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和引导观众是曲艺工作者的艺术修养

2019-12-23刘韬玮

曲艺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甘肃曲艺艺术家

刘韬玮

中国曲艺艺术的形式繁杂多样,各曲种都有属于自己的观众群体,观众被从事曲艺的演员们尊称为“衣食父母”。正是这些群体的存在,曲艺才得以传承和发展,新的曲艺作品和表现形式不断产生。这说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曲艺的发展除了演员们自身的努力,还需要观众的认可和追捧。

所谓培养观众,其实是演员自身的艺术修养。这种修养需要在尊重观众的基础上,了解他们的需求,强化自身的艺术观,主动接近观众,使观众从陌生、认知、承认到喜爱艺术演员。通过艺术实践,不断提高和改善自己的艺术行为,与观众在艺术上建立感情,建立牢固的交流基础。在与观众的艺术交流中,再进行适合观众需要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从而引导观众对这种艺术形式进行深层次的理性交流,最终达到艺术家和观众的完美统一。在这个问题上,老一辈曲艺艺术家为我们树立了优秀的榜样,比如河南坠子老艺术家徐玉兰。河南坠子在甘肃属于外来曲种,徐玉兰1956年为支援大西北建设来到甘肃。当时只有零星的民间艺人演出,当地民众对河南坠子较为陌生。徐玉兰对河南坠子在甘肃演出信心不足,把握性不强。在这种情况下,她走街串巷、拜访各种曲艺茶社,了解当地观众的喜好,了解其他曲种艺人的应对方式。她首先加强了自己对当地艺术形式的了解,从唱腔、行腔、表演等方面进行了适当的改良,对自己的坠子作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地域化、民俗化改造。她注意到当地人对秦腔和地方小曲很是喜爱,为了让甘肃观众接受河南坠子,她多次观看秦腔,并与当地的秦腔艺术家交流,揣摩角色,将秦腔大净行当中的“炸嗓”运用到代表作《野猪林》鲁智深的唱段中。1958年5月1日,《野猪林》在兰州中州剧场演出,一炮走红。其中有些唱法在传统河南坠子中是没有的,徐玉兰准确把握了西北观众喜欢粗犷、豪爽和短小段子的特点,汲取了秦腔的艺术特色,巧妙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博得了当地观众的喝彩,使他们认可了河南坠子。

她的另一个代表作《小黑驴》,也揉入了甘肃陇东小曲、兰州鼓子词和青城小曲的唱腔元素,体现了西北民间小曲小调诙谐、风趣的特色,赢得了当地观众的喜爱。自1958年后,每次演出《小黑驴》都是必演节目,不演,观众不让谢幕。由此可见,观众的培养是曲艺工作者艺术修养的必经之路。

曲艺作品的篇幅很短小,但却包蕴着大艺术的精髓。因为曲艺产生于民间,其曲书目、唱腔音乐、表演手法都来源于人民生活劳动。所以说曲艺是最接地气的艺术形式,而曲艺演员更多来自于民间,基层就是他们的大舞台。他们创作的目的就是为百姓服务,为百姓带去欢乐。演员们用生动的语言表演、丰富的肢体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不深入生活,创作生命力何来;不深入生活,创作者如何了解观众真正想要的、想看的。只有真正沉下心来,深入基层,才能创作出有生活力、能活在人们心里的好作品。从徐玉兰自1958年第一次登上甘肃的舞台,从剧场、电台,到院校、工地、部队、田间地头,为学生、工人、战士、农民进行慰问演出,几乎走遍了甘肃的各个地方。通过舞台实践,让观众进行检验,与观众进行交流,培养观众。她对艺术的执著,对观众的热爱,对人民的尊重,使甘肃的百姓逐渐认识了河南坠子,熟悉了河南坠子,喜爱了河南坠子,并认可了徐玉兰。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培養观众的前提是要用经典的曲目和精湛的表演赢得观众的认可,让观众感兴趣,让观众喜爱。最后达到着迷的程度,这就是引导。

引导的作用是让观众对这个曲种原有的一些特色能够认可,对艺术家的作品加以喜爱。之所以徐玉兰的河南坠子艺术在甘肃有一定的观众群,是因为她在培养和引导观众群上是下了大功夫的,以至于现在甘肃的老观众一提到河南坠子就是徐玉兰。

视观众为“衣食父母”的艺术家,在逆境中、在困难时必然得到观众的尊重。河南坠子在甘肃受到欢迎,和徐玉兰的努力密不可分。有一批老观众跟着她,演到哪儿跟到哪儿,他们之间的艺术交流,相互探讨,交换意见,修改作品,无不浸透着观众对曲艺、对曲艺艺术家的执着感情,成为传统曲艺保护的基本保障。“文化大革命”中徐玉兰受了极大的委屈,但一直有不相识的观众经常来看她,使她能够坚强地活下来。正如她所说:“有观众的支持,有热爱我的观众,我活着就还有用。”这种艺术家与观众的血肉关系,观众对于艺术家的执着热爱,正体现了培养观众、引导观众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如何利用网络、影视、声光等手段,使曲艺艺术拥有自己的现代观众群,如何培养和引导年轻的观众,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是摆在当前的重大课题。

