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几点思考

2019-12-23严金海

党的生活·青海 2019年12期
关键词:农牧民贫困地区全省

严金海

贫困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项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全党全国之力推进脱贫攻坚,极大丰富拓展了中國特色扶贫开发的理论和实践,为全球扶贫事业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范例。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精准把脉,见微知著,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强调要“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脱贫攻坚“不获全胜、绝不收兵”,为我们攻坚拔寨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4月份,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提出了统一思想,抓好落实,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具体要求,为推进全国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快脱贫、加快小康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青海解放70周年,也是全省绝对贫困“清零”之年,如何推进脱贫攻坚,兑现“承诺”,让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已成为全省上下极为严肃、极其重大的一项政治任务。近期,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带领有关部门人员,赴玉树市和囊谦县进行调研。调研中,我们注重“三个结合”。一是注重“点”与“面”相结合。我们先后下沉到玉树市巴塘乡相古村,囊谦县吉尼赛乡尕羊乡等7个乡镇的贫困村和扶贫项目点,与县乡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座谈,实地走访贫困户,并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查找梳理全省深度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地区、民族差异造成的特殊问题,探讨破解贫困之道。二是注重“近”与“远”相结合。在全面了解当前工作情况的同时,立足年底实现绝对贫困“清零”目标,明年巩固提升任务,进一步寻找相关思路、方法和对策。三是注重“上”与“下”相结合。既注重了解基层扶贫工作现状,注意听取群众心声、意愿,又从实际出发,系统研究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思考落实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措施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通过对囊谦县的调研和思考,我们认为,要解决好青海的贫困问题,一定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聚焦精准的重要指示,看清“短板”,查清“病因”,找准“贫方”,根治“贫疾”,做到因“贫”下“方”,“方”到“贫”除。

一、脱贫攻坚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

党中央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准确分析脱贫攻坚形势,指出“脱贫攻坚战进入了决胜的关键阶段,最要紧的是防止松懈、防止滑坡”。胡春华副总理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考核整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决按照既定部署,扎扎实实把工作往前推进,确保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中央有部署,省委有担当。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省之力,聚全民之智,开展集中攻坚,全省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截至2018年底,累计实现22个贫困县(市、区)摘帽、 1452个贫困村退出、净脱贫44.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13.2%下降到去年底2.5%,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和内生动力明显增强。特别是重庆座谈会后,建军书记主持召开省委常委扩大会议、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安排部署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全国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考核整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省委省政府随即召开全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考核整改工作视频会议,全省绝对贫困“清零”攻坚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并制定印发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的分工方案》,强力推动各地各部门抢时间、抓进度,呈现“四个前所未有”,即: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按照精准扶贫要求,瞄准最困难群体,精准综合施策的办法和措施前所未有;整合各类资源,加大投入力度,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青扶贫“四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工作力度前所未有;实事求是、务实苦干的良好工作作风前所未有。这些,都为我们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囊谦县把脱贫攻坚作为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位任务,大力发展合作经济,贫困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28.6%下降到2018年底的10.9%,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比如,毛庄乡赛吾村“半边天”妇女合作社,依托党小组在产业发展中的先锋作用,积极开展手工艺术技能培训,精心打造示范点、示范片,促进集体、合作经济健康发展,社员人均收入达12000余元,带动了农牧民增收致富。再如,尕羊乡麦迈村利用10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引导资金,成立三优牦牛繁育基地,通过本地优良母畜繁育,幼仔集中管护的方式,有效提高牲畜数量和质量,实现了生态保护、发展畜牧业和增加农牧民收入“多赢”。

二、从当前面对的特殊困难和挑战看,依然不能有丝毫松懈

青海农区和藏区发展很不平衡,目前,藏区贫困发生率4.2%,高于农区2.9个百分点。另外,藏区缺劳力成为致贫最大因素,现有贫困人口中,玉树、果洛两州缺劳力致贫的超过40%。同时,全省还有很大一部分贫困边缘人口需要统筹考虑。

一是既有共性问题,又有个性问题。我省深度贫困地区除普遍存在贫困程度深、自然环境严酷、灾害频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多、脱贫攻坚难度大等共性问题外,同时还存在一些特殊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藏区深度贫困地区的特殊困难群体比例高、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增收产业选择难、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低、生态保护任务重等多重困难和挑战表现尤为突出。以囊谦县为例,一是社会事业滞后。全县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办学条件简陋,学科专业教师不足,幼儿教师紧缺。全县学龄前儿童入学率为60.64%,初中阶段入学率82.37%,初中升学率96.43%,全县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贫困人口占很大比例。另外,全县仅有医疗卫生技术人员34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只有201人;病床人均占有率为0.29‰。二是特殊群体脱贫难度大。目前,全县共有孤儿及困境儿童1511名,高龄老人530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占21%,因残致贫占5%,缺劳力致贫占30%,缺技术、缺资金及其他因素导致贫困占44%。乙肝、结核病、风湿病等普遍存在,预防和治愈难度大、农牧户自费负担重。同时,贫困群众普遍存在超生、丧葬费用支出大等问题。调查户中,生育3至5个孩子是普遍现象,丧葬费用一般支出最低4万元~5万元。

