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城保护的新路径

2019-12-23王建伟冯建国

前线 2019年11期
关键词:核心区老城文化

王建伟 冯建国

王建伟(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用新视点审视老城保护

北京老城特指明清北京护城河及遗址以内(今二环路以内)的城市建成区,面积约62.5平方公里。自元代始,北京老城在绝大部分时段里都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的政治中心所在地,历经近千年的历史演进,迄今仍保留较为完整的传统规制与街巷格局。老城内汇集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伟大杰作,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类型。2014年与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期间都对老城保护工作提出了新要求。2015年与2017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新总规”)相继出台,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与雄安新区规划,以北京中心城区为基准的“一核两翼”空间布局正逐渐成形。随着首都功能核心区建设的提速,北京城市发展进入了新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有必要以更宽阔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更长远的眼光,重新审视北京老城的保护与复兴。

首都功能核心区建设为老城保护提供了新契机

2019年1月11日清晨,北京市四大班子在位于通州区的新址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北京市级行政机关正式搬迁城市副中心。著名地理学家、城市规划专家侯仁之院士曾有北京城市建设史上的三大里程碑之论,第一个里程碑是明代紫禁城的修建,第二个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天安门广场的扩建,第三个是1990年亚运会与2008年奥运会主要场馆选址于城市北部。如果侯仁之先生有幸见证今日,完全可以将通州区的城市副中心建设称之为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北京市级行政机关搬迁与首都功能核心区建设以及城市未来的总体发展方向密切相关。早在2012年7月,《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已经出现了“首都功能核心区”的提法。2017年9月公布的新总规,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明确定位:涵盖东城区、西城区,总面积约92.5平方公里,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2018年11月,蔡奇书记在东西城考察时要求首都功能核心区必须坚持一本规划、一个标准、一套政策。2019年1月15日,北京对外明确宣布,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详细规划将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联合东、西两个城区共同编制,两个区不再单独编制分区规划。

市级机关东迁与首都核心功能区建设,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北京城市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对老城保护也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服务中央、政务保障是首都功能核心区的首位职能。蔡奇书记明确提出,首都功能核心区建设要紧紧围绕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来谋划各项工作。老城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区之内,可以说是核心区的核心。做好老城保护是有效发挥核心区政务保障职能的必然要求,二者不仅在空间上高度重合,而且在目标方向上也具有高度一致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老城保护需要与首都功能核心区建设紧密配合,通过非首都功能疏解,降低人口密度与建筑规模,从根本上缓解居住、办公、交通、商业等建设需求对老城文化的冲击。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为核心区营造优美的政务环境。在空间形态方面,尊重并保持老城内的街巷胡同格局和空间尺度,不再拓宽老城内现有街道,修补街道肌理,利用绿化景观手段优化街道尺度,严格控制建筑高度,总体上保持平缓开阔,提升政务安全。市级机关搬迁之后,可以实现一定数量的文物腾退,直接带动老城内一些非首都功能的转移,从而为国事外交活动提供更多设施优良并具有文化品位的场所。

在具体的老城保护机制方面,首都功能核心区建设可以打破原有的区域分割,通过建立更高级别的管理机制与协调机制,从更高层面统筹整合区域内部的各种行政力量,提升保护工作的力度与水平。首都功能核心区将编制老城整体保护规划和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这为老城保护提供更强约束的制度保障与实施保障,提供更高的标准与更明确的方向,最终目标是将老城建设成为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代表性区域。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索老城保护的新路径

相对于以前的城市总体规划,新总规的一个明显区别是用“老城”代替“旧城”,一字之别体现了对老城价值判断的变化。千百年文化积淀的历史产物不再被定义为被动的改造对象,不再被视为城市发展的包袱与负担,而是城市环境品质提升的机遇与资产,将老城保护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老城的结构、肌理、尺度,反映了北京长期作为大一统王朝政治中心所在地的历史痕迹。伴随那些带有悠久历史感的建筑与院落的拆除,我们开始反思老城历史街区情感联系的疏淡,痛惜那些承载集体记忆的文化符号的流失。如今,作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的核心承载区,以及承担“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战略目标的重要区域,老城保护需要探索更加契合时代要求的新模式与新路径。

