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9-12-23曾志刚

教师·中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职业能力

曾志刚

摘 要:专业学位研究生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在研究生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主要以学术型为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较小,并且难以跟上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这就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针对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遇到的问题,提出如何培养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建议,以便能够培养出高素质、专业岗位适应能力强的综合型专业学位研究生。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6-11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2-0119-02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让其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广阔的专业知识和坚实的理论基础,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专业技术的管理工作,发挥良好的职业素养以成为高层次应用型的专门人才。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发展还是借用了国外的发展模式,并没有一套完备的适合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的教学体系。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究完善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一、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遇到的问题

(一)职业导向性不足,专业特色不明显

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一直以学术型为导向,大多数高校在传统的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的影响下,研究生教学模式培养缺乏明显的特色。很多院校一味追求学术方面的进步,认为学生能够在论文方面或者在学术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建树就让学生获得较高的成绩。首先,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并没有突显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学专业的课程特色,这使得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内容没有明确的定位,也难以将自己专业的特色迁移到以后的工作中。其次,研究生导师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也没有突出培养方向,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导师的思维模式很难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再次,专业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合理,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性内容讲授不足、职业导向课程缺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课程比例不高。

(二)教师思维固化,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

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导师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的思维模式中,认为只要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尽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多的理论知识,学生就能够学到专业的知识。但是这种思维模式已经完全不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要。社會需要的是能够为社会的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型人才而不是只懂得理论知识不会实际操作的学术型人才。教师思维的固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自我定位。很多学生认为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跟上导师的讲解思路,完成导师的课题研究就可以在考试测评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这种思维完全不适合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同时,高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很多是一些年长的老教授,虽然他们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及深厚的文化素养,但是,这些老教授缺乏对新事物的感知能力,或者有些老教授不愿意改变自己传统的思维模式。很多高校的教学方法单一,讲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不够高,加之研讨式、项目参与式、工程案例讲授等教学方式应用不足。因此,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很难在高校开展。

(三)实训基地不完善,学生实操能力低

正是因为学校与教师思想的固化,加上学校没有足够重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所以,很多高校的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有些设施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有些甚至缺乏学生实训的器材。在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比如:工科类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各种器械的相关知识,但是缺乏实际可以操作的器械,只靠导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很难理解具体的过程,也就无法探究如何对机械进行更好的改进。对于理科类的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做大量的实验才能理解每一次化学反应的背后蕴藏着怎样的道理,而很多高校缺乏学生可以实验的仪器。此外,很多高校没有为学生对接合适的可以实践本专业课程的企业,很多高校都是让学生自己寻找企业,这就出现了很多企业的实习门槛高而导致学生进不去的情况,学生也就只能在一些技术性不高的企业实习,他们虽然获得了实习的学分,但是并没有收到任何实习的效果。当学生真正走入社会、走进企业的时候很多知识应用不上,理论无法结合实际,这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专业实践环节不充分,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难度大且可持续性不强。在学生的职业道路上缺乏有专业素质的引导人,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很盲目,不明确自己专业的实用性,因而毕业之后找工作很困难,在学习了学术知识后,也不知道自己的专业能为以后的社会建设发挥怎样的作用,这些问题高校必须引起重视。

二、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的对策

(一)明确专业特色,提高专业导向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定义是要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并实行全日制培养,其发展的目标是通过调整目前研究生教育方式, 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中就明确指出:“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是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人才而设置。”这就表明我国的研究生发展需要具有职业导向性。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突显职业性、实用性、技术性和应用性等特征。很多全日制的研究生在入学前并不具有职业背景,毕业后需要从事职业工作,所以他们的很多课程与实践需要在校内完成。但是很多高校忽视了研究生专业的特色性,对本校的研究生专业的特色没有明确的定位。因此,这就需要高校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合理地调整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明确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同时导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创新思维模式,使用新的教学方式,改变原有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加入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明确本专业的特色,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其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更明确,这样也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变考核评价机制

导师是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指路人,导师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高校在师资隊伍的建设中,不能只引进一些学术型的教授,对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讲,具有更多职业经验的教授会更适合他们。为了在自己的岗位上有突出的成就,他们更需要在职业道路上有丰富经验的导师,因为导师会将自己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传授给他们,这些方法是实用的,是课本的理论知识无法解决的。因此,高校在教师的引进上也要有职业的倾向性。同时,高校在考核学生的制度上也应该加以改变,从原先的以应试为主,改变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考评机制。这样除了可以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外还可以对学生实操能力进行测评,以便让导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教学。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不能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要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全方位、多层次地评价学生,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还能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调查与研究,最终将本组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导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参加小组的课题研究。同时导师也可以根据课题研究制作出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德国有一种“双元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即 一年学校学习、两年企业学习。一年学校学习主要以课程学习为主,获得专业理论基础。两年企业学习强调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这种模式同样适合我国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这就要求高校为学生对接更合适的实习企业,同样根据企业的需求,为企业培养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这样也能避免人才的流失。校企合作的模式也能更清晰地了解市场的需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改进的机械设计,需要研发的新产品或者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漏洞,这些都可以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讨论与学习的课题。同时,高校要对基础实训基地进行改进,要不断与社会的发展变化相适应,要与学生的专业特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要加强研究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运用能力,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于社会实践中,作为职业型、专业型的研究生更应该将知识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因此,高校应该努力为研究生寻找合适的实习企业,在企业中研究生能够更好地凸显专业性以及职业性。此外,高校还应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使研究生在导师的带领下完成难度较大的实验。同学生遇到不懂的难点与重点时还能及时与导师进行沟通,这更便于其学习与进步。校企合作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提高研究生的专业能力以及职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必须予以重视。

三、结语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培养实用型、技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发展趋势。高校应该以研究生专业的导向性为基础,明确专业特色,创新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引进具有职业能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加强校企合作,提高研究生的实操能力。此外,高校还要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和训练,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大力推动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的有机衔接,以此培养出更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俊起.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发布[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3):30.

[2]李姚矿,娄 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8-133.

[3]胡 伟,刘 琴,张 玲.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创新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51-253.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职业能力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课程创新型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利益相关方的角色分析与协调