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繁荣群众文艺创作的方法和意义

2019-12-23朱张来

牡丹 2019年33期
关键词:文艺作品文艺大众

朱张来

群众文艺创作是大众文艺事业发展的根基所在,为了繁荣群众文艺创作的道路,必须先要了解我国群众文艺创作的发展现状,紧扣群众内心所需,调整方法与路线,真正做到调动群众文艺创作的激情,推动群众文艺的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步提高,文化体制也相应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改善并提高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加强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群众文艺创作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目前状态下,如何繁荣和发展群众文艺创作,是群众文艺创作的焦点所在。本文根据现状,分析群众文艺创作的问题所在,找寻突破口,以期繁荣与发展群众文艺创作。

一、群众文艺创作的现状及特征

目前,我国的群众文艺创作处于停产或少产的状态,作品极少且质量一般,几乎没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出现。其中,群众文艺创作的特点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一)创作主体的业余性

群众文艺创作的主体是非专业人士,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知识构架并不完整,也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创作的灵感主要来源于工作和生活。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并非所有的生活都能转变为艺术。业余的群众文艺创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值得肯定,对创作所付出的艰辛值得赞扬,但大部分作品缺少灵魂,难以完美地呈现艺术性。

(二)主体职业的分散性

职业分散性是群众文艺创作者的一大特点,业余创作者来自社会的各个领域,从事着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身份和地位,肩负不同的责任,对生活和人生的感悟也具有较大的差异。不同行业出现的文艺创作者呈现出极为不均的态势,且众口难调,其作品难以满足大众的需求,无法与群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三)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群众创作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喜好和性格都存在较大差异,这种不同或多或少都会呈现在作品当中。每个人的创作风格,想要表达的思想不同,自然会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群众文艺创作不仅受个人创作方式的影响,也会受群众文艺创作自身多样性的影响,继而便出现了杂而不同的现象。

(四)创作水平的差异性

对于业余创作者而言,他们所接受的教育不同,生活背景、生活条件、思想意识、人生阅历等都有差别,因此创作水平也会参差不齐。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不同,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在大众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紧跟时代脚步、具有积极意义、满足大众所需,就是发展群众文艺创作事业所认可和追求的。

(五)创作人才的匮乏

从目前群众文艺创作的现状来看,创作的人才极为匮乏。虽说科班出身的艺术创作工作者具有较强的创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各大刊物也不乏作品出现。但面对群众文艺作品而言,与真正的纯文艺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作品难以发表,创作道路艰辛,导致群众文艺创作者也寥寥可数。

二、繁荣群众文艺创作的方法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地繁荣群众文艺创作是发展群众文艺事业的首要任务。繁荣群众文艺创作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创作者自身能力的培养与塑造,提升其作品质量;另一方面是政府及组织单位的积极协调与配合。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繁荣和发展群众文艺创作。

(一)提升群众文艺作品水平

1.时代性

群众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的映射和展现,镌刻着时代的痕迹。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对文艺作品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不仅涵盖一定的社会信息,还要具有一定的表现技巧,以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因此创作者一定要紧跟时代的脚步,了解日新月异的变化。事物并非静止不动的,人们的观念意识与社会发展是同步的,创作者的作品所传递的信息要与群众产生强烈的共鸣,赋予作品时代的意义,这样的作品才会得到大众的认可。

2.创新性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灵魂,也是事物发展的途径,群众文艺创作也需要时刻保持创新的态势,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层的需求。群众文艺创作人员要时刻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和判断能力,了解最新资讯,准确把握大众所需,针对需求创作出能够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的作品。创新要坚持的原则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扎根于现实生活,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反映群众心声,运用创新的思路选取素材,在增强作品原创力的同时也要保持作品鲜活的生命力。

3.市场化

现如今群众文艺创作并非单纯地以创作为目的,还要能走向市场,将社会需求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寻求最佳的契合点,并考虑文艺创作作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人们群众的接受能力等因素,不断增强创作者的市场意识。为了让更多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占领市场,在加强单项艺术作品创作的同时,创作者还应有序推出具有群众性和综合性的大型作品,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群众文艺创作,真正使创作走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从而带动群众文艺创作者走向更高的层次,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另外,群众文艺创作者自身能力的提高是群众文艺作品水平提高的内在因素,除了创作者自身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艺术修养外,还需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和敏锐的洞察力。

(二)基层组织单位的积极配合

抓好群众文艺创作是体现基层文艺部门功能与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政府和组织单位的支持和配合,繁荣群众文艺创作才有了坚强的后盾,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1.加强对文艺创作的重视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基层文艺部门可以定期举办文艺培训活动,力求把群众文艺创作的知识有效地传播開来。对于培训考核,可以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每一轮的考核评比过后,对表现优秀的个人和团体要有一定的奖励。无论是奖金、奖品还是证书,都要按时按地发放,从而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是对其参与考核作品的认可和鼓励,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另外,积极组织创作人员参加团体活动,拓展视野,积累素材。从事群众文艺创作的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吸收新鲜事物,相互学习,了解其他地区的风土民情和地域特色作为创作灵感。同时,对有真才实学的群众文艺创作者要重点培养,提供其施展才能的舞台,为其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

2.增强对创作队伍的巩固

群众文艺创作是一门深奥的学科,具有丰富的内涵。大量事实证明,群众文艺创作要想不断繁荣发展就要具备完善的机制。文艺部门要在关心与尊重创作者的同时,能够为其创作一个良好的、具有浓厚艺术气息的工作环境,使其彼此交流、有效沟通,以文会友,从而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文艺骨干队伍。只有创作队伍强大了,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同时人才结构的合理化也能满足更多群众的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者,要在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群众文艺创作工作。

3.加大对创作团队的支持

群众文艺创作活动具有特殊性,它需要多方面的理解与支持。它首先需要文艺活动的创作者创作出好的作品;其次需要组织者的支持,包括活动的运作经费、活动空间和相应的设备等。良好的创作环境和氛围不仅能够给予群众文艺创作者更多的自由,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平台、创造条件让他们的才华得以施展。基层组织单位在积极开展群众文艺创作的同时,还要兼顾群众文艺创作的辅导工作,力求在普及文艺创作的基础上提高整体的群众文艺创作水平。

三、结语

群众文艺创作的繁荣与发展不仅可以满足大众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还可以丰富大众的内心世界。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期待与追求越来越高,群众文艺创作的繁荣与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步进行,大众的幸福指数才会越来越高,和谐社会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基层群众文艺创作是我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繁荣群众文化创作已经成为整体群众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文化创作,同时在创作上要出人才、出精品、出亮点,这不仅是时代对基层文艺部门的要求,也符合大众对群众文化创作的期待。

(苏州市吴江区公共文化艺术中心)

猜你喜欢

文艺作品文艺大众
大地情深
——河北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巡演活动
文艺作品
1942,文艺之春
丽江市弘扬张桂梅精神文艺作品评论会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