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音乐作品欣赏中的情感体验
2019-12-23史雁楠
音乐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是人们精神情感的另一种表达。正如《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心之所动,物使之然也。”这充分说明,音乐是从人的情感中来,音乐的欣赏也就是对创作者情感的体验。获得情感体验是欣赏音乐艺术的初衷,也是人们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提高的重要方式。
一、音乐作品欣赏中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一)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的基础
黑格尔曾说:“音乐是人的精神和灵魂,它为自己发声,并让自己从中得到满足。”由此可见,音乐的创作是作者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有感而发,里面蕴含着作者对事物的认知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欣赏者对乐曲进行欣赏时,其实不是在听音乐是否美妙,或是在其中寻找节拍和节奏,其更关注的是乐曲中究竟表达了什么情感。欣赏者在聆听时会将自己置身其中,以一种想要了解作曲者的心态进行欣赏,如果其拥有与作曲者相似的经历,或对作者经历的事情有一定的认知,就会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了解音乐的含义。所以说,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的基础,因为没有情感体验的人感受的只能是枯燥的音符,而有情感体验的人体会到的是音乐的情感。
(二)提高音乐欣赏审美水平
音乐创作者的艺术表达方式就是将情感置于乐曲中,欣赏者从其中获得共鸣就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情感体验。音乐奏响后,如果不能对聆听者的心理情绪产生任何影响,那它无疑是一个失败的作品,而真正能引起人们共鸣,能将自己置身其中的才是真正好的音乐。音乐的欣赏就像人与人的交往,情感体验就是创作者与欣赏者情感的交融。在欣赏中,音乐能建立起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欣赏者体会作者的心境,获得对音乐深入、清晰、完整的认知,同时在潜移默化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
(三)提高欣赏者整体音乐素养
音乐是情感的表达,那作曲家无疑是丰富生活和浓厚情感的表达者。他们将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通过音乐的形式展现出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欣赏者精神生活的丰富。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是能够突出表达情感的,不论欣赏者是否与创作者具有相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都能使其对音乐中表达的内容有所体会。由此,欣赏者对音乐的兴趣提升,增加了解音乐的热情,促使其音乐水平的提升。同时,欣赏者还可以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随着情感体验的增加,欣赏者对音乐的印象会更加深刻,例如,在对音乐《情深谊长》进行欣赏后,聆听者会从中感受到彝族人民对红军到来的喜悦之情,通过高亢、抒情、跌宕起伏的乐曲感受到20世纪30年代人们对革命的积极支持。通过这种情感的体验,欣赏者对歌曲曲调和音阶的变化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而获得了音乐知识。并且,音乐情感的体验使人们的音乐鉴赏力得到提高,这也是提高人们音乐素养的一种体现。
二、音乐作品欣赏中获得情感体验的方式
(一)在音乐情景变化中获得情感体验
根据人的情感思维习惯,通常会将听到的声音在大脑中进行转化,使其成为图像片段,由此联想到自己有感触的内容,获得情感体验。因此,在音乐中,了解情景的变化对情感体验的获取十分重要。例如,在进行歌曲《三个和尚》的赏析时,欣赏者可以通过音乐感受到情景的变化。一个和尚挑水时,由于其无依无靠,只能自力更生,这时的音乐中人们能体会到一种勤劳且积极的感觉;接下来,音乐出现了较为滑稽的部分,就是第二个和尚出现了,他们斤斤计较的情景使乐曲的节奏出现了变化;在第三个和尚出现的阶段,乐曲变得更加低沉,充分展现出三个和尚自私自利的心理;在第四个阶段,乐曲突然从平静变得急促,就表明音乐已经到了紧急救火的阶段;之后,一切归于平静,逐渐转为积极悠闲的曲调,就是音乐最后,三个和尚互相协作打水情景的展现。通过音乐速度和节奏的转变,可以让人联想到三个和尚故事中的情景,通过脑海中画面感的再现,可以使听众更好地将情感带入音乐,在情景变化中获得情感体验。
