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艺术博物馆衍生品的设计开发

2019-12-23周峰王雪婕

设计 2019年19期
关键词:衍生品设计策略美国

周峰 王雪婕

摘要:研究美国艺术博物馆衍生品发展现状及其设计开发策略。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从设计角度挖掘美国艺术博物馆衍生品繁荣发展的原因,以品牌化思维、多元化开发和高品质设计三个维度论述其设计开发策略,并结合实例分析。美国艺术博物馆衍生品的设计开发体系完善、创新性强,其成功经验为中国提供了良好借鉴,有利于拋开国内对于博物馆衍生品就是旅游纪念品的传统定位,开拓设计思路,增强艺术博物馆活力。

关键词:美国 艺术博物馆 衍生品 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TB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10-0121-03

引言

所谓艺术博物馆,与科学博物馆、自然博物馆或历史博物馆不同的是,主要展出人们公认的艺术大师作品并致力于发现、赞助和解释新的艺术家。在美国从欧洲手中夺得世界艺术中心地位的过程中,艺术博物馆的贡献功不可没,而完善的衍生品开发体系更是让美国艺术博物馆的影响力扩散到全球各地,今天的中国由于政策支持和消费水平提升,也迎来了艺术博物馆衍生品发展的最好时机,更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成立优质开发团队。同时,相比其他类型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的衍生品对于促进艺术繁荣,培养人们对艺术的认知修养和陶冶情操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一点上,美国艺术博物馆做出了良好典范。

一、美国艺术博物馆衍生品的发展现状

美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聚集了大量财富与人才,1929年建成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1937年建成华盛顿国家艺术画廊和纽约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二战后,美国艺术博物馆在数量、功能、文化社会地位上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艺术博物馆成为一个涉及美术创作、收藏、审美教育、美术评论等的综合性机构。2018年IBIS公布的美国博物馆行业报告显示,美国艺术博物馆及画廊的年收益达到了全行业的百分之四十一。这其中衍生品所带来的收益不可忽视,以全球最重要的现当代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为例,2017年MOMA的财务报表显示,其附属产业的销售额达到了5817.6万美元,占全年收入的近百分之三十,成为每年最主要收入项目,这其中衍生品销售额占据了绝大部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作为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在2018年最新公布的财报中,对博物馆衍生品的零售额进行了单独计算,数额同样高达5153.9万美元,如图1。庞大的数字背后代表着的是整个美国艺术博物馆衍生品行业的繁荣与发达,与中国不同的是,这些衍生品不仅设计更加多元,品类更加丰富,创意也更富想象力,跳出了馆藏品本身的限制,朝着品牌化发展。在美国,艺术博物馆的衍生品已融入到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中,它不仅是艺术品位与生活情趣的象征,也常被作为节令礼品,它让艺术从小众化转向广泛化,成为文化概念的生活消费类奢侈品。同时,这些衍生品在扩展博物馆体验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参观者对衍生品的需求得到具有文化和艺术代表性的商品满足。

二、美国艺术博物馆衍生品的设计开发策略

艺术博物馆作为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益性非盈利机构,不代表盈利行为不能存在,衍生品开发带来的收益,恰恰可以更好地支持博物馆的发展与运作。与单纯售卖产品的商业行为不同,衍生品更是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延续、宣传博物馆的媒介,也是博物馆与参观者产生良好互动的感情催化剂。美国艺术博物馆的衍生品开发不是单纯寻求经济利益,更多是为了教育和娱乐价值,强调无形收獲,有着成熟完善的产业链。下文将通过三个方面着重探讨美国艺术博物馆的衍生品设计开发策略。

