条作为基础,设计家具造型。
(三)边界线与轮廓线
家具的边界线和轮廓线可以反映家具的文化内涵。丹麦人严谨细膩,热爱自然,善于观察自然,向往舒适宁静的生活,家具符合他们的民族个性设计,家具擅长以自然材料为基础,在造型上师法自然,以简单、适用为原则,设计效果日常化,加之对手工工艺的极致要求,因此在家具上几乎看不到专门为装饰而装饰的部分,功能性和装饰性在每一个构件上都制作得浑然一体,所形成的家具边界线是凝练的,轮廓线显得质朴、优雅而高贵。
二、线的形象和作用
(一)曲直
直线具有洒脱坚挺之美。在德国设计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Iter Gropius)为包豪斯魏玛校舍设计的这款扶手椅中,打破传统家具中大量的自然曲线运用,使用舒展的水平线和进取的竖直线相结合,家具显得干净利落,充满鲜明的现代主义美感,如图1。家具结构支撑常用直线,以获得力量感。德国设计师康斯坦丁格尔齐茨(Kon-stantin Grcic)设计椅子1号(Chair one)引用的大量斜线组合成大小不同方向各异三角形形态,既保证了动感的表达,又保证了结构的稳固。
曲线具有轻快动感之美。善于用线造物的澳大利亚设计师马克·纽森(Marc Newson)设计的木椅(Wood Chair)使用
“α”造型曲线作为支撑结构,并用图形渐变的方式等间距排列这种线元素,呈现出适合作为座面和靠背的曲面,这种变化的动感,加上家具本身柔和的原木质感,使得家具充满迷幻的律动。有机形态的曲线往往不仅为家具提供造型,还提供结构支撑和张力,如图2。以色列设计师罗恩·阿拉德(Ron Arad)设计的FPE椅(FPE Chair)将人体放松坐姿的舒适曲度提炼出的线条使用塑胶面材和铝合金管材两种弹性材料共同呈现,实现了像沙发一样能够随着不同个体体重产生形变的特点。
曲线与直线相结合互补互生,宛若天成。丹麦设计师汉斯.瓦格纳(Hans Wegner)运用毕生所学的曲木弯曲工艺,将梣木制作成完美的木环边框,并借助柔韧结实的尼龙绳和直线杆件,支撑起一个简单粗犷却充满温情的设计作品一一编织椅(PP130Circle Chair)。芬兰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制作60号高凳(Stool 60),使用桦木方形截面线材弯曲成90°圆弧转角的」形椅腿,轻松支撑起圆形椅面。此外,他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成功将曲木悬挑由图纸变为帕米奥椅(Paimio Chair),桦木多层复合板制成的椅腿和扶手连成异形环状线材,与椅背和椅座的曲线相得益彰。美国设计师哈里贝尔托亚(Harry Bertoia)设计的钻石椅(Diamond Chair)借鉴珠宝首饰焊接技术,把金属曲线排列网状排列,与直线杆材的结构支撑相结合,使整个家具看起来流畅、自然、充满光线感和雕塑感。英国设计师欧内斯特.雷斯(Ernest Race)的羚羊椅(Antelope Metal Chairs)则使用有机形态曲线作为支撑,直线作为连接传导力的辅件。美国设计师弗兰克·盖里(Rank O Gehry)的扭动系列(Wiggle)更是直接拿曲直变化中的线为家具造型,恰到好处地解决了瓦楞纸家具的支撑结构问题。
(二)线的二维性
1.粗细
细线苗条健美,丹麦设计师阿尔内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设计的仿生家具蚂蚁椅(The Ant Chair)使用较细的金属管模仿蚂蚁腿部的支撑效果,使得家具看起来灵活生动。粗线显得真实健壮,常用来提供竖向支撑。英国偏重垂直线型的设计师查尔斯·雷尼·托麦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的折叠餐桌(FoIding table),桌腿采用粗的国杆与支起桌面,较细的圆杆连接,三橫三竖一组,既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又看起来协调美观。他的作品苏格兰高直式座椅(High-back Chair)则故意在拉长的靠背中间加上加粗线条,这使餐桌椅在纵向空间上形成强烈的违和感,在正立面、背立面与椅背竖向边界线和腿足形成对比,形成有別于同时代风格的独立特色。
粗细变化的线使得家具别具风味。丹麦设计师对芬.居尔(FinnJuhl)把变换椅(Transet Chair)的椅腿制作成擀面杖状,这种由细变粗又由粗变细的胡桃木腿足美观而独特,与靠背扶手一体成型的曲线杆材截面由圆到扁形成呼应,温润而流畅。
家具线材的深浅与其自身的粗细、材料颜色有关。在光影的作用下,深线材与影形成虛实对比为家具带来较强的存在感和力量感,浅线材使家具虚化与影形成灰度对比,使家具显得轻盈灵动。
2.长短
长线流畅通达,延绵。英国设计师洛斯.拉古路夫(RossLovegrove)设计的魔法椅(Magic Chair)将椅子的扶手、靠背与前腿连为一体,使家具轮廓看起来更为圆润。
短线坚定。英国设计师马修·希尔顿(Matthew Hilton)设计的巴尔扎克沙发(The Balzac Armchair)使用短腿,让丰满的小猪形象栩栩如生。