培养现代观众不是去一味的迎合,也不是让现代观众止新纳旧,而是对传统文化继承方面的手段创新。利用好网络、影视、声光等现代化手段,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就必须去陋习、去低俗,消除现代观众群对传统文化的误解,消除现代观众群对文化传统的谬误。对说唱的传统曲书目和创作曲书目,要有一个科学地、客观地和严格地筛选,使曲艺作品在社会发展中有所担当,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气质和社会责任。

曲艺艺术不能沉湎于老观众群,要培育年轻的观众群,才能有继承发展的可能。我们必须注意到,曲艺艺术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必须在曲书目、表演形式以及唱腔音乐等方面通过创新给曲艺以新的活力。

然而,由于我们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致使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困难,使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有所下降。在今天市场化、信息网络化等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要让从小在视觉文化环境中浸润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接受、热爱传统文化,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拟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将艺术审美与娱乐表达整合进行全新呈现,来培养和引导适合现代的观众群体。

从徐玉兰的《林冲发配》《野猪林》《宝玉哭黛玉》等传统曲目一直到后来本土化的《老哥儿俩下棋》《赶集》《护苗》等曲目,都体现了河南坠子在不同时期,对不同环境、不同观众群培养与引导的实践结果。

任何一位艺术家,对于观众的培养与引导,必须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首先要以民族尊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前提,扎根于人民群众,才能使我们的根基更加牢固,只有接地气才能获得养分,从而茁壮成长。任何一位曲艺艺术家,任何一件曲艺作品,任何一种曲艺表现形式,都要从现代普通劳动者身上发现和体现人性的光辉、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乐于奉献的社会责任和充满正能量的主流价值观,只有真诚真实地贴近群众,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否则难以让群众产生共鸣与认同感。事实证明,用正能量的价值观,立足中国文化精神内涵,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作品最终会经得起市场的考验,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喜爱观众才能熟悉观众,才能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才能创作出观众喜爱的,符合观众胃口的艺术作品,才能够培养和引导观众。在培养观众的同时,也在培养自己,在引导观众的同时,也在引导自己。只有和观众融为一体,我们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形式才能获得成功,否则只能流于形式,昙花一现,毫无发展可言。要从老一辈艺术家的经验中不断吸取经验,要不断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曲艺艺术在当今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曲艺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之所以发展到今天仍旧不衰,是有一代代喜爱她的观众所致,是有一辈辈传承她的艺人所致。曲艺艺人犹如行水之舟,而承载她的就是观众。观众是曲艺艺术传承、沿革、发展的基石,离开这个基石曲艺也就没有生存的条件了,曲艺艺术的魅力也就在于此。

老的观众群与新的观众群是一种传承关系,没有新的观众群或者丧失了新的观众群,曲艺就没有生命力,就丧失了发展机遇。培养新的观众群,除了要依靠老的观众群传帮带,进行熏陶,最主要的是需要曲艺工作者去培养和引导年轻观众群。曲艺工作者要适应新的社会风貌、新的艺术手段和新的艺术传播方式,将优秀的曲艺作品、精湛的表现手法和优美的声腔技巧传递给他们,使他们在新的环境中逐渐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至发自肺腑地喜爱他们。新时期的任何一位曲艺艺术家要把培养观众和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结合起来,要把引导观众和引导自己的正确人生观结合起来,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在艺术道德上修身养性,与观众形成精神上的挚友、艺术上的挚友。

培养观众的前提首先是尊重观众,包括尊重年轻的观众,因为他们是曲艺发展未来的基础。年轻的观众思维活跃,接受事物能力强,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着他们独有的艺术鉴赏力,是曲艺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之一,也是对传统曲艺赋予新的活力的主力军。当我们的曲艺作品引起争议的时候,当我们的表现手法引起他们争论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尊重他们的意见和见解,与他们共同探讨,虚心接受他们的批评,改进我们的不足,修正我们的谬误,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子弟,把他们当作真正的行家,这样他们就会对曲艺产生一种亲切感,就会接受曲艺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使他们喜爱曲艺,享受曲艺。对他们争论中不符合曲艺本质的观点,要进行引导,平心静气进行商讨,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曲艺艺术的魅力和精髓。只有这样,我们的曲艺艺术才能在新老观众群中得以生存,充满活力。

曲艺的发展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繼承与创新,曲艺人要对曲艺有充分的自觉与自信,对观众群的培养和引导要有自觉和自信,用切实的艺术创作奉献给观众,弘扬时代精神,贴近现代生活,新老观众才会喜爱,曲艺事业在观众的助力中才会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作者:甘肃文化艺术研究所馆员)

(责任编辑/陈琪颖)

猜你喜欢

甘肃曲艺艺术家
甘肃:“三年行动”超进度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致敬甘肃
《曲艺泉城》
Application of Classroom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第17站甘肃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