(一)品牌化思维

旧金山SBG公司的高级合伙人David Canaan曾表示,“品牌就是承诺”,艺术博物馆的品牌就是人们提起博物馆名字时想到的样子,它代表了一种社会形象,影响着艺术博物馆的自身声誉。在这一点上起源于纽约的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做得尤为出色,它曾利用品牌引领了博物馆革命,成为第一个全球博物馆品牌,其品牌加盟费高达2000万美元。博物馆的品牌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在衍生品开发上,你可以在纽约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商店里看到各式各样印有“GUGGENHEIM”的产品,分为不同系列,以图2为例,该系列以美国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内标志性的螺旋坡道为元素,以插画表现人们在坡道上欣赏画作的场景,灰白是建筑的本色重现,红色部分则用于参观者服装和品牌LOGO部分,以此强化顾客和博物馆的情感联系,这一系列的衍生品包括了如书包、方巾、餐具、雨伞等近十种产品,使顾客能够深切感受到艺术博物馆整体的文化艺术氛围,虽然是快消品,但对博物馆建立品牌形象、稳固品牌基调都提供了巨大帮助,并从品牌内涵向顾客传达了使命和价值观。这种以自身博物馆品牌为元素的衍生品,已成为美国各大艺术博物馆商店的基本款,一些顾客对品牌有着极高的忠诚度,即使不逛博物馆,也会购买一些日常用品,品牌化思维的衍生品开发思路,潜移默化地加深了消费者对艺术博物馆的品牌印象,提升了顾客忠诚度,给产品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更是博物馆品牌文化一种强势输出。

(二)多元化开发

国内传统的博物馆衍生品开发思路基本上是以馆藏精品作为设计开发的核心资源,但美国艺术博物馆已经向前迈出了新的一步,走向更加多元的衍生品开发,首先,从上文可知,“品牌之内,藏品之外”的衍生品开发方式同样受到了顾客的欢迎,在MoMA的衍生品商店里,可以看到产品售价从10-10000美元不等,许多商品都和馆藏品没有直接关联,大大扩宽了消费受众面,无论你是普通民众还是金领名媛,对藏品是否有兴趣,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博物馆衍生品。其次,同当下最有价值的艺术家合作也是美国艺术博物馆常见的衍生品开发方式,你常常可以在商店内发现许多优秀艺术家出品的新奇有趣且独一无二的大小物件,惠特尼艺术博物馆商店就曾表示,“我们的使命就是在博物馆参观者/商店顾客和艺术家之间以及惠特尼艺术博物馆的收藏品之间建立持久而有形的联系”,这种重视艺术家价值和智慧,并使其传播到观众中的理念,使得博物馆艺术品不再位于束之高阁的神殿,不仅只是只准看不准摸的观赏物,而是大大提升了艺术家及作品的民主性、传播性。最后,品牌间的联名合作也是扩大影响力的衍生品开发方式之一,在MoMA店内,有一个区域就用来专门摆放和优衣库联名的服装,其设计灵感来自安迪·沃霍尔、凯斯·哈林等多位艺术家,这种品牌间的合作不仅使优衣库将艺术和创新带给来自全世界的参观者,更进一步推动了博物馆的教育使命,可谓一举多得,双方共赢。

多元化的衍生品开发方式让博物馆商店的活力和创造力大大提升,博物馆商店也因此成为了一个生活化的艺术中心,巧妙衔接着博物馆本身,一起推动、启发、孕育新的艺术思潮。

(三)高品质设计

美国艺术博物馆的衍生品种类十分丰富,囊括了家居、文具、服饰、礼品等一切生活物品,许多艺术博物馆的衍生品商店都犹如一个小型购物商场般琳琅满目,但量的丰富完全没有影响到各博物馆对质的把控,相比国内一些博物馆把衍生品商店看作旅游纪念品的一次性交易,可以说美国艺术博物馆把每一件衍生品的设计开发都当成了一件艺术品的诞生。

1.严格的开发流程

THE MET的衍生品商店面积近两万平方英尺,商品数量高达两万多件,背后承载的不仅仅是设计师本人,更有博物馆商品部的一百多位专业顾问的努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推出的每一款衍生品,都需要由艺术史学家,设计师和工匠大师们的精心研究和专業执行;MoMA为了在产品上架之前确保品质,同样有着自己的审查系统,其零售部门的总监Emmanuel Plat将这个包含八项标准的审查系统称为“设计过滤器”,如图3。Plat和他的团队需不仅要考虑产品的功能性、材料及技术的创新性,产品与博物馆的设计收藏相关性,更要考虑产品对儿童的教育价值等诸多问题,而通过了“过滤器”的产品会被带到产品评审会议中再次审议,最后才能向博物馆策展部门进行展示来决定下一季推出的新产品名单。

