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花镜在植物景观中的构建

2019-12-23刘思邑

牡丹 2019年33期
关键词:花镜花境营造

刘思邑

在景观空间中,植物景观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但具有观赏性,还有构建空间的作用。植物种类丰富、颜色多彩,不同层次高低错落,能够创造出各种园林景观。花境是园林景观绿地中一种特殊的种植形式,可以呈现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美学效果,在城市建设及生态园林中起着重要作用。花镜在植物景观构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亚历山大在《建筑模式语言》中说到,只有当人们认识到树木创造空间能力时,他们才会感到树木真正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设计者参照自然风景的野花生长呈现出的自然状态,加之人们的感官体验,经过艺术手法加工提炼,产生了花镜。花镜以其独特的构建、缤纷的色彩、浓烈的质感,在植物景观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在观赏花镜时,能够感受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灵动,身临其“镜”,倾听花的乐章。

一、起源发展

花境出现的时间大约在19世纪中叶的英国。在西方园林造园的形式与特色中,可以发现花镜并没有规范的形式,一般为在树丛或灌木丛周围成群地混合种植一些管理简便的耐寒花卉,其中以宿根花卉为主要材料,最初的花镜便是这种应用形式。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花镜的热爱逐渐兴起。英国园艺学家威廉·罗宾森(William Robinson)第一个将灌木和球根花卉以风景式的形式种植于花境中。

早在七千年以前,中国的古人就把花卉当作观赏品,入大雅之堂。大约三千多年前,“园”“圃”等字样出现在甲骨文上。我国最早的栽培花卉的记载出现在距今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楚辞》中。《园林草木记》作为植物景观培养专业著作,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我国古代还有很多诸如《三辅黄图》《洛阳名园记》等关于园林植物配置的著作。文人墨客对植物的描写表现了植物景观的风格,例如,“一枝初试阳亨象,数点中宣造化才”,“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黄金尽带黄金甲”等,都极尽体现了花卉在景观中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人们审美情趣提高,花境的形式富于变化,内容也在拓宽,花镜成为现代植物景观构建的重要内容。

二、设计遵循原则

人们在欣赏风景时,总是带有期许,花镜能够营造出的美学氛围也正是植物景观所要体现的价值。花境的空间层次可以分为三層,前景、中景、背景。总的原则是把最高的植物种在后面,最矮的植株种在前面或四周,为了避免花镜造景过于单调,适当地把高茎植物前移,可以使花镜整体形象错落有致,富于层次变化。在大多数的景观植物配置中,也如花镜一样,植物种类繁多,颜色各异,既要优化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也要兼顾其构建空间的完整;不仅需要考虑到局部与整体的构建关系,还要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植物个体生长的自然美和群体美极富野趣,花镜呈现出的是自然美的景观美学效果,但是花镜区别于纯自然生长的植物组团。花镜设计讲究节奏层次与韵律变化,达到自然而又不失整齐的效果,在花镜构造中纷繁却不至于凌乱,自然随性中见匠心。花镜的设计在景观设计中所体现的构造美学,正是现代景观构建中所要体现的。植物景观构建出的空间,使周围环境具有了美学欣赏价值,也具备了日常使用的实用功能,在生态上,也可使生态环境持续发展。

花镜营造设计,体现了自然文化的景观设计。植物景观设计具有复杂性和独特性,带来美的感受和体验,表现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以及设计者的审美情趣、设计观念。植物景观设计中,不仅仅要强调植物的个体美,比如植物形态、花果、颜色等方面的呈现,还要追求植物形成的空间把握,使之尺度合宜,既能表现当地的自然特点、地域景观的特征、植物群体的特性,也能表达植物群体的美学。设计者在整个植物景观空间构建中,通过理性的分析思考,反复实践,抓住其设计本质,探索植物景观空间构建的一般审美情趣规律。

植物本身的尺度也具有灵活性,从参天大树到蒲苇韧草,植物的尺度非常灵活,不同的搭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构建的空间层次也会随之不同。无论是小尺度的私密空间,还是大尺度的绿色空间,都可以由植物景观构建而成。联系周边的自然环境,与之发生关系,可以调节小气候,保护一定范围内的野生动植物;也能兼顾人们休闲娱乐的功能。植物景观达到的效果,是建筑空间或者硬质空间所无法达到的。

明代著名造园家计成所著的《园冶》一书中说到,建造园林的艺术原则是“虽有人作,宛自天开”,我国古代的园林建造都是以自然山水作为参照物,崇尚自然,这与花镜的营造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花境的理解,可能每个设计者与观赏者的想法和观点各有不同,不同的设计者会造出不同风格的花境,不同风格的花镜可以造就出各种形态的空间景观。尽管各有不同,但是懂得植物的生物习性、生长规律,是营造花境的基本。无论什么风格主题的花境都要与周围环境协调统一,花镜的变化应随着地表延伸的变化而变化。

花镜如此,设计师在构建植物景观的时候也应如此,遵循四时变化规律,尊重植物生长习性,营造和谐舒适的生态环境。植物景观构建的空间是根据植物本身的特性,种植围合成的空间,其空间不是机械静止的,它会随着四季更替、时间变化而变化。花开花谢,树木枯荣,所营造的景观效果各有不同。植物景观具有灵活性,运动性,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植物景观空间的体验,这正是植物景观的魅力之处。

作为生命有机体——植物,它具有不同的色彩、形态、气味。运用恰当的植物景观构建的空间,能够营造不同的场所氛围。如山茶花深红炙热,孔雀菊璀璨金黄,能够营造活跃生动、缤纷夺目的空间,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葱兰花纯净洁白,鸢尾花深远湛蓝,适合安静缓慢的空间,给人以生命宁静悠远之感。而植物不同,气味不同,或浓郁,或清新,闻者心情也会有所变化。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交错,植物构建的景观空间会随之变化,产生的景观效果也会有所不同。春天草木复苏,花团锦簇,生机勃勃;夏季鸟语蝉鸣,万木葱茏;秋天秋桂飘香,天朗气清;冬季粉妆玉砌,白雪皑皑。四季之美,营造出宜人的环境氛围。植物景观随着一年四季变化而变化,丰富多彩,极富诗情画意。而植物的生长过程也可以形成植物的年相景观,太阳的高度在一天中也会在植物上产生无穷的光影变幻,这也极大地丰富了植物景观空间构建带来的感官效果。

人类文明在进化过程中形成景观艺术,植物景观的构建是空间构建中不可或缺的存在。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就提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在人们改造自然的同时,环境设计中更应该尊重自然,景观空间的构造中,植物景观设计是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手段。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景观更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是人们可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设计,植物景观设计应该是生态设计。花镜的构建,是人类在探索自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人类景观文明。现代景观设计,必须要立足于生态理论,做保护自然的景观。植物的生态习性跟某一环境相适应,其中的对应关系,是设计师必须遵守的,还要尊重植物与植物之间的选择,充分利用植物之间的共生共长的生态链。设计师保证植物生长过程的相互影响,才能构建出和谐的植物景观。

三、结语

植物景观,不仅仅是一处风景,更是人类的情感栖息地。景观设计,不只是设计师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生命价值的方式。植物景观的设计只有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才能真正构建美丽宜人的空间。

(成都大学)

猜你喜欢

花镜花境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不同类型花镜植物配置研究
——以贵阳市登高云山公园为例
园林工程施工中花镜种植的应用
合肥园林花境应用与配置探讨
关于花镜植物材料的选择与应用的探讨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花镜设计的浅析
北方园林花境设计创新与植物材料选择分析
浅析园林花境的应用与设计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