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传达在新媒体艺术中的应用探析

2019-12-23岳花娟

牡丹 2019年33期
关键词:观者艺术作品艺术家

所谓新媒体艺术,是为了区别过去的传统媒体艺术所兴起的新的媒体艺术形式,因媒体技术的高度发展而随之产生。互联网给了新媒体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平台,使得观者能参与到新媒体艺术的欣赏中,而视觉传达为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在过去,20世纪60年代的电视就是新媒体。当下的新媒体则可以简单分为数字媒体(干性媒体)和湿媒体(生化媒体)。新媒体艺术则是利用这些表现形式而构成的艺术作品。实际上,中国当代艺术对于新媒体艺术的媒介属性定位是比较宽泛的,更多地是相对于国、油、版、雕等传统艺术媒介而言的。因此,在对媒体之“新”进行定位时也时常包括电子艺术、灯光艺术、动态艺术等边界模糊的“新”媒体,甚至于还包括了行为艺术。

一、新媒体艺术和视觉传达的关系

新媒体艺术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为当代人类快节奏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新视觉和新感受。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也很广泛,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理念和创作思路。新媒体艺术指侧重利用现代科技和新媒体形式进行创作,有许多分支,如虚拟艺术、互动型艺术设计、3D打印艺术等。

虽然在一般概念中,视觉传达设计和数字媒体艺术的学习的内容甚至是要求都有类似,但这两个专业在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的。视觉传达设计或者叫平面设计是以目的为导向的,重视的是结果;而数字媒体艺术是数字媒体作为工具的艺术设计,重点是设计本身。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主要包含场景设计、角色形象设计、游戏程序设计、多媒体后期处理、人机交互设计等。另外从实际来说的话,数字媒体艺术有着更广泛的接受度和就业前景,但因为专业较新、内容较软,对从业人员的学习力要求高,甚至很多毕业生入职还需要再培训;而视觉传达设计相对来说内容都是很干很硬的东西,在大学相对比较容易掌握。

新媒体艺术和视觉传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新媒体艺术是一个比较新的学科,从时间发展上来说比较年轻。新媒体艺术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视觉传达是以信息传达为前提的,体现主题,传达创意。新媒体艺术要借助视觉传达来呈现,它们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现在很多艺术院校也都开设了和新媒体艺术有关的相关课程,从学生的毕业作品中,也或多或少都渗透了很多新媒体的元素,给观者带来多角度的艺术体会和丰富的视觉效果,整体作品给人一种新颖感。

二、视觉传达推动新媒体艺术的发展

通常的艺术设计作品是二维或者三维的,但是新媒体艺术将视觉扩展到了思维空间,包括时间的参与和观者的感知。新媒体艺术作品通过二者的结合,采用视频、音效、动画播放等元素,传递作品的精髓。

早期的新媒体艺术主要是用光来表现的。对于人类来说,光一直都是一种神秘的物质,远古时期人类用火制造光来打破夜晚的黑暗给人带来的恐惧。在神学领域,光是最初的启示与福音,是上帝创造的原初产物之一,所以西方教堂常用巨大的彩色玻璃窗制造出奇妙的视觉感受。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神灵的降临往往被描述成和光有关系。当代艺术家也在光的领域更加深入地表达和研究。下面笔者以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为例,来分析光的塑造以及沉浸式艺术体验。

2003年,在伦敦泰特美术馆的涡轮大厅,大型装置《气候项目》(Weather Project)为观众们制作了一颗人造太阳。艺术家在涡轮大厅的顶部安装了一面巨大的镜子,数百个黄色单频灯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半圆,和镜像拼出一轮完整的红日。同时,也使得本来就巨大无比的漩涡大厅在视觉上延伸了两倍。当观众进入到空间时,太阳不再是触不可及的,它离人们如此接近,巨大镜子制造出来的空间幻象就像是电影《盗梦空间》中对于空间的重构。艺术家还用加大了空气湿度,在空气中融合了蜂蜜和糖调制的一种香气,使人们更加放松。艺术家营造了这样的一个空间,让人们仿佛进入到了另外的世界。

除了视觉上的冲击,新媒体艺术的突出特点就是互动性。具有参与性质的艺术作品,可以打破传统上艺术家与公众的距离,让公众有更好的体验。池田亮司(Ryoji ikeda)是一个新媒体声响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有这样一个大型装置艺术作品。人们脱掉鞋子,伴随着观众或行走或站立于屏幕上,画面呈现的黑白条颜色完全由观众来决定,环绕的音响会根据观众的位置发出电子音,每位观众时刻都在影响着同一时间将要发出的声音和屏幕的显示。在这件作品中,视觉呈现元素成为了声音可视化的一部分,同时转换为由人控制图像,通过图像的变换来控制声音的变化。在昏暗的室内环境,巨大的发光装置艺术作品结合复杂的电音发声,制造出一个充满感官刺激的巨大空间。

2014年夏天,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佩斯画廊“新媒体艺术展”上展出了视像装置艺术先驱比尔·维奥拉(Bill Viola)这样的一个作品:主要内容是在黑暗的展厅里,伸手不见五指,巨大的数码屏幕是唯一的光源,屏幕中的人物大小跟真人相仿,两个女性从远处走向近处,一个先穿过水帘,全身湿透,表情复杂,然后鼓励第二个人也穿过了水帘。全程一直在用眼神跟观者交流,没有台词,声效都是水声和呼吸声,环绕声效也十分逼真。光线、声音、空间的营造使观者沉浸在作品里,这是一场四维的、全身心的体验。因为所有的影像都是慢动作呈现,整个视频看完至少需要20分钟,需要静静的观看、体会和感知。很多新媒体艺术,或者说数码艺术、装置艺术,都在利用时间和感官这一重要元素。其中,作品和观者的互动是重要的表现形式。虽然这一点并不能够体现新媒体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区别,但是互动性往往是新媒体艺术吸引人,或者说是传达主题的一种方式。对于这个互动性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机器人手臂跟每个观者握手,这是一种互动;互动也可以是营造一个视觉幻像,迷惑观者的神经,通过“隐形”和“诗意”的表达,利用人的感知能力来实现互动。

视觉传达在新媒体艺术中具有重要作用,两者的结合能充分利用人的感知进行交流,通过视觉语言进行艺术表达。观众需要現场观看和感知,才能体会到作品的真谛。人们通过感知和参与,深入体会视觉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即使观者没有接受过任何的艺术教育,也能体会到作品的魅力。新媒体艺术可以通过视觉传达的互动,让大众来理解艺术作品。

三、结语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艺术和当代人生活密切相关,也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视觉传达是新媒体艺术的一种补充,同时也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新兴视觉艺术的需求。新媒体艺术体现了新科技和新艺术的结合,给当代人带来新颖的艺术感知,同时有利于当代艺术教育的普及。

(咸阳师范学院设计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视觉传达中新媒体艺术的构建平台”(项目编号:XSYK170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岳花娟(1979-),女,陕西兴平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观者艺术作品艺术家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丁 雄艺术作品欣赏
王立新艺术作品欣赏
端午节观龙舟赛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