国内的博物馆推出衍生品主要考虑的是好玩好看的趣味性,诚然趣味性的确可以引导消费者冲动消费,但艺术博物馆是社会文化传播传承的载体,更是沉淀艺术的平台,衍生品同样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美国艺术博物馆通过这种严格的开发流程,在产品上架之前就系统地思考了如何去通过衍生品延续参观者对艺术的学习,激发对艺术的尊重,并进一步传递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2.精致的制作工艺

美国博物馆商店联盟曾指出,“粗制滥造的产品不仅反映在商店里,同样反映在博物馆”。可见精致的工艺不仅是艺术博物馆商店的名片,更是整个博物馆的名片。艺术博物馆参观者的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普遍较高,美国艺术博物馆兴起时,参观特展被认为是十分高雅的社会活动,许多观众都身着盛装前来观展,因此衍生品的设计、制作应该更为精细雅致。THE MET就将自己的衍生品商店定位为“出售高档商品的高雅场所”,并宣传“我们每天都在为生活带来艺术和艺术生活”,成为美国其他博物馆纷纷效仿的榜样。2018年秋,THEMET的线上购物网站通过视频向顾客展示了最新一季的珠宝产品设计师们是如何采用CAD三维设计来确保每件作品的完美比例和精致做工,如图4。以及每件首饰从磨具制作,熔化金属,匠人手工铸造直到机器拋光打磨的各个步骤;THE MET选择的珠宝合作商ColumbiaGem House自1976年以来就一直是该行业的领导者,许多宝石至今仍旧是手工开采,顾客甚至可以了解到自己购买的珠宝原石开采和打磨切割过程。在博物馆看来,对衍生品制作的严格把控不仅是对顾客负责,更是对自身负责。

3.为优良设计代言

艺术博物馆作为非盈利组织,是有其教育功能及民主性和公共性的,美国艺术博物馆身为艺术的聚集地,更是大众最可亲近的艺术文化中心。面向过去,博物馆商店推出了精心研发的衍生品,使参观者回家后依然感受到古老的艺术灵感和当今审美意识的碰撞,那么面向未来,艺术生活又是什么样子?我们可以看到今天MoMA商店取名为“设计商店”,它承载的就是那些代表未来良好设计的产品,借助艺术博物馆这个平台告诉人们什么是好的设计,高品质的艺术生活又包括了什么。图5的MoMA自2013年独家推出至今依然畅销的Lumio系列书灯为例。该产品在关闭时犹如一本精装书,打开后则神奇的转换为一款高性能LED雕塑灯,紧凑的外形带来巨大的便携性,透明的褶皱内部由耐磨的防水材料制成,外壳嵌入的磁铁确保了光源可以超过180°最大化扩展同时又能安装在任何磁性表面上,附带的皮革吊带可用来悬挂书灯模拟提供环境光,必要时它甚至可作为移动充电器。可以发现设计师在通过对产品的全方位把控,向观众传达美好的生活理念和艺术情趣,这些优质的设计每年可以为MoMA商店带来近300万的顾客,几乎与博物馆的游客参观人数持平,购买MoMA出品的商品已成为许多顾客的习惯,在美国人心中,MoMA的设计商店即是良好设计的代名词。可以发现美国艺术博物馆早已拋弃那种仅仅将观众作为学生的角色定位,随着博物馆商店衍生品灵活的多维度开发,商店本身的重要性得以凸显,这些衍生品模糊了艺术和生活的界限,观众从一个学习者,变成参与者、享用者,由此更加黏合了观众和艺术博物馆之间的情感。

结语

美国的艺术博物馆通过品牌化的衍生品开发思维为博物馆建立品牌形象、稳固品牌基调提供了巨大帮助,博物馆从而由品牌内涵向顾客传达使命和价值观;再以多元化的衍生品开发方式让博物馆商店的活力和创造力大大提升,博物馆商店也因此成为了一个生活化的艺术中心,巧妙衔接着博物馆本身,同博物馆一起推动、启发、孕育新的艺术思潮;最后通过对衍生品品质的一系列把控,重视每一个环节,用精益求精的态度传达了对艺术生活的无限追求。中国的艺术博物馆起步较晚,艺术体系也有待完善,大多数学者将目光集中在历史性博物馆的文创开发上,而忽视了艺术博物馆衍生品的巨大潜力,通过对美国艺术博物馆的研究,我们同样可以期待中国艺术博物馆衍生品在未来的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衍生品设计策略美国
衍生品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由“大白”玩偶脱销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