短线与长线相结合,形成对比,不管进行装饰、结构支撑还是表达家具轮廓,都具有良好的效果。意大利设计师安东尼奧·奇泰里奧(Antoino Citterio)设计的巴蒂斯塔折叠桌(Battista Trolley Table)采用短线五金制作可折叠构件,与长线条的腿足形成长短对比。罗恩·阿拉德(Ron Arad)根据软体虫型曲线设计的书虫书架(Bookworm),使用短线板作为书籍分割和支撑,巧妙而且生动,美观又实用。
三、线材的三维性
组成家具的线材是具有长宽高的三维实体。因此,组成家具的线不仅有粗细、长短的二维变化,还有截面、维度的三维变化。
(一)截面拓扑变化
家具线材的截面形状发生的拓扑变化带来温润细膩的线材感官。汉斯瓦格纳设计的肯尼迪椅(The Chair),靠背、扶手的截面像莫比乌斯带一样产生拓扑变化,与椅腿截面比例缩放变化形成对比,为一个传统的座椅样式创造出不一样的造型效果,如图3。
(二)维度变化
线材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是二维空间的相交,平行,也可以是三维空间的异面交错。维度变化不仅包括线材之间的空间位置变化,还包括线材自身扭转带来的变化。丹麦设计师凯尔.柯林特(Kaare Klint)在对螺旋凳(Propeller Stoo1)岑木腿部曲线造型时,结合了线材截面拓扑变化和维度变化两种效果,当椅子合起来,杆件变为圆柱形,浑然一体,如图4。
(三)数量、位置和维数
日本设计师仓右史朗(Shiro Kuramata)把金字塔形的储物柜(Lockers)在纵向上分割为多层,每一层环绕轴杆旋转到不同位置,使储物柜在形成线的长短、数量、位置、维数对比,成功营造变换万千的空间味道,如图5。
四、中外家具用线的对比分析
国外家具设计作品中,线按照重复、渐变排列,或偶尔生出特异,带来富有节奏感的审美情趣;线的运用可以是多维变换的,家具在形象上看起来更优雅细致,著名设计师们在设计思考上打破了次元壁。
在文化内涵方面,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家具在造型上主要体现材料技术条件下可实现的功能主义思想,后发展为以德国设计为代表的体现良好质量和品质的“优良设计”和美国体现“民主”、“实用”、“商业”、“技术”的工业化设计,以意大利为主要代表的以日常生活为主的、体现深厚艺术文化语境的“美的设计”,以北欧家具为代表的“为日常生活而设计”的理念和人文功能主义精神。现代设计随着工业化、全球化的发展,日渐趋向于形成带有以上综合特质的家具产品。
家具线材的使用,是设计师对建筑结构线的借鉴、对雕塑造型线和仿生线的运用,同时,家具用线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使得家具超脱使用功能,成为欣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无独有偶,传统中式家具在设计上注重文人审美、礼教的约束、“佛”与“道”的宗教影响,这为中式家具的艺术品特性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基础。自宋代高家具发展以来,家具样式基本固定,制作工艺基本固定,约束了家具轮廓线的变化,家具发展仅在比例、用料、装饰纹样亡寻求突破。在造型上,传统家具常常使用边界线来饰面,比如明式家具对佛教须弥座的借鉴所形成的束腰,从截面轮廓角度观察,被处理成弧线状,具有柔和的美感。在装饰上,明式家具多用浅浮雕和简单纹样透雕结合,线显得灵动,质朴雅适,清代家具则使用透雕、镂雕结合浮雕工艺,雕刻较为复杂的纹样,线显得繁冗,缺乏日常感,两者相比之下,明式家具更符合现代美学对功能和装饰合一的追求,这也许是现代人更喜欢明式家具的原因。
与国际经典家具作品相比,传统中式家具在运用线材造型时,古人较多的是注意线的曲直、长短、深浅变化,而忽略了线的其他特性。在线的维度表现方面,与北欧家具和日式家具相比,中式家具仅在象足、马蹄足、圈椅靠背、官帽椅搭脑、交椅扶手处注意使用线的三维空间变化,例如以汉斯·瓦格纳为代表的北欧设计师使用木质做家具的时候,会在腿足、扶手等多处使用到材料截面的拓扑变化,而中式家具里只有部分官帽椅的扶手支撑用到了截面比例变化。此外,仿生线条运用方面,中式家具只喜欢局部使用仿生线条作为造型元素。例如,英国设计师欧内斯特.雷斯从羚羊身上提取线条和丹麦设计师阿尔内雅各布森从蚂蚁身上提炼的线条,运用到家具中既表现动物的整体造型又具有结构支撑功能,而中式家具则较多地在腿足上局部运用仿生线型,如从“象”、“马”、“蚂蚱”等动物身上局部提炼线,这些线多用于造型表达,对于家具的支撑结构往往没有太大帮助;与日本设计师柳宗理设计的蝴蝶凳相比,中式家具仅在家具腿足中的马蹄足“内翻”和“外翻”对动物的动态进行捕捉;与英国设计师洛斯.拉古路夫的骨椅相比,迄今为止中式家具没有任何一款注意将动物的骨骼支撑结构运用到家具设计中。
结语
在线元素的造型设计上,不可否认国际经典家具突出“简”的特点,这与中式家具在审美上具有很高的趋同性。然而,在线元素的运用上,中式家具尚存在很多思维局限。如果能够在吸收全球化设计的优秀文化内涵和尊重傳统文化审美的前提下,较多地考虑线的纬度变化和仿生结构线条的运用,中式家具在造型设计方面将会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