在新的历史条件之下,老城保护已经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或现象,而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与街区更新、城市治理关系密切,涵盖规划、建设、管理等多个层面。老城复兴的关键在于街区更新,老城保护的出路也在于街区更新。街区更新内容包括功能优化、业态提升、环境整治、特色风貌塑造、文化培育等内容,最终实现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的整体提升。这是一个既包含对传统城市形态的保护,又包含现代城市形态的再生过程,兼顾保护和发展两个层面。应该摈弃静止性保护的思维定式,坚持动态性原则,通过更加精准的功能定位赋予老城更多活力,实现街区再生。老城改造应积极参与到城市化进程之中,对老城保护模式的探索也是对城市发展道路的探索,二者不是相互对立的,完全可以实现有机共生。

老城保护发展到当前阶段,已经不再等同于单纯的物质空间的保存与修复,还在于人文环境的延续,在于接续因城市快速发展而逐渐断裂的文化脉络。具体而言,不仅关注物质空间的提升,还有环境景观的构建与精神家园的营造。在此基础之上建立起人与城的内在情感联系,让在地居民有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让街区的历史与文化真正浸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总之,要从街区物理空间的更新提升进入到文化的深层。

老城人文环境的营造要特别重视公共空间的作用。公共空间既是城市特色和社区活力的主要载体,又可作为节点将各个割裂的历史遗存串联起来,形成文化线路。老城受制于既有的街巷格局,高质量、多层次、具有主题特色的公共空间相对不足,尤其是绿色空间匮乏。可以考虑利用街巷边角地建口袋公园、街心绿地、社区博物馆等,充分发挥这些空间的社会价值与情感纽带作用。

老城具有独具特色的肌理与脉络,由具有历史感的建筑以及众多文化遗存为代表的“细胞”组成。随着时代演进,“细胞”逐渐衰老,老城的市政设施和公共环境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保护老城的肌理,关键在于对“细胞”的修复与再造。传统的旧城改造模式已经显露出众多弊端,“微更新”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改造理念。这种模式采取政府主导、企业示范、社会力量参与、本地居民共建有机结合,按院落、街巷、片区等逐步深入,先易后难,由小及大,从一楼一院到一街一巷,从个别到整体。“微更新”强调小规模、渐进式,提倡自上而下的整体规划和自下而上分阶段实施,强调对建筑与空间进行小规模、局部性的改造以完成迭代更新。这种方式更加符合当下社会、经济政策背景,是对现行更新模式的有效补充,已经在越来越多的个案项目中得到应用。

理想的老城保护模式是在改造物质空间基础上,实现人文环境的复兴。在保护有形的街区格局、建筑遗存以及风貌特征的同时,还要注重那些无形的因素,包括植根于老城内部的生活方式、礼仪风俗等。2019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前门东区看望居民时提出,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缺乏生命力。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从这个意义上说,老城人文环境复兴的关键在于保持在地居民对街区的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城市建设不仅应着力于外在的风景,还要以市民生活为本位,在那些看不见的地方多下功夫,建立起真正宜居、有活力、有人情味的城市文化环境。

老城一直是北京作为世界文明古都的最精华的物质展现,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根基始终在老城,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重心仍应落实到老城,同时兼顾其他区域。北京老城保护需要进一步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时代课题,真正实现 “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

冯建国(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景山街道工委书记):

老城改造设计的新探索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成立于1958年,辖区面积1.62平方公里,因毗邻景山公园而得名。辖区共有73条胡同,被6条大街穿插分割在三个区域。“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开展前,違章建设层叠、开墙打洞密布、交通秩序不畅、架空线凌乱、环境脏乱、人员杂乱等大城市病集中呈现。疏解整治后,街道共拆除1173处违法建设,面积约2.9万平方米;完成开墙打洞封堵1053处,面积约2.7万平方米。街区实现了生活静下来、环境美起来、文化挖出来、服务优上来的工作目标。

设计提升与风貌保护相结合。景山街道在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中,委托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深研街巷格局,梳理历史变迁,对街道片区依照历史风貌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以明清作为时间坐标,将明清建筑元素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延续城市肌理,展现古都皇城魅力。在施工中,拆除胡同内的违法建设、封堵开墙打洞、移走堆放废弃物,形成规整的整治空间;以大片青灰色房屋和浓荫绿树为基调,对于破损严重的、不符合规制的墙面用干摆、丝缝、淌白等传统工艺进行恢复;对传统街门按照原有形式、结构、材料、做法进行修缮,对街面的门框按照传统规制和风貌进行统一更换;地面铺装在形式、色彩、材料等方面与街区传统风貌协调起来,对各类管线、电表电箱挂放统一进行消隐处理,保留民居样式。通过设计提升,拆出了肌理,恢复了乡愁,留下了京味,让老城重现往日的风貌和光彩。