二是既有眼前问题,又有后续问题。我们不仅面临让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全部摘帽的攻坚任务,而且还肩负着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确保全体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重任。从全省来看,藏区草地畜牧业是传统支柱产业,结构单一,且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农牧民经营性收入占比不到20%,转移性收入占比高达60%以上;东部干旱山区产业链条短,发展基础不牢,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不高,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难,发展脱贫产业选择难,农牧民务工收入占比高达60%以上,且多为季节性、低技能型务工,创收能力普遍低下。就囊谦县来看,全县10个乡镇,3个为纯牧业乡,单位面积产草量低、载畜量少;7个为半农半牧乡镇,农业产量低而不稳。2018年全县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85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5.28%。农牧民家庭收入中,80%以上来自政策性和采挖虫草收入,加之部分群众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和宗教影响,“惜杀惜售”现象普遍,农牧民增收渠道狭窄。

三是既有客观问题,又有主观问题。藏区深度贫困地区大多处于青藏高原腹地,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东部干旱山区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山大沟深,干旱缺水,灾害频繁,这些地区农牧民生存发展条件差,脱贫致富难度大。比如囊谦县,一是区域整体贫困问题突出。除县政府所在地香达镇外,其余9个乡全部是深度困难乡镇。二是基础公共服务设施仍然薄弱。全县仍有9个乡镇、35个行政村国家电网未覆盖,占50.72%;23个村通讯网络未覆盖,占33.33%;集中饮水安全率只有80%。三是群众缺乏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方面,由于历史、宗教、社会等原因,农牧民“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改善贫困现状的内生动力。另一方面,一旦外部帮扶力量撤出,有些群众可能出现返贫现象,内生性发展力量不足。

三、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必须紧紧聚焦目标靶心攻堡垒

通过调研,我们深深地认识到,要解决全省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按照帮扶要精准、增收要稳定、保障要兜底、脱贫要真实、群众要满意的要求,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为抓手,以补齐短板同步脱贫为突破口,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全力完成“清零”和巩固提升目标任务。具体讲,三个层面、十八个字。一是“两不愁、三保障”。就全省而言,目前还有1436户贫困群众需要加快危房改造进度,700个村需要改建扩建标准化卫生室,2.11万贫困群众安全饮水需要巩固提升,教育、交通、电力、通信等方面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亟需补齐的短板。住房安全上,重点要解决好政策匹配的问题,做到精准分类、对号入座,确保贫困群众既能住上好房子又不背上沉重债务。义务教育上,重点要全面落实藏区六州和西宁、海东两市贫困家庭子女15年免费教育、贫困大学生资助、异地办班等政策,强化控辍保学工作,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和质量。基本医疗上,要全面落实城乡基本医疗、大病保险、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等多种医疗保障政策,确保贫困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深入推进健康扶贫“三个一批”专项行动,消减因病致贫返贫压力。饮水保障上,重点解决2.11万户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目前,已落实省长基金和财政提前垫支的近10亿元“硬缺口”资金,只要我们坚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就一定能够完成补短板强弱项的各项任务。二是“一高于、一接近”。要突出牦牛、青稞、乡村旅游、光伏和民族手工艺等“五大扶贫特色产业”,因地因人因户因村施策,增强贫困地区和群众“造血”能力。同时,加强行业专项扶贫行动、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向贫困地区延伸和倾斜,实现“一高于、一接近”,即: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全摘帽、全巩固”。今年,全省剩余17个贫困县实现全部摘帽,17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7.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全摘帽”。明年,要集中力量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对脱贫成效进行全面“复查”,对返贫和新发现的贫困人口及时帮扶,实现“全巩固”,这是今后一年多全省脱贫攻坚的方向和思路。

具体到当前,就是要以省委省政府印发的《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意见》为总纲、总指导,把握方法路径,落实帮扶举措,补齐脱贫短板,强化支撑保障,夯实攻坚基础,巩固脱贫成果,攻克贫困堡垒。工作中要注重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既要统筹协调推进,又要聚焦重点攻坚。要统筹协调推进各项攻坚政策措施,切实发挥攻克贫困堡垒的综合效应。同时,针对不同地区存在的发展短板和不同类型贫困人口的主要致贫原因,突出攻坚重点,尤其要做到因村因户因人分类施策。二是既要加快脱贫步伐,又要保证脱贫质量。坚持把整改中央专项巡视反馈问题和国家考核指出问题整改作为推进工作、提升质量的有效抓手,加大力度,补齐“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方面存在的短板不足,加快攻坚步伐,提升脱贫质量。三是既要抓好当前退出,又要注重长远发展。要长远着眼,提前研究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的衔接,做到长短结合,持续推动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改善。此外,还要加强深度贫困地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好“永远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提供组织保障。四是既要全力救困济难,又要大力扶志扶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來”的要求,加大“思想脱贫、精神脱贫”工作力度,切实转变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要大力弘扬正能量,教育和引导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光荣脱贫、勤劳致富、服务社会、贡献国家,在实现物质脱贫的同时努力实现精神脱贫。

以上几点认识和思考,只是初步的,还比较肤浅。希望多提宝贵意见建议,我们将不断完善思路和措施,进一步提振信心、强化担当、实化举措、精准施策,凝聚起全社会力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作者系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长)

责任编辑:陈奇

猜你喜欢

农牧民贫困地区全省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忻州市:光伏扶贫总量全省第一
我省初步建成全省湿地保护体系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山西:2003年GDP增长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