(二)在音乐情绪变化中获得情感体验
在心理学中,情绪出现是情感体验的前提。情绪的变动会使情感体验更加直观和深刻。音乐作为作家情感的展现,每一个部分的情绪变动都是将欣赏者引入其中的重要因素。所以,要使欣赏者能更加深刻地体会音乐情感,并实现其与自身情感的交互,就要充分把握音乐中情绪的变化,并深入挖掘其情感特点,由此,做到音乐与情感的相辅相成。例如,Eels的《Beautiful Freak》,这首音乐就是情绪变动较大的歌曲。该音乐的节奏中欢快又带着悲伤,再加上演唱者嘶啞又伤感的嗓音、黑色幽默的歌词,从各个方面都会影响欣赏者的情绪发生变化。如唱片《your lucky day in hell》中的歌词,有着较为消极的情绪,乐曲节奏的表达忽而明快,忽而冷漠,使欣赏者随乐曲产生情绪的变化,欣赏者在跟随演唱者进入音乐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
(三)在音乐体裁形式中获得情感体验
音乐体裁分为声乐体裁和器乐体裁,而声乐体裁中又分为独唱、齐唱、重唱和合唱,器乐又分为独奏、重奏和合奏。其表现类型也十分多样,声乐中有流行、摇滚、民谣、爵士等,器乐中又有弦乐、木管乐、铜管乐、打击乐。这些不同的音乐体裁也会给欣赏者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就像民谣用最简单、纯粹的节奏和曲调去打动人的情感,以最柔软的力量撞击心灵,能够给人带来无限的思考。大提琴会通过它次中音或低音的特点,表达出乐曲中鲜明的感情。
音乐体裁形式的不同会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例如,《我的祖国》这一歌曲中,从“一条大河波浪宽”开始,描写景色的部分采用独唱的形式进行,通过委婉动听的曲调描绘了美丽的图画,使人产生真挚亲切的情感;后半部分从“这是强大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开始采用合唱的形式,突然变得激情、慷慨,与前半部分产生鲜明对比,这种对祖国、家乡无限热爱的爱国情怀就成为欣赏者新的情感体验。通过这首歌中独唱与合唱两种不同音乐体裁对情感产生的影响,充分说明音乐体裁是欣赏者获得情感体验的方式之一。
(四)在共情中获得情感体验
一个人面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与其生活密切相关,拥有更多经历、更多生活感悟的人更能体会到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如果欣赏者的生活经历与音乐创作者相似,他们之间就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产生相似的情感体验。就像楚汉战争中,刘邦利用四面楚歌使楚军不战而亡,就是利用音乐产生共情效应。又如歌曲《父子》中,就通过歌词给很多人带来了亲情的体会。歌词中“如果你是一棵参天大树,我就是一粒种子,你宽大的树荫把我守护,我每天眺望你的高度”,体现了一个孩子幼时对父亲的感受;“等到有一天你慢慢长大,也许我的枝干早已干枯,无论你的繁华蔓延何处,不要忘记脚下那片泥土”,展现出父亲在孩子成年后殷切的期盼;“我害怕有一天自己苍老,成为你的包袱;我会在你身旁把你搀扶,就像当初你带着我,走出人生第一步”,这一句中体现了一个父亲年老的无奈和孩子对父亲的爱。这样的歌词再配合乐曲,可以充分调动欣赏者对亲情的感受,从而产生共情。
(五)在了解音乐背景中获得情感体验
音乐的背景也是欣赏者了解音乐并从中获得感情的重要方式。例如在歌曲《天路》中,其创作背景来源于其作者印青和屈塬对一位藏族阿妈的采访。老阿妈说:“青藏铁路是共产党为我们藏族人民修的天路!”通过这一句话,使作者有了对《天路》创造的灵感,通过乐句之前重复音的利用和几乎相同的节拍速度等词曲技巧,使这首歌充分表达出藏族同胞对中国共产党修成青藏铁路的感激之情,也使欣赏者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三、结语
欣赏者在音乐作品中获得情感体验是其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提高的重要方式。因此,欣赏者要根据音乐的情景变化、情绪变化、音乐体裁变化各方面体会音乐情感,还可以通过共情以及了解音乐背景的方法在乐曲中体会情感。由此,欣赏者从乐曲中获得对音乐美、情感美的体验,不断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史雁楠(1987-),女,河南郑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文化产业、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