设计提升与功能实用相结合。景山街道的改造并非采用商业化的运作,更多考虑的是原住民的需求、各项服务保障功能的满足以及对特色建筑的再利用。在设计过程中,街道引入了“路见”小程序,利用线上线下广泛征求居民意见,让居民参与到自己身边物、事的设计中。在胡同内改装木质休闲座椅,开辟活动空间,摆放整治中发现的老物件,建立“和巷议站”,给居民提供参政议政场所。过去搬着小板凳围坐大槐树下共进晚餐的融融温情,变成大家看着老物件、甩着京片子,畅想胡同发展大计的别样风情。保存较好的建筑,也有了新功能。例如北京大学原数学楼,1990年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达1400余平方米,此地原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租给教育公司。随整治力度的加大,东城区委利用此地打造了“光辉起点·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东城”主题展览,使老建筑承载的红色文化资源焕发出新活力。

设计提升与宜居便民相结合。老城区的改造,离不开居民的支持。景山辖区是典型的老城区,背街小巷环境秩序混乱,胡同风貌破坏严重,院内坑洼不平、排水不畅、雨季雨水倒灌,房间外杂物成堆、环境脏乱等等。街道整治提升中,充分考虑居民需求,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改造之路。设计时,对居民需求按相关度高低进行分类,以此作为优先考虑功能织补的次序,把方便居民生活作为优先解决的方面。利用腾退房屋打造便民服务综合体,让居民在家门口立享“一站式”便民服务。利用综合整治,开挖地下综合管廊,疏通下水管道,实现架空线入地,院内院外环境都有较大提升。环境改善了,生活便利了,一些以房养房的原住民也搬回来了。

设计提升与方便管理相结合。便于管理是设计提升的应有之义,街道在发展中也遇到很多这方面的问题。大佛寺东街,南北向路段全长不足300米,分布着菜市场、学校、垃圾站,道路宽度不足、人车混行严重、绿化占道等情况更加剧交通拥堵。街道对大佛寺东街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拆除违章建设,封堵开墙打洞,清理道路两侧占道台基、清除低矮行道树、拓宽人行便道,抬高马路牙,安装隔离护栏,强制实现人车分流、机非分离,有效缓解人车矛盾。通过设计提升规范人们的自觉行动,推进胡同周边车流人流的规范管理。

街巷整治提升,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继续推进景山地区的科学化规范化改造,还需要按照北京新总规的要求,强化设计,统筹考虑。其一,要从整体上把握。老城更新不能追求一蹴而就,更不能顾此失彼。要凸显古都风貌和景山特色,按照不同特色进行规划,坚持集中连片,统筹兼顾,将点、线、面相结合。做好整体规划设计,与历史文化精华区建设有机衔接,将“修旧”和“创新”相互嫁接,努力破解老城区历史风貌保护与民生改善难题。其二,要强调文化传承。留住文化载体以将文化传播弘扬出去,是老城保护的重要方面。借助环境整治工作,让文化遗产重新焕发出遗产活力。尝试继续挖掘每一条胡同的文化底蕴,展示地区特色,将景山地区打造成一个实体博物馆。其三,要推进街巷活化。合理拓展载体功能,创造性地推出“和巷文化”,带动地区百姓积极念好“和”字诀,建设和谐街巷,为老街巷赋予了新活力。营造灵动的生活氛围,大力推进“留白增绿”“见缝插绿”,为青砖灰瓦的老胡同点缀生机。其四,要重视未来发展。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以“扮演好彰显北京文化中心特色、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中的景山角色,打造景山特色文化街区博物馆、百姓美好生活示范街区”为工作目标,提升辖区业态,推动地区文化复兴。

责任编辑 / 高   斌

猜你喜欢

核心区老城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漂洋过海
春回老城
某地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公路改造新理念的应用
某地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公路改造新理念的应用
老城之梦
谁远谁近?
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外文化交流机制研究
松萝山茶园现状及发展建议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